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改进措施

2011-08-15周振宝

黑龙江史志 2011年7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职业

周振宝 于 鹏 郑 燕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试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改进措施

周振宝 于 鹏 郑 燕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就业指导在我国高校中开始蓬勃发展,由于就业指导将会提高高校就业率,毕业生也会受益良多,同时,高校的就业指导课以其独特的作用逐渐得到学生的青睐和学校的重视。科学的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掌握必要的就业技巧,从而少走弯路,顺利走上就业岗位。本文将分析高校就业指导的重要性,提出加强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同时深化就业指导课程效果的一些对策,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等院校毕业生如何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相对优势地位,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是一个值得关心和思考的问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指教育者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计划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选择合适职业,以促进学生个人、学校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面对就业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可见,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点在于提升就业指导工作者的整体职业化水平,把握学生的不同特征进行个性化、专业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课程教育。

一、在高校毕业生中开展就业指导的意义

高校肩负着培养国家高级人才的重任,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基地,有责任和义务教会学生生存之道。从时间上,大学生在高校接受就业指导是最佳时机,以应对毕业后立即走进社会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过早或过晚接受就业指导都不能对毕业生产生应有的效果。

在各大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可以有效促进社会发展。目前,社会上还存在很多就业障碍,例如:企业诈骗、虚假招聘、变相实习等。这些原因形成了这个社会的诚信危机,求职者难以相信企业,企业也无法找到合适的员工。在就业指导中,教会学生如何识别就业陷阱变得尤为重要。此外,就业指导也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通过就业指导,可以无形中改善社会人才结构,加快人才更新速度,这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起到巨大作用的。

大学生在接受大量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会如何利用就业指导理论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学会联系现实社会的需求,调整自己所要学习的知识。这样能够随时适应变化的人才,才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可以说,就业指导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就业指导认识上的不足

部分高校对就业指导认识还停留在就业信息咨询,认为就业指导仅仅是提供一些就业信息,把学生推销出去,提高高校自身的就业率,在社会上赢得一个好名声。这样“仓促”的推销,而没有把重点放在指导大学生如何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进行生涯规划和培养素质上。没有考虑到毕业生是否适合这个职位,是否能够结合这个学生的特点,是否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很多高校也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想到今后在职场上毕业生可能遇到的挫折,该如何面对挫折等等。另外,在很多高校都设立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多数时间都在做学生的就业咨询,就业管理,信息收集、发布以及用人单位的联系上。

(二)就业指导队伍职业化水平不高

目前在从事就业指导的专职教师比较少,以就业指导人员为主;兼职者较多,多为政工干部或辅导员。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由一些普通教师来负责的,协助这些老师的人也仅仅是一些研究生而已。其专业结构也不太合理,缺少系统的专业训练,这些人员对于心理辅导和教育,仅凭经验开展就业指导。只有建设一支有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专业学科的人才组成的就业指导队伍,才能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职业化水平,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就业指导的价值,才能真正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

(三)就业指导模式系统化程度不高

在一些高校中,针对就业指导成立了类似“就业指导中心”的机构,为学生提供服务。然而这样的一个部门却是和各个学院是孤立的。就业指导是对于每个学生都息息相关的工作,应该形成系统化的指导模式,从学校到各个院系,通过每个院系的专职辅导员,来指导学生、教育学生,提供各个方面的帮助。就业指导是需要根据当前就业形势不断调整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机构,将这些变化的信息提供给学校,做出及时调整;心理辅导在一些学校还未形成模式,因此很多学生没有接受过心理方面的教育,遇到挫折无法自我调节;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也是如此,很多毕业生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这样的结果往往也是因为缺乏教育方面的指导造成的。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就业指导则是其中重要一环。就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其目的是:无业者有业、有业者敬业、敬业者乐业、乐业者创业。大学生在接受了大学教育后如何在职业发展中成功,实现人生价值是就业指导要解决的问题

(四)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和方法单一

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方法过于单一,大都以是集中授课、专题讲座为主。在时间上也比较集中,在四年级的一学期集中一段时间授课,而不能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地进行分类指导。在就业指导方式上,往往采用“灌输”、“填鸭式”的单向教学方式,不能和学生互动缺乏联系实际和个性化指导,案例分析也比较少,抑制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五)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探讨不够深入

总体上说,目前就业指导的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从深度上看,高校就业指导的研究大部分都指向当前发生和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和矛盾现象,而未能更加深入地探讨其中的规律性、根本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在广度上,就业中的很多重要领域很少涉及,如企业的用人机制,家庭和群体价值观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分析和研究等。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改进的措施

在我国高校已经初步建立就业指导模式的基础上,需要政府和学校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完善我国就业指导工作,让毕业生和社会受益,进而使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所缓解。

(一)政府加强对高校就业指导的引导和支持

社会功能只要体现在政府对高校的支持和引导上,目前,政府对高校就业指导的支持力度不够,尚未建立系统的就业指导平台。使得不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参差不齐,各大高校毕业生在职场上的求职能力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在高校就业指导方面的力度,通过大量调研,尽快制定就业指导的规范模式。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大力度建立企业求职信用评级制度,防止企业的就业陷阱,为毕业生提供安全可靠的岗位,避免就业陷阱给学生带来的危害。政府可以借助网络建立信息咨询平台,使全国毕业生都可收益。可以说,政府在就业指导模式的建立当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能起到监督和帮助各大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作用。

(二)建立一支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师培养非常关键。职业化的教师往往受过长期的专业训练,以自己的学识、人格、才能去辅导学生,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自然性影响力,就业指导具有很大的信度和效度,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一个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接受培训后,应该具备广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开阔的视野、熟练的知识运用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一定的实战经验。除此之外,在就业指导实践中能够因地制宜地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就业指导模式经验,从而推动高校就业指导的不断发展。

(三)立足就业现状设立就业咨询指导

高校自身应通过大量关于就业方面的统计信息,开展就业现状指导,旨在向学生阐明目前毕业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了解整个就业形式以及新的就业政策,为自己的职场规划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还需要让学生了解目前本专业的就业形势,了解此专业的每一年的需求变化,了解自身专业的从业要求,加强自身专业以外的技能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此外,就业现状指导还需要及时调整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尽快适应岗位。

在就业咨询指导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提供针对各个专业的就业信息咨询,在各个院系设立就业咨询顾问为学生服务。同时,在政府建立就业信息网络化平台的基础上,各大高校也需要建立这样一个信息化的平台,收集大量职位信息,提供给应届毕业生。

(四)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全方位职业生涯指导

高校要在学生入校时组织和规划好大学生的生涯辅导,将之纳入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渗透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把生涯辅导教育课程列入学校的教学大纲、培养方案中,并与其他课程置于同等地位。通过管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专家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指导,让学生一进入校门,根据自己的性格、特长,以及自身专业的性质、特点和趋势,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的四年里不断调整自我,不断修改规划,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不仅如此,就业教育还应该延伸至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将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对学校专业设置等意见及时反馈学校。这不但有利于就业指导学科建设,而且也将促进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和教育教学改革。

(五)强化求职技巧指导和创业教育

求职技巧是求职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很多求职者求职的成功与否就在于此。就业指导中心提供求职技巧指导,教会学生如何面试,自己的言谈举止怎样做才能赢得用人单位的好感,简历如何写才能通过重重筛选,采取什么样的求职策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等等技巧。创业教育可以有效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人生的最高目标,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同时,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还可以举办创业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写出创业预案以及规划,通过这些活动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创业道路打下基础。

(六)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落实

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既可以独立进行,也可借助有关活动,采取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的方式进行。就业指导是一门综合性的活动,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运用正确的就业指导方法,采用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例如:开展职业心理测试和职业能力测试等方法,并根据测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提高职业能力,确定适合自己心理和素质条件的职业目标和就业岗位;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采取集中指导的形式,通过合堂班授课和专题讲座,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职业,做好就业准备;启动个性化指导,使学生与专家、就业指导师面对面进行交流,帮助大学生纠正某些不恰当或盲目的行为和消极态度,排除职业决策中的心理障碍和困难;通过模拟招聘,使学生掌握面试技巧和方法,提升竞争力;通过就业指导网站,设立“在线咨询”“、给我留言”等栏目,进行网上的一对一的服务和交流。

总之,就业指导是促进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形成、顺利实现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就业指导工作能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清晰地规划职业生涯,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为整个人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打下基础。

[1]周明星.现代职业生涯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3-9.

[2]楼仁功,赵启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02,6、87-88.

[3]李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能力的培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2、1.

[4]胡飞君,陈敏,康竹丹.论对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管理观察,2009,4、36-37.

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9XSC0005。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职业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写作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