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场作文的两个妙招

2011-08-15唐惠忠

中学语文 2011年14期
关键词:樱桃园小门契诃夫

唐惠忠

考场作文的两个妙招

唐惠忠

一、精选阐述载体

高考作文时许多考生情绪紧张,心情急迫,往往仓促下笔,不免落入俗套、陷于平庸。其实,如能多动几番脑筋,仔细选择一个精妙的阐述载体来挥洒才情,容易使评卷老师怦然心动,使笔下文章成为高分佳篇。近年来,用“红太阳·绿太阳”、“菊花·古剑·酒”、“鱼·水”、“绳子·锁链”、“小城·荒园”、“风·荆棘”,还有“月亮的脸”、“有色眼镜”、“七巧板”、“古城墙”以及“秤杆”、“树叶”、“芦苇”、“蔷薇”、“贝壳”等载体获得好评的文章,数量不少。

好的阐述载体,可以使构思有一个清晰的依托,立意有一个形象的支撑,通篇有一个漂亮的文眼,话题也就有了腾飞的翅膀。比如2004年江苏卷考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满分作文《西安与南京——山与水的对话》就是一个范例。在中国,的确再没有用黄土汉子般的西安和水乡女儿似的南京象征“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更为合适,也更有强烈的历史文化韵味了。所以,这样的载体一旦锁定,作文的过人之处就已跃然纸上。再如2006年浙江卷满分作文《生命如大河》(所写话题为“生有所息/生无所息”),考生用“河流”作为生活态度的阐述载体,指出“生无所息是生命流淌的血液”而“生有所息不是简单的休整上路”;与“河流”的载体相统一,行文豪放磅礴,富于鼓动性,有一种不可阻挡的一泻千里之势。此等作文,都是极易脱颖而出的。

[实例分析]

2010年江苏卷考查命题作文“绿色生活”,下面是一篇满分佳作:

绿色生活

一考生

韩少功说:“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我想这“寂寞的影儿”,便是被现代人遗忘的绿色的生活世界吧。

我不知道契诃夫临终前写下的那部不朽的《樱桃园》,是想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女主人为何不愿将樱桃园改成别墅群卖掉?

女主人最终还是流下几滴泪,走了,身后传来隐隐砍伐树木的声音……

19世纪末,一位孤独的伟人契诃夫静静地走了,他究竟看到了什么?

大江健三郎说:“契诃夫的时代没有过去!”是的,契诃夫的“樱桃园”,氤氲的雾气总是笼罩着绿色早晨的清香,这也是女主人对绿色生活的向往,渴望在绿色的怀抱里栖居!诗意的栖居?现代人的文明字典里没有这个词!

现代文明的马达声轰鸣着驶向每一个“樱桃园”,城市的一角,电锯的牙齿啃噬了一棵树的骨头,纷飞的白色鲜血旁有一张阴笑的嘴……于是,现代人的生活少了一种生命最原始的色彩,到处是亮花花的白色石灰墙,到处是衣着鲜亮的红男绿女,到处是缤纷的炫目灯火,对不起,这里没有绿色的生活。

我又想起了老子,一个比契诃夫的眼光看得更远的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果说儒家思想的文化在中国就像“精神食粮”,是每个人都要吃的,都想去追求的;那么黄老学说就像药物,为人们所敬而远之……谁想生病呢?

但人总是会有生病的时候,当人们在物质生活的世界里迷失了方向,人们在化学农药的食品中吃出了毛病,当人们在名利的打拼中伤痕累累、疲惫不堪时,他们想起了绿色生活,想起了庄子在山间云游,想起了渔父在岸边轻唱,想起了老子那自由的“水”在自然界的绿草地上任意流淌。

绿色,即是自然,即是自由,即是心灵最本真的纯朴生命形态。

“一幅烟雨牛露图”被张贴在家中,“秋光里的黄金树”被栽种在园里……这不是真正的绿色生活。还是契诃夫说得对——“人的美好,不仅仅是外表与衣裳,还应包括心灵”。

心灵那片“樱桃园”的复苏,才是我们追求的真正绿色生活;而不仅是将房子搬到乡下,吃起田野中的野菜而美其名曰“绿色生活”。

历史的车轮又滚滚向前了,人们扔掉野菜,走出“樱桃园”,又昂首向前了。“绿色生活”又成了一个缥缈的影儿,转过身,整个世界都隐隐传来砍伐树木的声音。

[点评]此文核心意象(或者说思想载体)在于“樱桃园”。《樱桃园》是契诃夫最后一部剧作,可以说是他呕心沥血的绝笔。其基本情节是与樱桃园紧紧相扣的:为挽救一座即将被拍卖的樱桃园,它的女主人郎涅夫斯卡娅从巴黎回到了俄罗斯故乡。商人罗巴辛建议她把樱桃园改造成别墅出租。女主人不听,樱桃园被拍卖,而购得樱桃园的正是罗巴辛。原先的女主人在失去樱桃园后落了几滴眼泪,离开了。最后是终场的舞台提示:“远处,仿佛从天边传来了一种琴弦绷断似的声音,忧郁而飘渺地消逝了。又是一片寂静。打破这寂静的,只有从远处隐隐传来的砍伐树木的斧头声。”这位考生对《樱桃园》的相关故事、象征意义把握透彻,博采包括这部剧作在内的多种资料,完成了一篇独具个性的佳作——开头引韩少功语,单刀直入,迅速切入话题;然后巧借“樱桃园”“氤氲的雾气总是笼罩着绿色早晨的清香”这幅画面,联系当下剖析话题;再引老子名言,准确点明“绿色生活”的内涵。这些引用皆简洁有力,切中要害。

结尾处再提“樱桃园”(“心灵那片‘樱桃园’的复苏,才是我们追求的真正绿色生活”),并在“人们扔掉野菜,走出‘樱桃园’……整个世界都隐隐传来砍伐树木的声音”一语中寄寓了深深的忧患感,不能不引人深思。

二、活用素材事例

中学生写议论文,一般离不开例证法。举例论证时除注意事例的典型、真实外,还要力求选择新颖的、有震撼力的材料。新鲜动人的材料,才能强化论证效果,才能使文章吸引人、说服人。我们希望大家平时多积累作文素材,更倡导学会变换角度活用事例,因为同一则材料的内涵往往是多层、多义、多向的,大都具有多层次、多角度开发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仔细梳理,对构成事物的各个侧面、各种因素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相互转化作具体剖析。

为加深读者朋友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我们一起来看两个实例:

[实例分析一]

先看下面一段材料:

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遭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一个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

偿还的代价是三十年的艰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而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

面对作文题“责任”、“诚信”、“心灵的选择”、“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凤头、猪肚、豹尾”、“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雕琢心中的天使”、“愿景”、“人与路”、“必须跨过这道坎”、“有句话常挂嘴边”、“一步与一生”、“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踮起脚尖”、“这也是一种 ”、“我与故事”、“难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等,上述故事只要转述时稍加变化,就都是极具感染力的典型事例。

[实例分析二]

再看江苏省南通市近期一次模拟考的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据说,凡是报考印度孟买佛学院的学生,进校的第一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该学院正门一侧的一个小门旁,让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1.5米高,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了。进出过这个小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

在人生之路上,常有需要我们弯腰侧身才可以过去的小门。请以“人生路上的小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

现在你手头若有一则题为“曼德拉的顿悟”的素材——

南非的民族斗士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当时尽管曼德拉已经高龄,但是白人统治者依然像对待一般的年轻犯人一样对他进行残酷的虐待。

罗本岛位于开普敦西北方向7英里的桌湾。岛上布满岩石,到处都是海豹和蛇及其他动物。曼德拉被关在总集中营一个“铁皮房”,白天打石头,将从采石场采的大石块碎成石料。有时从冰冷的海水里捞取海带,还做采石灰的工作。他每天早晨排队到采石场,然后被解开脚镣,下到一个很大的石灰石田地,用尖镐和铁锹挖掘石灰石。因为曼德拉是要犯,专门的看守就有三人。他们对他并不友好,总是寻找各种理由虐待他。

但是,当1991年曼德拉出狱当选总统以后,曼德拉在他的总统就职典礼上的一个举动震惊了整个世界。

总统就职仪式开始了,曼德拉起身致辞欢迎他的来宾。他先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然后他说,虽然他深感荣幸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但他最高兴的是,当初他被关在罗本岛监狱时,看守他的3名前狱方人员也能到场。他邀请他们站起身,以便他能介绍给大家。

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精神,让南非那些残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无地自容,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看着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身来,恭敬地向3个他的曾经的看守致敬,在场的所有的来宾以至整个世界,都静下来了。

后来,曼德拉向朋友们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在狱中学会了控制情绪才活了下来。他的牢狱岁月给他时间与激励,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的遭遇和痛苦。他说,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

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你怎样用足、用好此则材料,写就精彩之作呢?如果选写议论文,不妨如此处理:

开篇点明话题中“小门”的内涵,然后指出人生路上的“小门”,有的一弯腰、一侧身,马上就能“通过”——比如孟买佛学院的小门;而更多的“小门”,需要你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通过”——比如南非的民族斗士曼德拉,就曾被困监狱这个“小门”27年之久。

提出第一个分论点:面临人生路上的“小门”,必须有承受压力的勇气和顽强的忍耐力——可引述“曼德拉的顿悟”第二段的内容,再举一个反面的事例,在鲜明的对比中作阐发。

提出第二个分论点:走“小门”异常艰难、痛苦,但它的价值和意义是巨大的——可引述素材倒数第二段的语句“(曼德拉)年轻时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在狱中学会了控制情绪才活了下来。他的牢狱岁月给他时间与激励,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的遭遇和痛苦”、“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再联系现实作分析。

提出第三个分论点:走出“小门”后,对于那些给过自己不公正待遇的人,应以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精神相待——可引述素材末段曼德拉的话,再讲清其中的道理。

最后收束全文,提倡像曼德拉一样,面对人生路上的各种“小门”,既具备“弯腰侧身”的智慧和忍受屈辱的意志,又善于从走“小门”中汲取力量,自我完善,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与情操。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樱桃园小门契诃夫
守好市场小门,筑牢抗疫防线
2021年大樱桃园果蝇的发生与防控
那个小门里的灯一直亮着
那个小门里的灯一直亮着
变色龙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关键词?惜别
贪嘴的鸫鸟
心理现实中的白色《樱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