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新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2011-08-15徐晓杰

黑龙江史志 2011年7期
关键词:馆藏文献图书馆

徐晓杰

(鹤岗市图书馆 黑龙江 鹤岗 154101)

浅议新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徐晓杰

(鹤岗市图书馆 黑龙江 鹤岗 154101)

如何适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公共图书馆建设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有利于新时期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问题与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中国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应有两方面:一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二是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探讨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对公共图书馆在新时代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1.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一个国家的文献资源是该国知识储备和科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该国对人类知识信息的积累及存取水平。人们研究获取科学成果的关键是要充分占有文献信息。美国科学基金会的一份报告曾指出:“在美国,科学资源是由280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所积累的知识以及每年约1.5万部科学著作,4500种学术期刊,4500种非学术期刊和数千份技术报告所代表”。由此可见知识与文献资源的重要性;同时,关注及解决文献资源建设的问题是发展当代图书馆事业的当务之急。

1.1 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国家文化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读者数量的快速增长,对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读者主体从学习研究型转向为求知消遣型,图书馆的馆藏结构也必定要随之进行相应的变化。公共图书馆如何合理建设馆藏,如何解决有限的资金与无限的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使馆藏文献能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所利用,是目前摆在图书馆人面前的主要问题之一。另一方面,全世界每年出版图书约80万种,我国只引进约10万种,约占1/8;全世界每年出版期刊约15万种,我国只引进2.6万种,约占1/6;全世界每年出版文献资料约400万件,我国只引进60万件左右,约占1/7。这些数字清晰显示出我国文献资源贫乏的不足。

1.2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策略

针对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公共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的馆藏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建设策略,正确处理好馆藏价值与读者需求、收藏与利用、重点与一般、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等关系,运用有限资金构建优化的、多层次的、具有特色的现代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1.2.1 注重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应同时注重文献的搜集与开发。地方文献的收集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购买,(2)缴送,(3)捐赠,(4)征集,(5)编辑和复制,(6)民间访问。另一方面,当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而最终有赖于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发地方文献是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文献保障,在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大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力度。要转变观念,树立信息产品是商品、信息创造价值的新观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用户的特定需求,研制具有特色的地方文献信息产品。(1)做好基础产品的开发,方便读者查阅原文。(2)开发深层次信息产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

1.2.2 注重特色文献资源建设

馆藏特色是图书馆的基本特色之一,是指图书馆在长期的文献收集过程中形成的其他图书馆所不具备、独特性的文献资源,是高质量馆藏的标志。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无我有”,指一个图书馆中部分馆藏独具特色;二是“人有我全”,指图书馆致力收集散落在各处而难以被利用的文献资源,经过长期的收集整理,逐渐形成某一类型、某一方面、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结构较为完整且内容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源。

1.2.3 加强二次文献的建设

公共图书馆在定期编制馆藏文献目录,向各高校、专业图书馆、特别是下级公共图书馆通报资源建设及馆藏资源拥有状况的同时,要注意利用因特网上各出版社、文献供应商或学术团体等编辑公布的各种期刊的文摘、索引、目录。这些文献信息内容新,速度快,是组建二次文献的重要渠道,应引起采访关注,及时收集、整理、组织、提供给用户和读者。

2.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2.1 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

我国是一个信息化程度不高、数字化文献资源比较贫乏、图书馆建设资金有限的发展中国家,根据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现状,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自己建成一个数字图书馆。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徐文伯说:中国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库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应该遵循以需要为出发点,首先,将用户需要的、使用频率高的文献数字化,在保证满足用户使用需要的前提下考虑数字图书馆长期发展的需要选择转化收藏价值高的文献。其次,重视与其他图书馆的协调和合作,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共同建立起全省、全国数字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2.2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策略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指各级各类图书馆根据用户对社会信息的需求,通过网络利用计算机、通信、电子、多媒体等先进的信息技术,高度理想化地对各馆藏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综合协作开发和利用的活动。

2.2.1 搞好网络和网站建设

图书馆网络及网站建设是实现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条件。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通过计算机网络,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分布在不同地方的数据库和其他信息资源有组织地连接起来,打破时空限制。要搞数字化资源建设,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必须尽快建立局域网,并将局域网连接到Internet上,为引进或传播数字资源建立畅通的渠道,搭建好平台。

2.2.2 引进基础资源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可通过引进基础资源建设自己的数字馆藏。引进的方式有购买、租用和链接三种,各馆应根据本馆的实际和用户的需要来选择。关于购买,对有版权的收费电子书,要结合自己馆藏文献结构的特点,做到数字资源与传统印刷型文献资源的互补。硬件投入需要资金,加上每年的数万数据库购置经费,还有网络设备维护需要的人力和财力,对于中小型图书馆而言没有必要购置。关于租用,就是采用包库的方式采购数据库,只有使用权。数据库的服务器在供应商那里,省去了更新数据和维护设备的费用,对于中小馆来说是一种轻松的选择。关于链接,就是把本馆并未存储的网上信息资源,通过一定的指引让用户获取,这种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小馆因资金短缺导致的资源不足。总之,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引进数字资源,关键在于引进的资源是不是搭配合理,能不能发挥作用,有没有实实在在地让老百姓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根据中小馆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引进的数据库或光盘等应是综合性和普及性兼备的,以满足普通读者的阅读需求。

无论是文献资源建设还是数字资源建设都是新时期中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两者应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做好新旧两种信息资源存在形式的融合工作也是今后图书馆人工作的重点,这也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明确的发展目标,相信在图书馆人的不懈努力下,新时期的中国公共图书馆必将呈现出其历史的闪光点。

[1]袁金菲.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新策略[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8,(3).

[2]孙平.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凯里学院学报,2007,(4).

[3]周崇弘.地级市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4,(2).

猜你喜欢

馆藏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