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水提液纯化研究进展

2011-08-15宋凯凯刘瑞锦

药学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大孔提取液壳聚糖

翟 莲,宋凯凯,刘瑞锦

(山东医药技师学院,山东泰安271016)

中药复方制剂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工艺是水提取,现代中药制剂工艺普遍存在着药材水提液的精制纯化问题。怎样对水提液进行科学合理的精制、纯化,去粗取精,既能保留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又尽可能除去无效杂质,使其达到现代制剂的标准要求,是目前中药新制剂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中药水提液常用的纯化技术加以概述。

1 水提醇沉法

本法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纯化工艺,是以水为溶剂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再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去除提取液中的杂质,之后就被普遍应用至今。药材用水提取出有效成分的同时,许多杂质如淀粉、多糖、蛋白质、粘液质、鞣质色素、果胶等也混入其中[1]。乙醇沉淀时,其浓度达到50%~60%时可使多糖、淀粉沉淀析出,60%乙醇可使无机盐沉淀,含醇量达75%~80%时可将淀粉、多糖、蛋白质除去,并且对鞣质、水溶性色素、果胶等杂质,可采用反复醇沉法或醇沉调节pH值等法除去。对于醇沉法的研究和应用较多,纯化工艺相对其他方法成熟,但存在工艺流程长,乙醇耗量大,成本高等缺点。因此寻找其他更高效、更经济合理的纯化方法成为医药工作者的一项重大任务。

2 膜分离法

2.1 微滤法 微滤是直接将中药提取液中的微粒、亚微粒及絮状沉淀除去的一种方法。它使用的材料多为可再生的陶瓷膜。陶瓷膜性质较稳定,能耐腐蚀耐高温,机械强度高,在微滤过程中充分显示其独特的优点[2]。

2.2 超滤法 超滤法是膜分离技术在中药提取分离中的具体运用,是利用超滤膜除去中药水提液中的细菌、微粒、大分子杂质等。它是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兴应用技术。其具有将有效成分截留,使小分子及有效成分通过,并可以常温操作,能耗较低,分离效果高等长处。超滤法最初主要用于中药注射液精滤,具有有效成分损失少,除杂效果好,工艺流程短,澄明度好,能除菌等优点。

3 高速离心法

高速离心法其原理是利用混合液的密度差来分离药液,适用于分离含难溶于沉降过滤的细微粒或絮状物的悬浮液。借助于离心机的高速旋转,使药液中的物质产生大小不同的离心力而达到分离目的。如果中药水提液含不溶性微粒较少,药液黏度大,一般的精制方法难以进行或对有效成分影响较大时,可采用高速离心法。本法能很好地解决固液分离问题,尤其是中药复方药味多,有效成分或部位不甚明确时,离心法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有效成分,除去悬浮杂质,且无热处理过程,生产周期短[3]。

4 大孔吸附树脂法

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类不含离子交换基团的交换复合物,具有网状大孔结构的高分子吸附剂,其吸附性能和活性炭相似。它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好,易于解吸附、机械强度高、再处理简单、吸附速度快且无污染,尤其适用于分离纯化黄酮类、皂苷类、生物碱类等成分。大孔吸附树脂自八十年代初开始用于中草药化学成分的分离,应用较多的主要为D-101型、D-101A型、DA-201型等。

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应用于中药制剂的生产即可除去大量杂质,又可使有效成分富集,同时可完成除杂和浓缩两道工序,所以能缩小剂量,提高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应用大孔吸附树脂技术还可以减少产品的吸潮性,缩短生产周期,去除重金属污染等。基于上述优点,大孔吸附树脂技术作为一项新工艺必将在中药生产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

5 吸附澄清法

吸附澄清法是在中药提取液或提取浓缩液中加入一种絮凝剂,通过高分子的电中和、吸附架桥等作用,使体系中的悬浮物及胶体粒子除去,使体系的澄明度得以提高的一项高新技术。目前常用的澄清剂有壳聚糖澄清剂、101果汁澄清剂和ZTC1+1系列澄清剂。

5.1 壳聚糖 壳聚糖是甲壳素的脱乙酰衍生物,又称为可溶性甲壳素。壳聚糖用于中药水提液的澄清主要是与其吸附性能和絮凝的作用有关,可除去药液中的蛋白质、果胶等大分子物质[4]。壳聚糖以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具有生物降解性和良好的生物学可溶性,安全无毒;既能除去杂质,保证药液或制剂的稳定,又能缩短生产周期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药液及制剂的澄清纯化。

5.2 101果汁澄清剂 101果汁澄清剂是一种新型食用果汁澄清剂,可以除去中药药液中蛋白质、鞣质、色素及果胶等一些大分子不稳定性杂质,以达到纯化的目的[5]。它无毒无味、安全,处理过程中不引入其他杂质。101果汁澄清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水提醇沉法,但它在中药药液纯化的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5.3 ZTC1+1系列澄清剂 ZTC1+1系列澄清剂新型的澄清技术,在对保留药液中的多糖方面优于传统的水提醇沉法,能显著地提高药液中多糖的含量,具有有效、简便、成本低、增强稳定性等特点。

上述几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其中一些方法的应用规律尚未完全清楚,且在工业化生产进程中还会存在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因而采用何种方法对中药水提液进行除杂,不能一概而论,须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后再选择。

[1] 奚念朱.药剂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93.

[2] 胥新元,向大雄.中药水提取液常用精制方法及应用概述[J].湖南中医杂志,2001,17(1):58-59.

[3] 谢秀娟,张定佳,王思功,等.高速离心法与水醇法制备清热解毒口服液的比较研究[J].中成药,1997,19 (8):3-4.

[4] 祝连彩,王伯初.壳聚糖在中药药液澄清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12):55-57.

[5] 李巧如,贺武常,蒋宏伟.中药制药工艺中101澄清剂应用的研究[J].中成药,2002,24(1):20-21.

猜你喜欢

大孔提取液壳聚糖
黄芪提取及提取液陶瓷膜超滤纯化工艺研究
pH敏感型紫番茄花青素在壳聚糖膜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束状孔爆破增强岩石损伤试验
有机酸溶剂体系中壳聚糖膜性能的研究进展
地榆槐米蜜饮加工工艺研究
壳聚糖交联改性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包烧工艺中芭蕉叶及提取液抑菌作用的研究
食品检验实验中样品提取液浓缩方法的改进与优化
意外之后的意外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天麻眩晕宁合剂水提部位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