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前急救过程中的安全策略

2011-08-15李棣华高晓婷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危重纠纷家属

郭 琳 李棣华 高晓婷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新疆昌吉 831100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是把急救医疗措施迅速地送到事故现场的危重患者身边,经初步急救处理,再把患者安全地转运到医院内作进一步救治的服务体系。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首要环节,它的特点是独立性强、执业过程暴露、现场情况复杂、设备简单有限、患者病情急危重。要求医生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快速做出判断,并有效处理,争取到关系患者生存的关键几分钟,为医院急诊科或ICU病房进一步急救创造有利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使得患者及家属对急救人员的职业道德、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医疗态度等均提出很高的要求。此外因患者发急、病情危重,家属往往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难免对院前急救效果的期望值要求过高,因而在日常工作中纠纷时有发生。如何实施迅速、高效、正确的院前急救,并尽可能减少纠纷,是值得每位同行深入探讨的问题。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5年院前急救病例14 806例中出现的纠纷隐患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探讨院前急救过程中的安全策略。

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1 日0时~2010年12月31日24时昌吉州紧急救援中心院前急救患者14 806例。其中男9 321例,占62.9%,女5 485例,占37.1%,年龄最小为出生后2 h,最大为103岁。

2 纠纷隐患

投诉出诊速度慢34例,医务人员解释不到位11例,设备、药瓶准备不到位5例,接线员态度不满意5例,操作不熟练2例,转运途中患者坠地1例。

3 安全策略

① “120”接线规范。120接线人员要熟悉本地区各主要街道、单位、酒楼、小区、周边乡镇等的地点名称,正确区分接诊地点所属最近医院。遇到患者家属慌乱表达不清时,应主动安抚其情绪,快速引导其表达清楚呼救地点、需救护人员数量、发病基本情况等。迅速准确通知患者所在辖区最近医院医护人员及120司机,详报以上基本信息及呼救人员联系电话,以便途中医患随时联系沟通。详细登记接诊时间、出车时间(延误原因)、出车医院(人员)、地点、患者联系方式、病情等,以便查询及纠纷发生后的调查。②出诊人员(医护、司机)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及危机感,坚守岗位,随时准备出诊。各班交接车载抢救设备状态良好,药品齐全、有效期内存放,一次性耗材足量效期内备用。出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数量,选配所需补充设备、药品、材料等,必要时通知120调度室,及时申请外院增援。如遇地点偏僻、难找,途中及时与患方沟通,了解周围标志性建筑物,建议家属派人在主要路口接应。特殊急危重状况下,如短时间不能到达,可电话沟通后指导患者家属实施简单自救互救,如:脱离现场环境、压迫止血等,也可建议先到乡镇卫生院进行急救。③出诊人员抵达现场后,先确定环境安全后方可展开施救工作,以免引发二次伤害甚至救护人员自身伤害。根据患者主诉、意识、面色、呼吸、血压、瞳孔、脉搏等快速综合判断评估,简单告知家属病情及可能发生的不良预后,征得家属同意后立即实施正确有效的抢救措施(特殊情况除外)。抢救过程中及时做好病情评估并告知家属,征求下一步治疗意见。如遇家属放弃,及时完善死亡心电图记录时间,并由家属签署放弃治疗意愿。④病情允许情况下,由医生通知护士做好随车监护准备后,采用适当体位将患者搬运至救护车,注意搬运途中安全,必要时加用约束带,以免发生坠伤。加强途中监护,医护人员不得谈论与抢救治疗无关话题,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及时与接诊部门沟通,做好危重患者入院前相关抢救设备的准备,通知抢救小组到位,为危重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以便尽快送入导管室、手术室。⑤如遇重大灾害事故现场,应立即做好现场检伤工作,依据患者病情轻重程度分别佩戴红黄蓝黑标示,组织增援人员及时有序抢救、运送伤员。⑥抢救结束后,应详细记录抢救全过程、措施、用药、参加抢救人员等,及时清洁车载设备,补充药品、耗材等。与接管科室做好交接工作,告知监护重点等特殊情况。

4 相关管理

①建立完善并加强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如:建立110、122联动系统,院前出诊到位时间承诺等),规范院前急救的管理和医疗行为。②加强急救技能培训,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心电监护、穿刺置管、包扎止血搬运技术等基本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根据地区季节等疾病谱,及时组织专项应急演练,建立一支组织结构严密、行动迅速、高效的院前急救队伍。③全民普及院前急救科普知识,让更多的市民了解“120”的社会功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加强宣传,让患者及广大群众感触到医务人员的付出和汗水,看到医务人员的进步和成果。争取更多地理解、包涵,减少抱怨与不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类灾难事故、意外伤害、突发事件以及日常急危重事件的发生日益增多[1]。尽管院前急救是暂时的、应急的,对于一些特重患者来说,如果没有在院前急救过程中争取到的分分秒秒,院内的设备再好,医师技术再高也难以起死回生。由此可见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的责任重大,他们在瞬间的作为往往能够决定患者的命运,早治则生,晚治则亡,正确则生,失误则亡[2]。因此,实施迅速、高效、正确的院前急救是患者及家属以性命相托的期盼,更是每位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1]景炳文.急症急救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102-106.

[2]冯庚,杨萍芬,付大庆.院前急救预案.现场急救攻防策略[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25-28.

猜你喜欢

危重纠纷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一起离奇的宅基地纠纷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