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汉初列侯的政治地位

2011-08-15张号召

黑龙江史志 2011年7期
关键词:班固汉书丞相

张号召

(襄城县第三高级中学 河南 襄城县 461700)

浅析汉初列侯的政治地位

张号召

(襄城县第三高级中学 河南 襄城县 461700)

汉初,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对在灭秦战争中战功突出的将士及亲属大行分封。其中仅列侯就分封了811人。列侯在二十级爵制中处于最高的等级。按金字塔等级划分的话,除了皇帝、诸侯王外,列侯就是第三等级了。本文就列侯在当时的政治地位进行一下探析。

汉初;列侯;地位

汉初列侯担任重要职位

公元前195年三月,高祖刘邦颁诏曰:“吾立为天子,帝有天下,十二年于今矣。与天下之豪士贤大夫共定天下,同安辑之。其有功者上致之王,次为列侯,下乃食邑。……。”[1]从刘邦颁布的这道诏令可以看出,在刘邦所封的功臣当中,爵功最高的为王,次之为列侯,都享有封国食邑的特权。

汉初,朝中的重要官职如三公九卿几乎全部由列侯担任,特别是汉初的功臣侯,几乎完全掌握着朝中的军队、政务和财政大权。《史记·张丞相列传》称:“自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会天下初定,将相公卿皆军吏。”[2]等到文帝登基时,朝中重要职位十之八九都由功臣侯或其后人执掌。尤其是丞相一职,在武帝之前,爵位不是列侯者根本不可能担任此职。

《史记》和《汉书》当中,较为详细的记载了列侯在西汉王朝中央政府之中所担任职务的状况,从中可以管窥出他们政治地位的尊贵。

丞相“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3]“秩禄万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乃众官之首。主要职责是辅佐皇帝,治理朝政。西汉的首任丞相乃酂侯萧何。萧何虽非武将,但在楚汉战争中治理关中,发展经济、对前线不断地进行兵员,粮草的补给,贡献突出。关内侯谔千秋曾说:“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随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侍陛下,此万世功也。”[4]萧何在功臣侯表中位列第一,享有“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殊荣。丞相所享受的殊荣也是其它臣子所无法比拟的,“丞相进见圣主,御坐为起,在舆为下。师古曰:‘《汉旧仪》云皇帝见丞相起,谒者赞称曰“皇帝为丞相起”。起立乃坐。皇帝在道,丞相迎谒,谒者赞称曰“皇帝为丞相下舆”。立乃升车。’”[5]“丞相有疾,皇帝法驾亲至向疾,从西门入。即薨,移居第中,车驾往吊,赐棺、棺敛具,赐钱、葬地。葬日,公卿已下会葬焉。”[6]萧何病逝后,平阳侯曹参接任。参下世后,丞相权利一分为二,设立左丞相和右丞相,拜曲逆侯陈平为左丞相,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孝惠软弱无能,吕雉当政,王陵由于屡次力阻吕雉分封外戚为侯被罢免右丞相的职务,曲逆侯陈平被拜为右丞相,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吕雉死后,文帝登基,陈平与周勃一起因诛杀诸吕、辅助文帝登基有功被任命为丞相。紧随其后的为颍阴侯灌婴、北平侯张苍相继。至景武时期,开封侯陶青、武强侯庄青翟、桃侯刘舍、柏至侯许昌、条侯周亚夫、平棘侯薛泽等都担任过丞相的职务。

太尉。“金印紫绶,掌武事”,(应劭曰:“自上安下曰尉,武官悉以为称。”)[7]秩俸万石,与丞相同一秩级,属于武将当中的最高职务。西汉首任太尉是长安侯卢绾(汉五年,九月,击灭臧荼,被封为燕王)。刘邦起兵时,卢绾即跟随左右。随后刘邦进入汉中,卢绾被任命为将军。随后,卢绾升迁至太尉。刘邦对卢绾及其信任,“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8]第二任太尉是绛侯周勃,公元前209年,周勃加入刘邦的反秦队伍之中,在屡次战斗中战功卓著,后刘邦拜其为将军。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后,周勃被封为威武侯。公元前196年,周勃在平定韩王信的战斗中军功显赫,升迁为太尉。惠帝和吕雉当政时周勃仍为太尉,前后共做了十年的太尉。到孝文帝时,灌婴由于和周勃一起拥立文帝登基有功而被任命为太尉,不久即罢去。景帝时爆发了七国之乱,为了迅速平叛,周勃之子周亚夫被任命为太尉。

御史大夫,和丞相、太尉被称为三公,主要职责是监察百官,为秦代最高的监察官,后被汉沿袭。“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9]协助丞相总理政务,并主监察百官。西汉首任御史大夫乃是周苛,他与兄弟周昌追随刘邦伐秦。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后,周苛很快就被刘邦任命为御史大夫。“汉三年,楚围汉王荥阳急,汉王出去,而使苛守荥阳城。楚破荥阳城,欲令苛将,苛骂曰:“若趣降汉王。不然,今为虏矣。”项羽怒,亨苛。”[10]汉王于是拜周昌为御史大夫。刘邦称帝后,汾阴侯周昌任此官。后来周昌入赵为相,江邑侯赵尧继任。吕雉执掌朝政后,罢免赵尧,任命广阿侯任敖为御史大夫。

列侯的置吏权

高祖在临死前曾下诏:

“而重臣之亲,或为列侯,皆令自置吏,得赋敛,女子公主。为列侯食邑者,皆佩之印,赐大第室。吏二千石,徙之长安,受小第室。入蜀汉定三秦者,皆世世复。”[11]这里所说的“自置吏”,对于列侯来说,指的是自置“家吏”。

范晔在《后汉书·百官志》写到:“其家臣,置家丞、庶子各一人。本注曰:主侍侯,使理家事。列侯旧有行人、洗马、门大夫,凡五官。中兴以来,食邑千户已上置家丞、庶子各一人,不满千户不置家丞,又悉省行人、洗马、门大夫”。[12]

列侯的世袭权

刘邦在分封列侯之时,曾与列侯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爱及苗裔’于是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又作十八侯之位次”[13]以此来保障列侯爵禄的延续,使其列侯的后世子子孙孙都成为汉王朝的忠实守护者,从而永保汉室江山。这一点在出土的张家山汉简《置后律》当中有明确的记载:

疾死置后者,彻侯后子为彻侯,其毋适(嫡)子,以孺子□□□子,关内侯后子为关内侯,卿侯子为公乘,五大夫后子为公大夫,公乘后子为官(简367)

大夫,公大夫后子为大夫,官大夫后子为不更,大夫后子为簪袅,不更后子为上造,簪袅后子为公土,其毋适子,以下妻子、偏妻子。(简368)[14]

从简文中可知,列侯如果因疾病而去世的话,可以由嫡子来继承爵位,如果列侯无嫡子,可以由孺子来继承;关内侯的爵位只能由嫡子来袭承;卿侯、五大夫、公乘均降级别继承。

另外其它诸子的继承方式在《张家山汉简·傅律》中也有明确的记载:

不为后而傅者,关内侯子二人为不更,它子为簪袅;卿子二人为不更,它子为上造;五大夫子二人为簪袅,(简359)

它子为上造;公乘、公大夫子二人为上造,它子为公士;官大夫及大夫子为公士;不更至上造子为公卒。(简360)

当士为上造以上者,以適子;毋適子,以扁妻子、孽子,皆先以长者。若次其父所以,所以未傅,须其傅,各以其傅。(简361)

时父定爵士之。父前死者,以死时爵。当为父爵后而傅者,士之如不为后者。(简362)[15]

列侯的法律豁免权

汉代法律规定贵族、官员、有爵者可在一定条件下减、免刑罚。列侯作为二十等爵的最高一级自然也享有这个特权。张家山汉简《贼律》规定:

上造、上造妻以上,及内公孙、外公孙、内公耳玄孙有罪,其当刑及当为城旦春者,耐以为鬼薪白粲。(简 82)

公士、共士妻及□□行年七十以上,若年不盈十七岁,有罪当刑者,皆完之。(简83)

吕宣王内孙、外孙、内耳孙玄孙,诸侯王子、内孙、耳孙、彻侯子、内孙有罪、如上造、上造妻以上。(简 85)[16]

以上法律条文在《汉书·惠帝纪》也有明确的记载:“爵五大夫、吏六百石以上及宦皇帝而知名者有罪当盗械者,皆颂系。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有罪当刑者,皆完之。”[17]由此可知,列侯及其家人享受法律特权是汉政府明确规定的。

[1]班固:《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 78页.

[2]班固:《史记》卷九十六《西域传》,第2681页.

[3]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第2509页.

[4]司马迁:《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第2016页.

[5]班固:《汉书》卷八十四《翟方进传》,第3414页.

[6]班固:《汉书》卷八十四《翟方进传》,第3424页.

[7]班固:《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25页.

[8]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三《卢绾列传》,第2637页.

[9]班固:《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25页.

[10]班固:《汉书》卷四十二《张苍传》,第2094页.

[11]班固:《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78页.

[12]范晔:《后汉书》志第二十八《百官志》,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31页.

[13]班固:《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527页.

[14]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183页.

[15]前揭《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82页.

[16]前揭《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45-146页.

[17]班固:《汉书》卷二《惠帝纪》,第 85页.

张号召,男,32岁,2010年毕业于郑州大学研究生院历史学院,现工作于河南省襄城县第三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班固汉书丞相
基于比较视角的《史记》《汉书》语言现象管窥
班固救马
古今字研究应该重视出土文献*——以颜师古《汉书注》古今字研究为例
悬梁刺股
宰相和丞相不是一回事
大小相形,巨细反衬——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宰相和丞相不是一回事
宰相和丞相不是一回事
孝继父业的班固
班固智夺御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