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临床预防方法

2011-08-15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头孢类头孢菌素时应

卢 春

长春市中医院药剂科,吉林长春130022

头孢类药物是一类以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为原料的半合成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活性强、耐酸、耐酶等优点,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关于头孢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时有报道,如何进行有效预防越来越受到关注[1]。笔者所在医院将近年来临床常见的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作一总结,并提出相应预防方法,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的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386例。其中,患者年龄12~78岁,平均(45.2±18.3)岁。男205例,女181例。所有患者资料均详细完整、真实可靠。

2 结果

2.1 常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86例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185例,占47.93%;消化系统反应141例,占36.53%;泌尿系统反应22例,占5.70%;血液系统反应18例,占4.66%;神经系统反应12例;占3.11%;二重感染8例,占2.07%。

本研究中以过敏反应和消化系统反应最为常见,分别占47.93%和36.53%。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皮炎、荨麻疹、药物热、哮喘等,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本研究中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尚无过敏性休克、消化道大出血或死亡病例发生。

2.2 常见不良反应分析

过敏反应是头孢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一般较轻微,停药后经对症治疗可以消失,但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头孢类药物水解产生的R1侧链是过敏反应的主要抗原决定簇。生产过程中混入具有抗原性的蛋白质类杂质等也易引起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的发生率以第3代头孢菌素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其经胆道排泄,抑制肠道内维生素合成,破坏肠道正常菌群有关。

泌尿系统反应多表现为肾毒性。这与头孢类药物多经肾脏排泄、尿药浓度显著高于血药浓度有关。长期大量给药易引起蓄积中毒,故肾功能障碍患者应慎用。血液系统反应主要表现为血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头孢类药物一般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尚不完善,药物透过血脑屏障后引起脉络丛变态反应,出现中枢神经毒性和精神障碍,婴幼儿应用须谨慎。此外,长期应用头孢类药物可使人体正常菌群发生改变,引起耐药菌株大量繁殖,发生重复感染的现象。

2.3 预防方法

2.3.1 严格掌握适应证 临床用药时应详细询问既往病史和药物过敏史,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选择头孢类药物品种、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防止抗生素滥用,高敏体质患者应慎用。用药前应进行做皮试,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做好急救准备,一旦发生异常应立即停药,并给予对症处理和及时抢救[2]。

2.3.2 联合用药合理 临床药师应做好处方审核工作。头孢类药物在碱性溶液中易发生分解反应,故不可与碱性药物如氨茶碱、碳酸氢钠等联合使用;头孢哌酮钠与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等抗凝血药物合用可增加抗凝血作用,增加患者出血的危险性;与氨基糖苷类药物混合可互相灭活,联合用药时应分开配制,在不同部位给药。两种药物联用时,在输完1种药物后,中间加输空白溶媒冲洗后再输注另1种药物[3]。

2.3.3 及时对症治疗 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后应立即停药,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发生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恢复,必要时可酌情给予利血生辅助治疗。发生假膜性肠炎应立即停药,及时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给予激素等进行抗炎治疗。出现出血倾向时应及时补充维生素K;出现舌炎、口角炎、神经炎等并发症症时应及时补充B族维生素[4]。

2.3.4 预防为主 头孢类药物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营养不良,肾功能障碍及老年患者应避免长期大量应用该类药物。使用时应预防性补充维生素K。静脉给药时应做到药液现配现用。临床药师应做好用药指导,告知患者用药期间避免饮酒、服用含酒精和含钙药物。用药时注意监测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患有溃疡、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同一种药物,防止蓄积中毒[5-6]。

3 讨论

头孢类药物按其研发年代可分为第1、2、3、4代头孢菌素。近年来随着各品种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不良反应报道逐渐增多。而临床对于头孢类药物是否应该进行过敏皮试,也受到一定的争议。头孢类药物可以引起临床变态反应,也能够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但其作为临床公认的安全药物,变态反应发生率一般较低,报道显示仅为0.001%~0.1%之间,与一般常用的抗菌药物相比,并不多见。而且,在临床治疗中,也较少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本研究中,所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其症状均较轻微。

尽管如此,头孢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仍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严格掌握用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将头孢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注意配伍禁忌。使用期间,及时巡视患者,询问患者是否出现不适。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处理。

[1] 谢金洲.药品不良反应与监测[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56-58.

[2] 孙媛媛.头孢菌素类的不良反应及防治[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0):147-148.

[3] 陈燕翔,谭莉.头孢菌素致抗菌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6(8):20-21.

[4] 陈瑛.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使用[J].临床医学,2011,31(6):109-110.

[5] 李惠新.浅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4):188.

[6] 文海岸.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青海医药杂志,2008,38(11):66.

猜你喜欢

头孢类头孢菌素时应
装饰石材荒料锯切及毛板制备时应掌握的技能(四)
联用头孢类抗生素与利尿药导致其发生不良反应的研究(1)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盲目服抗生素 谨防延误治疗
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阿米卡星治疗白血病感染患者的疗效
麦田出现白穗 收割时应这样处理
冬季时令蔬菜怎么吃
高低压开关柜安装时应注意的问题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急诊头孢类抗生素药物使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