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6例恙虫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2011-08-15肖飞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恙虫氯霉素护理

尹 伟 肖飞霞 林 斐

1.山东省即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即墨 266200;2.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山东即墨 266200;3.山东省即墨市皮肤病医院,山东即墨 266200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螨为传播媒介,临床上以叮咬部位焦痂或溃疡形成、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大以及周围血液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1]。笔者所在科室2007~2010年共收治76例恙虫病患者,均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6例患者均符合杨绍基等[1]主编《传染病学》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7例,女19例,男∶女为3∶1。年龄17~69岁,平均(47±2)岁。农民62例,民工7例,学生4例,工人3例。所有患者均有野外活动史,均于9~12月发病。

1.2 临床特点

发热:所有患者均有发热,有67例高热(88.2%),弛张热型 52例(68.4%),稽留热 9例(11.8%),不规则热 15例(19.7%),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头痛、全身酸痛等。焦痂或溃疡:69例有1个,6例有2个,1例有4个,其中焦痂58例(76.3%),溃疡18例(23.7%),分布于腋窝17例(22.4%),会阴部11例(14.5%),腹股沟16例(21.1%),外生殖器8例(10.5%),肛周6例(7.9%),腰背部10例(13.2%),腹壁8例(10.5%)。浅表淋巴结肿大:7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主要见于腹股沟、腋窝、耳后等处。皮疹:65例有皮疹,分布于躯干及四肢,于发病后3~7 d出现。肝脾大:肝肿大11例,脾肿大30例。

1.3 并发症

并发中毒性肝炎54例(71.1%),支气管肺炎9例(11.8%),中毒性心肌炎4例(5.3%),脑膜脑炎2例(2.6%),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2.6%)。

1.4 辅助检查

血分析示白细胞数<4.0×109/L 29例(38.2%),4~10×109/L 32例(42.1%),> 10×109/L 15例(19.7%),血小板< 100×109/L 17例(22.4%)。变形杆菌OXk凝集试验效价≥1∶160的患者,病程第1周有33例(43.4%),第2周有65例(85.5%),与赵晓华等[2]报道相似。腹部彩色B超检查有15例示肝大(19.7%),28例示脾大(36.8%),与卢婉玲[3]报道相似。

1.5 治疗

所有患者均给予氯霉素或四环素抗病原治疗,氯霉素1~2 g/d静脉滴注,四环素0.5 g/次,每6小时1次口服,热退后均剂量减半,再用7~10 d。部分患者同时给予保肝、降颅压、营养心肌、保肾、减轻毒血症状等治疗。

2 结果

所有患者住院5~21 d。入院后2~7 d,体温恢复正常。76例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100%,无后遗症发生。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恙虫病患者需在传染科隔离治疗,因此其会产生不被理解及接受的孤独感[4]。因此,在急性期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向患者解释症状出现的原因及病情变化的特点,向其解释疾病的可治性,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5]。

3.2 一般护理

及时安置患者,嘱其卧床休息,保持病室环境整洁,空气清新,穿柔软的棉质内衣。鼓励患者摄取足够的液体与营养,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

3.3 皮肤、口腔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剪短患者的指甲,避免用手搔抓皮损处。本组患者均有焦痂或溃疡,嘱患者不要将痂皮剥脱,若痂皮已脱落形成溃疡,可用碘伏消毒,再用无菌纱布敷盖,防止继发感染。高热患者易发生口腔炎或口腔溃疡,应于餐后、睡前用生理盐水漱口,防止感染。

3.4 发热的护理

本组患者均有发热,以高热为主,可持续1~3周。鼓励患者多饮水,有利于降温和毒素排出。若条件允许,维持室温于20~24℃,湿度55%~60%。经常巡房,注意观察发热的程度、热型、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微循环状态等,记录体温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时通知医生,以便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高热时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冷敷头部或大动脉处,但避免长时间在同一部位冷敷,防止局部冻伤,也可用32~36℃温水或25%~50%乙醇擦浴、冷(温)盐水灌肠等,但有末梢循环不良、皮疹时禁用乙醇擦浴。必要时给予非甾体类消炎药退热处理,但应注意用药剂量,避免大汗导致虚脱,热退出汗后及时温水擦浴,更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5 用药护理

本组病例无儿童患者,均给予氯霉素或四环素抗病原治疗。氯霉素可抑制骨髓造血、出血倾向、视神经炎、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6]。四环素有胃肠道反应、肝毒性、变态反应、溶血性贫血、肾毒性等不良反应[7]。因此,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牙龈出血、瘀点、瘀斑、视力下降、恶心、呕吐、皮疹等,定期监测血分析、肝功、肾功等指标,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出相应处理。

3.6 并发症护理

3.6.1 中毒性肝炎的护理 本组患者有71.1%并发肝损害,考虑系恙虫病立克次体在体内繁殖,产生的毒素造成肝细胞炎症变性,使肝功能受损[8],主要表现为厌食、恶心、腹胀、巩膜黄染、肝区叩痛等。嘱患者卧床休息,禁饮酒,给予保肝、降酶、退黄、支持等治疗,定期监测肝功能等指标变化。

3.6.2 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本组有9例患者并发支气管肺炎,表现为咳嗽、咯痰、胸闷、喘憋等。嘱患者采取舒适姿势,保持房间空气清新,给予吸氧;鼓励患者有效咳嗽、排痰;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及留取痰液送检。给予止咳、平喘、化痰、雾化吸入等治疗,必要时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给予二联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监测血气分析、胸部X线片等指标。

3.6.3 中毒性心肌炎的护理 中毒性心肌炎表现为胸闷、心悸、心律失常、心肌酶谱异常等,本组有4例患者并发中毒性心肌炎。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给予吸氧,给予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C、肌苷等药物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代谢等治疗,监测患者体温、心率、心律、血压等的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

3.6.4 脑膜脑炎的护理 本组患者并发脑膜脑炎4例,表现为头痛、呕吐、嗜睡、烦躁不安、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应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状态等的变化,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抬高床头30°,给予甘露醇降颅压治疗,必要时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脑水肿治疗。

3.6.5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本组有2例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给予高效价蛋白质,含钾、水量少的食物,控制液体入量,记出入量,防治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预防继发感染,必要时行血液透析。

4 讨论

恙虫病是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南方以夏秋季多发,北方以秋冬季多发。其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及单核吞噬细胞增生,可引起全身毒血症状和多脏器损害,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多见,不易早期确诊。焦痂或溃疡是恙虫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多见于人体潮湿、气味浓及被压迫的部位,尤其是在外生殖器处,不易发现,因此,观察病情要认真,查体要细致。在流行地区或流行季节,对于发热原因不明的患者,应警惕有恙虫病的可能,避免漏诊或误诊。氯霉素、四环素和红霉素对恙虫病有较好疗效,一经确诊,应及时给予抗病原治疗。恙虫病毒血症状较重,易合并多系统损害,应给予准确、合理的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病痛,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总之,早期确诊,及时抗病原治疗,积极、准确的护理,是治疗恙虫病的关键。

[1]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4-139.

[2]赵晓华,徐华昆.恙虫病焦痂涂片检查方法的建立和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2005,5(2):312-313.

[3]卢婉玲.恙虫病38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13):63-64.

[4]刘纯艳.社区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9-60.

[5]李秋萍.内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63-466.

[6]吴昕.临床应用氯霉素的不良反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8,1(1):36-37.

[7]王高峰.四环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9):168.

[8]李石好,唐正运,叶晓光.恙虫病患者并发肝损害的临床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07,7(7):1569-1575.

猜你喜欢

恙虫氯霉素护理
一种氯霉素高灵敏消线法检测试纸条的制备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春夏季户外谨防与小虫“亲密接触”
古人说“别来无恙”,其实是嫌弃你
古人和你说“别来无恙”,其实是嫌弃你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婴幼儿慎用氯霉素眼药水
HPLC法同时测定氯柳酊中氯霉素和水杨酸的含量
血必净对恙虫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保护作用
氯霉素氧化锌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