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化县林业产业体系的基本构架及发展对策

2011-08-15朴京武王吉顺

绿色科技 2011年10期
关键词:产业化全县林业

王 伟,朴京武,王吉顺

(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铁厂林业工作站,吉林 通化 134006)

1 引言

通化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区,老岭山脉和龙岗山脉呈东西走向分列全境南北。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02477hm2占总幅员面积的81.2%,其中有林地面积273844hm2,森林覆盖率为75.6%,活立木总蓄积2007.8万m3。是全省重点林区县之一。

多年来,通化县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林业建设方针,贯彻大力发展、积极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不断加快林业发展步伐。1994年,提前4年完成了10年绿化吉林大地的宏伟目标,先后被省和国家评为造林绿化模范县和森林防火先进县。1991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百万亩人工林县的称号。改革开放以来,全县林业多种经营、林产工业也呈讯猛发展势头。但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单一木材生产的影响,全县林业处在经济危困、资源危机的“两危”境地,林业经济徘徊不前。实践证明,只有构建科学的林业产业体系,才是振兴林业经济的根本出路。

2 通化县林业体系的基本构架

2.1 森林培育业

按产业化原则,通过人工更新和低改造林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林,在哈泥河、蝲蛄河、大、小罗圈河上游地区着重培育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在西南片各乡镇营造以红松干果林为主的经济林基地,要通过各种营林措施,努力缩短经营周期,提高单位产量,使其更大、更快的发挥效益,并形成产业优势,具体目标全县每年生产木材不能低于10万m3,产值达5200万元以上。经济林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二者之和达到1.02亿万元。

2.2 林地种植业

林地种植是发展林业实行以短期养长、以林养林的重要措施,是合理利用林地空间,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的具体形式。要按产业化要求,对所有全改及更新地块实行复合经营,施行林参间作和林粮间作,推广林下参种植,全县人参年产要达到225万kg,产值9000万元,复合经营年产粮豆150万kg,产值达到450万元。

2.3 林下养殖业

通过发展林下养殖业,可以把长期闲置状态的林下植被资源合理利用,并转化为经济效益,根据通化县实际,重点抓好两项工程,利用所有有水沟系,结合开发生态经济沟,发展林蛙养殖工程,在避免幼林地放牧的前提下,利用林地大力发展金牛工程,全县林蛙养殖沟要达到600条,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养牛达到10万头,产值达到1亿元。

2.4 森林加工业

以森林资源为原料而形成的林产工业,要求对年采伐量的深加工程度达到50%以上,采伐剩余物全部利用,通过精深加工实现增值。把现有的箱板纸厂、卫生筷子厂和纤维板、木材加工厂等加工企业进一步整合,争取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型深加工企业。并以此为龙头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积极筹划人参精品加工和山野菜加工业及果仁加工业,形成产业集群,使初级产品在通化县转化增值后直销用户,森林加工业年产值达到8000万元以上,森林资源加工率达到80%以上。

2.5 矿产开发业

国有林下的矿产资源,应由林业企业争取开发,将其纳入森林资源的一部分中开发经营,通化县林下矿产资源丰富,因此要抓住这一优势,抢先注册探矿权和采矿权,能自行开发的就自行开发,不能自行开发的,要内引外联,合作经营,目前光华和朝阳林场铁矿资源较丰富,要先行一步,务求实效,以便在全县推开,尽快形成产业优势。

2.6 山区水电业

通化县林区水力资源得天独厚,均符合建小水电的条件,石湖林场现已在罗圈河上游建起4个小水电站,装机容量现已达到400kW,年利润40万元,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它不仅能持续地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将森林生态效益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同时可以利用电站这一特殊人文景观,带动山区旅游业的发展,要将全县所有可利用水利资源得到利用,形成一个电力产业群体,就会达到走出林业办林业的目的。

2.7 森林旅游业

以老岭风光为依托,在石湖林场筹建老秃顶森林公园,在朝阳林场河里会议遗址和抗联密营地筹建河里森林公园,应加大向外宣传推介力度,争取早日收到成效。

3 发展林业产业的对策

3.1 组建企业集团,调整产业布局

过去通化县国有林业企业各自为战,造成投资项目重叠、生产规模小、产品档次低,无法形成产业化格局,也不能形成地方特色经济,不利于参与市场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国有林企改革,打造林企航母,把全县国有林业企业联合起来,组建森林工业集团,向集团化发展,并在集团内部,重新调整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项目重叠,实行分类经营,做到一场一品,各具特色,把有限的资本流向前途广、效益大的项目,同时要逐步推行公司加农户和股份合作制,以此增强企业规模,扩大集团实力,最终实现产业化标准从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振兴林业经济,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

3.2 分类指导,拨离经营

将现有森林资源划为公益林,商品林和兼用林3大类型,实行分类指导,合理开发。将江河上游及库区周围全部划为公益林,实行封山育林,禁止直接利用木材,但要积极开发林副产品,合理开发林下资源,并在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上作文章,一手抓保护生态环境,一手抓效益转化,使无形资产变为有形资产。将河流下游划为商品林,以生产木材为主,兼顾开发其它产业,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积极培育优质林,商品林要执行限额采伐,合理开发利用,确保后继有林,在少林地区要划为兼用林,将二者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林木、林地空间,在有利于林木生长的前提下,广开思路,着力发展优势产业,推动林业产业化进程。

3.3 股份合作,联户经营

农村集体林遍布全县乡村,分布零散,权属复杂,经营长期处于无续状态,既不利于管护,又不能正常发挥效益,更不能形成产业化。因此,要以村为单位,积极推进林权改制筹化股份合作林场,统一经营,壮大实力,努力创造条件,挤身于市场循环之中。对林下养殖业、采集业要实行林地有偿使用,鼓励群众联户开发,要把产、供、销各环节有机组合,向联合体方向发展,从而使分散经营走向产业化道路。

3.4 加强领导,协调服务

要把林业产业化真正办好,领导是关键。因此要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保证体系,县政府要将林业产业化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一部分突出抓好,县林业局作为林业产业化的指挥中心,负责宏观调控与管理,要以市场为导向,搞好资源配置,正确引导资本运营。乡镇政府要把林业产业化作为振兴乡企、富乡裕民工程抓好,并由林业站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协调与服务,要依法治林,加大管护力度,切实保护产业成果。

3.5 制定政策,营造宽松环境

在产业化的培育成长阶段,要把税收收费标准予以适当降低,切实让利于林,让利于民。在信贷上予以适当倾斜,促使产业化快速发育壮大,要积极鼓励和支持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逐步减轻对林木资源的依赖。

3.6 依靠科技,合理规划

要建立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体系,在农村发展典型示范户,推动科技兴林战略向纵深发展,要积极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加大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努力创造一批高、精、深的拳头产品和优势产业,最终赢得市场,要对全县各类森林资源状况进行详细核查,依据资源、区位、人才、市场各方优势,对全县产业发展作出合理规划。确保林业产业化发展不走弯路。

4 结语

发展林业产业不是简单的某个单位或个人的单独行动而是一项群体行为。因此要做到3个结合,即发展林业产业要同富县裕民增强林业整体实力结合起来,同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结合起来,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林业真正办成产业。

猜你喜欢

产业化全县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罗健夫:全面施政 促进再制造产业化发展
land produces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