APP下载

减重增阻法结合推拿治疗中风肩部失用患者68例

2011-08-15陈维清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22期
关键词:三角肌外展肩部

陈维清

辽宁省营口市中医医院推拿三科,辽宁营口 115000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1]。笔者采用推拿结合减重增阻法治疗中风(缺血性)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68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其中男44例,女24例;年龄50岁以下4例,年龄50~60岁16例,60~70岁28例,70岁以上20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原则 活血化淤、解痉驱风、调整阴阳。

1.2.2 手法 采取推、揉、拿、滚、点、动等手法。

1.2.3 取穴 缺盆、中府、云门、肩髃、肩髎、风池、肩井、天宗、巨骨、臂臑、外关、关冲。

1.2.4 按摩治疗 患者仰卧,以左肩为例,双手推、揉患肩,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斜方肌、岗上肌、岗下肌。术者右手握住患肘,左手推、滚、揉、拿患侧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肱二头肌,同时,右手做患肩内收、外展、前曲、后伸、内旋、外旋、环转等各方向被动活动。拇指点缺盆、中府、云门。

患者侧卧,术者坐于其后,左手握住患肘,右手推、滚、揉、拿患侧斜方肌、岗上肌、岗下肌、大缘肌、小缘肌、菱形肌、肱三头肌,并同时配合患肩被动内收、外展前曲、上举、内旋后伸、环转等动作,点按风池、风府、哑门、大椎、患侧肩井、天宗、秉风、巨骨、肩髃、肩髎、曲池、外关、合谷穴、关冲。双手搓揉患者肩部、上肢各肌肉[2]。

减重增阻法是针对肌力不足二级以下的肌肉重建方法。减重即去除重力影响,增阻是在肢体失重状态下增加阻力以达到强健肌肉、通经活络的作用。

减重增阻法所用工具:内径10 cm(视患者上臂粗细)、长40 cm(视患者臂长)的套管(可用PVC管)一根,一端钻眼固定一细绳。适宜松紧的松紧带一根。

减重增阻法操作方法:将套管套入患者上肢,有细绳一端位于手端。患者仰卧,将患臂连同套筒抬离床面,将绳的另一端系于患肩肱骨头垂直直上的高点,如患者肌力为0级,在上述按摩方法之后,医生嘱患者尽力外展肩关节,医生可稍加助力,增加三角肌及岗上肌的主观控制,不断重复,直到患者能主动外展肩关节,再将松紧带一端系于套筒近手部,另一端固定于肩健侧床边,嘱患者做抗阻力外展[3]。

重建胸大肌的方法于上述方法相同,只是肩关节由外展90度开始做主动助力内收,和抗阻力内收。患者侧卧时,套筒将患肢吊起离胸侧臂高点约3 cm,肌力低于一级时可鼓励患者集中精力做主动前屈后伸活动,肌力高于一级时可做抗阻力前屈后伸。当前屈后伸、内收外展都有一定活动能力时,可将肱骨长轴固定于与地面夹角在20°~ 50°的角度做环转运动及抗阻力环转运动。各方向运动的次数以患者能耐受程度并不感觉疲劳为宜,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松紧带的阻力和角度应适当。

推拿结合减重增阻康复训练,1次/d,每次按摩25 min,训练量视患者病情及耐力而定,20次为1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基本痊愈:肩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肌力4级以上。显效:大部分功能活动恢复,肌力达到3级。无效: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及肌力均无改善。

2.2 疗效

68例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基本痊愈40例,显效20例,无效8例。

3 讨论

推拿能改善患者肩部肌肉韧带的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防止关节粘连,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平衡肌力,预防畸形发生,为减重增阻法训练提供准备条件。

中风患者肩部常处在内收旋前状态,病程久,三角肌萎缩,肩关节囊松驰,肩关节处于半脱位状态,因此按摩时应重点放松胸大肌、胸小肌。以减轻肩关节内收,旋前,畸形。同时对三角肌、岗上肌进行多次轻缓拿、揉操作。以改善三角肌、岗上肌的血液循环,增强肌力。被动运动肩关节时动作应缓慢,角度应循序渐进,切勿粗暴,增加患者痛苦。

减重增阻法可以减轻患者上肢的重量和磨擦力的干扰,引导肩部的活动方向,增加肩关节关节面之间的压力,减少关节囊受到离心力的牵拉。

减重增阻法托扶下的主动运动可减少重力和磨擦力的干扰,让患者能集中精力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大脑运动中枢的建立和强化,对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很有好处。

推拿和康复训练介入的时机应尽量早,当患者病情稳定神志清楚时即可开展,推拿和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密切注视患者的呼吸脉搏、面色的变化情况,减少患者憋气和过度用力现象的出现[4]。

推拿和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当不断鼓励患者说出动作的名称和次数,以集中精力进行康复训练,增加语言能力减轻胸腔和腹腔压力,防止意外。

本法也可用于脑出血患者的后期康复,但务必在患者病情稳定、血压平稳无危险的情况下进行。

病例中痊愈及好转的患者大多脑组织的损伤面积较小,年龄较小,乐观向上。无效患者脑组织的损伤面积较大,年龄也较大,战胜疾病的信心也不够强。所以应当重视患者自信心的培养,结合此方法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肩功能是上肢活动的基础,必须重视。肩部推拿及主动被动运动可防止肩关节脱位、关节粘连、上肢循环障碍。推拿结合减重增阻法对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小中风致残率都大有好处。

[1] 马玉兰,李斌.黄芪注射液与川芎嗪合用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4):513.

[2] 邱全.中医辨证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120例[J].广西中医药,1995,18(2):6.

[3] 项祖闯.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36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3):29.

[4] 张根明.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新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7):61-62.

猜你喜欢

三角肌外展肩部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改良肩前下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肩峰下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结合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儿童三角肌挛缩症:3.0 T高场强MRI特征分析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不同位置皮下给予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