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舟山市白沙岛海洋牧场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1-08-15李连凯

绿色科技 2011年10期
关键词:舟山市牧场渔业

李连凯,陈 胜

(浙江海洋学院 水产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1 引言

海洋牧场的建设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各项措施正在逐步完善,因此海洋牧场至今还没有明确定义。有人认为海洋牧场在广义上的生产方式包括了养殖式和增殖式(市村武美,1991),把池塘、网箱、筏式养殖、投饵和不投饵养殖、海水和淡水养殖,均纳入了海洋牧场的范畴。有人提出海洋牧场随海域特性而异,没有固定的形式,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开发和利用海域生产力,以求建立管理经济鱼类的系统。也有的人认为海洋牧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在放流海域全量收获放流苗种的全量收获型和使放流鱼在海上自然增值长成后补充为捕捞对象的再生产型(滕谷超、1991)。也有学者非常简洁地说:“海洋牧场是建在自然环境下的放流苗种的培育场,所以是否就作为鱼类的放牧场较为妥切”(三桥宏次,1993)[1~5]。

笔者认为“海洋牧场”是指在某一海域内,采用一整套规范化的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的管理体制,先进的鱼群控制技术等,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系环境,将人工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海上放养鱼、虾、贝类的大型人工渔场,是改善渔业结构的一种系统工程和未来渔业模式。

2 白沙岛海洋牧场建设现状分析

白沙岛海洋牧场作为浙江省海洋牧场建设示范区,于2010年8月12日进行了首批人工鱼礁的投放,在洋鞍渔场近岸约6、7m深的海底,为恋礁性鱼类营造“新家”。此次投放工程用时半个月,项目总投资750万元,建设总面积49.75万m2,固体投放规模11934.96m2,在白沙本岛的南区、东区、东北沿岸区建立3个鱼礁群,总共投放人工鱼礁2454个,其中六棱型集鱼礁144个,组合型增殖鱼礁240个,框架型诱导礁2070个,形成1.2万m3人工鱼礁规模。这仅仅是白沙岛建设“海洋牧场”的第一步,2011年5月8日,市海洋与渔业局首次在白沙海域增殖放流黄鳍鲷苗种20万尾。6月2日,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也在白沙“海洋牧场”放流了26.6万尾真鲷鱼苗。根据安排,该局计划今年7月再投黑鲷苗种20万尾。根据放流标志回捕和社会调查,往年在白沙海域放流的鲷类苗种在桃花岛、朱家尖、东极海域均有钓获[6~8]。据海钓爱好者反映,几个增殖放流的恋礁性鱼群上钩率较以往明显增多,放流效果明显。

3 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污染形势严峻

海洋生物栖息场所的破坏和污染是沿海地区可持续生产的主要威胁。早在2004年浙江海洋环境公报就指出舟山属于污染程度较重海域,其主要污染物无机氮平均含量超国家Ⅳ类海水水质标准,局部区域重金属铅含量超标,营养盐污染程度也明显趋重。2007年污染形势进一步加剧,其中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的海域面积竟占全省近岸海域面积的62%。据最新资料显示,舟山全年监测到海洋赤潮14次,累计发生面积2890km2。2011年7月,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唐静亮表示浙江地区海域的主要污染源来自河流,尤其是长江入海口的氮磷营养源,对整个东海都带来巨大影响,治理海洋污染,不管从现状还是前景来看都十分严峻[9]。

3.2 盲目追求短期增产

为了使海钓资源长盛不衰,白沙人在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每年都开展大规模的增殖放流行动,在白沙岛周围海域投入数以百万计的黑鲷、真鲷。然而水生生态系统保护研究一直是海洋牧场研究中容易忽视的一环,如果在特定时间盲目追求某一鱼类品种种群数量的增长,这样可能会严重破坏区域水生生态环境,从而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韩国统营牧场在建设过程中就曾经遭受过惨痛教训。白沙岛在建设海洋牧场的过程中,要学会吸取国内外经验和教训,总结出与白沙岛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牧场建设方案,切勿重蹈覆辙。

3.3 人才资源匮乏

海洋牧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水生生物学、海洋物理学、工程学、气象学、海洋学、法学等相关方面技术人员的通力合作。同时,渔民直接参与海洋牧场的管理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人工鱼礁的投放、幼苗的放流、资源保护及渔业法规都要依赖与渔民的合作。然而据调查,舟山45周岁以上的渔农村实用人才占全市渔农村实用人才的56%,年龄构成偏大,缺乏新观念、新思想、新血液的注入。同时受环境制约,渔民整体素质和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渔民没受过系统全面的教育,知识面比较窄,总体素质不高。人才数量与质量的严重匮乏会直接成为海洋牧场建设的障碍,因此,如何提升舟山人才的素质和数量是当务之急。

3.4 资金投入不足

舟山市高技能人才公共资源建设投入不足。据舟山市财政和职能部门统计,2005~2009年市级财政共投入1500万元,年均300万元,主要用于技能人才培训、激励、鉴定和竞赛等方面,占全市社会事业的支出比例极低。同时海洋经费投入不足,舟山市对海洋牧场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有关海洋牧场的基础性研究仍很缺乏,特别是放流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幼苗孵化的技术方面。据调查,与浙江省沿海和山东、广东、上海的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舟山市存在海洋经费投入严重偏少、科技投入强度薄弱等问题亟待解决。

3.5 渔业管理系统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浙江省舟山市的渔业管理体制形成了百花绽放的管理格局,其中主要以股份合作制为主体,兼以公司制、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和个体经营渔船等多种形式。但是现行渔业管理体制还有很多漏洞,比如法律法规不完善、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同时股份合作制也存在着自身的弊端,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其实质还是自然人私人合伙经营单位,不具法人地位。

不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得各种违法行为有洞可钻,周边海域捕捞作业的船只数量无法限制,网眼大小无法限定,渔场、捕鱼季节、捕捞行规等都难以规范。违法捕捞方法如电击,炸药,毒气等也没有被完全消除。目前,周边海洋牧场建设基地迫切需求实施制定相关规章,改善渔业统计体系等措施。

舟山市渔业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从渔区实际出发,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扶持政策。缺乏一体化的渔业管理系统,可能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有关人员无故推托任务、浪费科研经费的现象,因此海洋牧场发挥其重要作用要以健全的渔业管理体制为前提,通过对国外渔业管理系统的借鉴,也许舟山市能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情的特色道路来。

4 白沙岛海洋牧场发展对策研究

4.1 加大污染整治力度

4.1.1 加快渔村污染源整治

加快周边海域污水处理厂建设速度,确保陆地污染物的排放在入海前做好相关的净化处理工作,保护近海海域生态系统不被进一步破坏。坚决取缔随意排放污染物的工厂,加大对村民宣传环保的力度,采取“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造成污染的个体或单位进行相应的罚款等处罚。

4.1.2 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基本的村庄保洁制度,新建或改建乡镇垃圾中转处理站、工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站等。建立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水质自动监测站和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

4.1.3 加强执法监管

建立环境保护监管区管理制度,实行挂牌督查、限期整治、动态管理。加强环保法制建设,深入开展立法调研,并且定期不定期的公开曝光一些典型违法案件,形成强大的执法声势。

4.2 加大资金投入

海湾环境、鱼类型观测,鱼群行为监测等方面属于海洋牧场的基础性研究,加强研究力度要与加强资金投入并驾齐驱,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一方面优厚的报酬可以吸引大量高端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将研究做的更加彻底有效。同时,加大对海洋牧场环境优化技术研究的资助力度,建设种苗培育基地,研究人工海底构造物。宁波市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从2011年起,宁波将通过10年的努力,投资15亿元,在沿海建设6个各具特色的海洋牧场区,总面积达100km2,辐射整个宁波近岸主要海域[10]。相比之下,白沙岛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项目的投入资金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海洋牧场的建设和科研投入,在海域使用金、沿岸养殖用地转为旅游、工业用地的土地出让金中提出一定比例用于海洋牧场建设。同时,要通过制订优惠政策,运用市场规律,吸纳社会民间资本进入海洋牧场建设领域。

4.3 各渠道吸引人才、全方位培养人才

人才是白沙岛海洋建设的核心要素,人才不仅包括技术研究领域的高端人才,还包括掌握丰富经验的本土渔民等。对于高素质的人才,要打响舟山口号,让人们了解到这里是可以一展抱负的地方。同时大力推进人才安居用房建设等措施,为高素质人才提供各类优惠条件,这样才能达到吸引人才的目的。对于渔民,针对其自身的局限性,要进一步加大对渔农村教育投入,扎实推进高级技工学校建设,大力培养一批本土实用型技术人才。政府也要不断创新培训形式,拓展培训渠道,加大培训投入,确保培训效果。同时还要重视就业带头人的先锋作用,他们信息灵、门路广、点子多,如果能有效的利用他们的优势,渔农民转产转业、上岗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4.4 创新海洋牧场管理体制

海洋渔业生产方式已由猎捕型转成了培育管理型,这种本质上的改变对传统的渔业管理模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传统无法适应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的需要时,就应该大胆创新,建立产权(或使用权)更加清晰的管理体制。对公益性海洋牧场,应与渔民共同合作,让利于渔民,管理于渔民,从而充分调动渔民建设和保护海洋牧场的积极性。对企业投资建设的海洋牧场,要明确利用权益,并要保障企业的利用权益。同时要建设海洋特别保护区,制订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条例,完善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实行严格的保护和养护措施,为海洋牧场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4.5 构筑建设海洋牧场的技术保障体系

海洋牧场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应用,关系到海洋环境优化、鱼类行为控制、苗种培育和选优、环境监控技术等,一方面要以大专院校等科研机构作为有力后盾,建立一个生产、学习、研究的技术保障体系,加强实践者与理论者的沟通与合作;另一方面要建立海洋牧场研究机构,大力引进人才,要争取国家的相关专项研究项目能落户舟山,成为舟山在海洋牧场技术领域的有力外援[11]。

4.6 走现代海洋牧场发展建设道路

海洋产业是舟山市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核心竞争力所在。白沙岛建设过程中要重点突破海洋工程,建设全国一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同时要保护和发展海洋文化,打造城市特色品牌。充分利用白沙岛美丽的海岛风光和岛礁区名贵鲷类、石斑鱼众多的优势,发展以海钓为主要卖点的海洋旅游业。水产品加工企业围绕“水产城”为核心,实现渔工贸一体化,水产捕养加一条龙。建设成为一个集聚海洋旅游、现代渔业、新能源、海洋科研、生态保护等的多功能岛。

[1]杨金龙,吴晓郁,石国峰,等.海洋牧场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渔业经济,2004(5):51~52.

[2]刘 卓,杨纪明.日本海洋牧场(Marine Ranching)研究现状及其进展[J].现代渔业信息,1995(5):31~32.

[3]陈力群,张朝晖,王宗灵.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模式——海洋牧场[J].海岸工程,2006(4):12~13.

[4]智曼卿.海洋牧场:“种”啥得啥[N].大连日报,2011-05-25(4).

[5]欣 华.山东拟大规模开发建设“海洋牧场”[N].中国海洋报,2010-12-07(3).

[6]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舟山市2009-2020海洋游钓布局规划[R].舟山: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2008.

[7]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舟山市人工增殖放流简况[R].舟山: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2006.

[8]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舟山市休闲渔业发展规划(2006年-2020年)[R].舟山: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2006.

[9]陈斌娜.海洋宣传日:给海洋“洗洗脸”[N].舟山晚报,2011-06-09(1).

[10]宁 文.宁波打造海洋牧场变“吃海”为“养海”[N].中国渔业报,2009-08-31(5).

[11]陆忠康.我国海洋牧场(Marine Ranching)开发研究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渔业信息,1995(9):27~28.

猜你喜欢

舟山市牧场渔业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好惨好惨的事
海上牧场
我是小画家
舟山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舟山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叮当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