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魇

2011-08-15周馨怡

中学语文 2011年14期
关键词:梦魇小红红楼

周馨怡

红楼梦魇

周馨怡

不用张爱玲掀开那层艳红浓重的绸,红楼,本就是中国人难逃过的一场梦魇。

梦魇,魇住了这些年,曾痴痴的以为那些花好月圆都是真的,后来看见这些繁花月影不过是为了掩住内里的灰弥。它这样美好,像细细绣上金缲色紫朵绽绽的缎子,看是鲜花烹锦无限奢靡,触手却是一片凉,读了多少遍也像隔着层层的纱,看不真切。好个曹雪芹,无才补天,偏是拔地而立如此一座高楼,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确是天才的血泪凝成的,如椽大笔,横拖至远处一片山水;草蛇灰线,绵延到千里之外。半部残书,便生生将中国几千年诗文精妙处化在了无形,叫后世之人只好扼腕,恨晚生了百年不能将这奇文看个真切。可莫说是看个真切,便是得其中一味,也需心中有千种缱绻,万份辛酸。

对于红楼,最为人们接受的流传方式便是像对待选秀一般挑着园子里纷纷种种的美人。可是个个女儿看去,着的笔墨有多有少,正出暗出不一而足,但不论脚色大小都实实在在的值得赏玩,不可粗粗看去。

看《小山词》读着一句“今生剩把银红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便想着颦儿那凤尾森森的潇湘馆里,风雨窗夕,那细细的软烟罗便是这银红之色,像是相思血泪,簌簌的偏有一份难以亲近的缥缈,甚是相配颦儿的性子,明明是宜亲宜近宜爱宜嗔之人,却生的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最是自怨自怜。她说,无立足境,方是干净。所以纵是最亲近之人亦不肯容,只因干净罢了,不带牵连,不染点尘。这是诗的秉性、花的魂魄、月的骨骼,这样的女儿爱是爱的毫无保留,叫人钦佩,死亦不会怨人半分,那高程之辈的焚稿断痴情偏要叫她哽咽着半句怨恨女鬼般死去实在是教人难以接受。

想来薛呆子这人虽是色中恶鬼,家中也有香菱这等算尖的美人,自己的妹妹又是牡丹样的国色,恍惚中见着黛玉的风流袅娜也酥麻不能自己,应该是可以想见颦儿确实不是生的一般的好。可她在普遍的印象里留下的却不光是这明媚鲜妍的姿色,人们更记得的是她的才气与病弱。

若说颦儿最有名的诗文,不过《葬花吟》,但是关于这篇吟,想着还是真如曹公所言——不过随口所作,而且这情景也不该是小女儿摸着帕子低头葬花,那句“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想来却该作屈原的天问,才符合曹公李贺般诡迥又贴切不过的诗才,才符合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的铮铮之姿。且看《秋窗风雨夕》,不仅是初唐古体,字字韵切的极准,平淡古朴之中凉意透骨,闺怨不落窠臼,生生点出日后潇湘馆将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又不禁让人想起“想眼中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不过是枉自凝眉,黯然长嗟。

而这样两篇诗体不过一篇是随口作来,一篇是心有所感提笔写来。

这样的女子,难道不值叹咏千载吗?

再看着笔不多、正出不过两次的小红。小红者,名唤林红玉,不过是怡红院一个极普通的扫洒丫环,不到半回的戏却是长袖善舞,伶俐的分毫不让入册金钗。难得的一遭儿,宝玉回房时屋里没人,偏又想喝茶。刚提起壶来,小红快手快脚轻手轻脚地进来了,娇声软语:“二爷仔细烫了手,让我们来倒。”这真是一个绝妙的亮相,宝玉一面吃茶,一面打量:只见她穿着几件半新不旧的衣裳,一头黑鬒鬒的头发,挽着个髻,容长脸面,细巧身材,十分俏丽干净。设想一下,如果宝玉问:“你叫什么名字啊?”小红说:“我叫小红,原名林红玉,因为重了二爷和林姑娘的玉,改名叫小红了。”宝玉会做何感想呢?林红玉,林黛玉,只有一字之差。这样一个秀外慧中的小丫环,这样奇特鲜明的出场,难道不会在宝玉心上留下极深的印象么?可惜的是,两人刚讲了几句话,还未来得及问名姓,大丫头秋纹、碧痕提着水桶嘻嘻哈哈地回来了。小红忙去接水,却被二人夹枪带棒地好一阵抢白,左一句“没脸的下流东西”,右一句“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真真骂得小红心也灰了。书中说,第二天早晨宝玉原是找过小红的,远远地看着一个丫环有点像,正要迎上去,碧痕来催他洗脸,只得进去了。接着,袭人就走出来,打发小红往潇湘馆借喷壶去了。真是阴差阳错,失之交臂。是有意,还是无缘?

但这个小丫头没有就此停住往上爬的念头。她仅是借着一个为凤姐传话的机会便爬了上去。看看原文:“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的。”好家伙,统共14个奶奶!岂不叫的凤姐心花怒放,忙忙收了她去,正和了袭人、麝月的意,连禀告也不用了,便叫着小红跟着凤姐走了。

又韧又巧,这样一个平凡不过的小丫头便如此了不得,可看浅这座园子里哪一寻常女子?

在这座园子里,你会看到人们热闹、拥挤,然而陌生、隔阂,沟通充塞着幻觉与烟幕;你也会看到亲热和敷衍的外表下掩藏着仇恨、嫉妒、鄙视和猜忌的内里。

这座院子它会消逝,它最不能抵阻过的,便是时间,是那虚空里翻云覆雨的手,它剥落了一切的美貌、才华、富贵、繁华、人情,只留下作者半生感到的对凡世最巨大的失望,无论如何掩饰也遮不过苍凉,而后来不巧兜进这座园子的我们,只好用最深沉的凝视,来凭吊它的魅惑与幽缀。

而这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一个落了难的清末贵族所凭空建造的一场梦。他交付了自己的身家,抛尽了他的爱恨情愁、喜怒哀乐,写绝了他的前因后果、欲念嗔痴,也留下了最无望而旖旎的一场梦魇。

[点评]红楼不是梦,而是一场风花雪月相遇后的梦魇。读罢此文,内心也随着作者的笔触,慢慢沉入红楼的梦魇之中,文章无论是从对红楼诗句的引用与解读,还是字里行间中自然散发出的清雅气息,都透露出中国古典文学对笔者的感染与影响。此文以正暗两出、主角与配角的穿插为支架展开论叙,在娴熟的文笔之下,是严缜的构文思路、精心的解读设计,文章可谓达到了美与实的巧妙融合,如同一个技艺高超的乐者,面对着一部千古绝唱,用美妙的指法,轻拢慢捻、收放自如地演绎着内心的共鸣。

(熊文点评)

猜你喜欢

梦魇小红红楼
从瘀血论治梦魇
红楼摆摊
红楼女排
萨姆沙:一个现代人的梦魇
红楼:曲终人散,一片白茫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渐解红楼味
相亲
解密“梦魇”
诚实的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