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轮椅篮球运动员生理生化特点研究现状

2011-08-15张树来张爱芳

运动 2011年7期
关键词:生化生理轮椅

张树来,邱 天,张爱芳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浅谈轮椅篮球运动员生理生化特点研究现状

张树来,邱 天,张爱芳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外关于轮椅篮球生理生化研究现状的文献,探求轮椅篮球运动员选材、训练和比赛中生理生化变化特点,从而对轮椅篮球运动员机能状况、比赛强度实施科学分析评定,为科研人员对轮椅篮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生理生化指标监控提供理论依据,对轮椅篮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轮椅篮球;生理生化监控、运动强度

轮椅篮球作为一种反映残疾人体育活动特点的体育项目之一,它以车代步的形式弥补了残疾人的缺陷,在帮助残疾人机能恢复的同时,既能增加比赛的观赏性与趣味性,又能展现残疾人良好的体育形象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我国轮椅篮球虽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并没有在残奥会或世界轮椅篮球锦标赛上取得过优异的成绩,亚洲赛场上也没有显赫的战绩[1]。除与经济水平、竞赛少、专业程度低原因外,其在选材、训练、比赛中缺乏科学性也是一个大制约因素。

1 国外轮椅篮球生理生化研究现状

在国外,特别是一些成绩比较突出的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对轮椅篮球的研究比较早,并随着世界各国对残疾人运动重视程度的提高,最近几年关于轮椅篮球的研究文献也不断增多。通过搜集各国文献资料,共找到关于轮椅篮球文献49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心理、运动医学、运动训练方面。

在所搜集的国外关于轮椅篮球运动医学方面研究的文献中,康复方面有13篇,主要以研究脊髓灰质炎的康复训练、轮椅篮球运动员碗、肩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为主;生物力学方面有3篇,主要以新轮椅产品的研究和发展运动员体能为主;对轮椅篮球运动员生理生化的研究有5篇。

研究发现,轮椅篮球运动员无氧阈低于健康篮球运动员,而最高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Rotstein A等[2]运用电动驱动跑台和手摇循环测力器在递增负荷强度下测定以色列轮椅篮球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测试结果表明,受试者在极限强度下其摄氧量为24.7ml/kg/min,肺通气量为92.9l/min,最大心率为181.5b/min,呼吸商为1.22,无氧阈(4mmol/L)对应的心率为139b/min和最大心率百分比为57.02%。对实验结果分析指出,这些受试者的有氧供能能力和无氧阈都很低,测力计类型可能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对轮椅篮球运动员无氧能力影响因素研究文献有两篇,残疾度、年龄、训练时间和性别可能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并且运用心率变化反映轮椅篮球运动员的做功能力是最常用的指标。Hutzler Y[3]运用臂摇测力器和在轮式跑台用测试比较以色列11名轮椅篮球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供能能力,测试内容包括持续最大有氧工作能力(PWCmax)、30秒胳膊全力无氧能力(MANC)和极限无氧能力;wheeling tasks包括428米赛跑、障碍滑雪和6分钟耐力赛跑,分析结果发现:(1)wheeling tasks能力与最大心率有高度相关性;(2)胳膊测试结果的变化与wheeling tasks成绩变化没有发现相关性;(3)与运动员的分级和年龄独立样本比较,PWCmax和MANC与受试者的体重具有高度相关性。作者认为,最高心率可用来评价轮椅篮球运动员在练习中的机能水平,并且胳膊测力法在预测其运动能力存在限制。L. H. V.PhD,Bakke[4]等人为了研究轮椅篮球运动员的无氧能力,对67名世锦赛参赛运动员在30秒冲刺测试(计算机控制)中通过测试功率输出、速度和心率研究其无氧能力。结果发现,残疾人之间依据体育项目的不同无氧工作能力参差不齐,残疾度(小儿麻痹症者最高心率小于截肢患者,重度残疾者小于轻度残疾者,究其原因不是因为肌肉萎缩而是心肺功能发育程度不同)、训练时间和性别对无氧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残疾程度低、训练时间长无氧能力更高。

在实验室和篮球场条件下,测定轮椅篮球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差异的文献有一篇,认为实验室运动强度要小于训练中所达到的强度。Wilson[5]等人为了确定轮椅篮球运动员在实验室条件下最大运动时的最大摄氧量,并比较比赛场上所达到的强度。对5名受试者在单臂测力器和跑步机上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遥感测定心率和便携设备测试其耗氧量并进行分析,同时让受试者在篮球场上全速折返跑,通过Scim测定其耗氧量。结果表明实验室条件下测试最高摄氧量(平均为2.45L/min)和赛场(平均为2.82L/min)结果具有明显差异。

此外,对轮椅篮球运动员无氧供能能力跟踪实验发现轮椅篮球运动员长期的训练比赛,其无氧能力变化不大。BartoszMolik[6]等人为确定轮椅篮球运动员无氧工作能力的变化特点,从1999年到2002年对10名职业轮椅篮球运动员跟踪分析,将受试者分为A组和B组,A组运动员残疾度为1.0 ~ 2.5级,B组为3.0 ~ 4.5级,运用Wingate测试(30秒)——胳膊抗阻测试评估其无氧能力。实验通过测试平均功率、峰值功率、达到峰值功率所需时间、相对平均力、相对峰值功率和疲劳指数指标,发现A组和B组没有明显变化,在1999年和2002年以后对上肢无氧能力的研究也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

2 国内轮椅篮球生理生化的研究现状

我国轮椅篮球运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通过查阅国家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所搜集的文献资料发现,国内关于轮椅篮球方面的研究共7篇,其中比赛规则的研究3篇、发展趋势2篇、心理研究1篇、运动医学1篇。运动医学的这篇文章是关于轮椅篮球在脊髓灰质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性研究,而关于生理生化监控方面的研究至今仍未找到相关文献。

3 小 结

通过搜索大量文献发现,关于轮椅篮球运动员选材、机能评定的研究来自国外,并且相关文献也较少;而国内关于轮椅篮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文、发展现状方面,关于轮椅篮球运动员机能评定、训练中生理生化监控至今仍未发现相关文献。这就可能导致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安排训练量方面缺少可靠的客观依据,以致影响训练效果,甚至影响轮椅篮球的发展。

[ 1 ] 苏勤玉.我国轮椅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分析[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4):112-114.

[ 2 ] Rotstein A, Sagiv M, Ben-Sira D,Werber G. Aerobic capacity and anaerobic threshold of wheelchair basketball players[ J].Paraplegia. 1994 Mar,32(3):196-201.

[ 3 ] Hutzler Y. Physical performance of elite wheelchair basketball players in arm cranking ergometry and in selected wheeling tasks[ J ].Paraplegia. 1993 Apr,31(4):255-261.

[ 4 ] L. H. V. PhD; Bakker, W. H. MS.Anaerobic Work Capacity in Elite Wheelchair Athletes1[ 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1997,76(5):355-365.

[ 5 ] Wilson, Judy R. FACSM; Yilla,Abu. Assessment of Maximal and Submaximal Aerobic Capacity of Wheelchair Basketball Players: 722: May 29 9:15 AM - 9:30 AM[ J ].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Exercise.2008,40(5):S48-S49.

[ 6 ] Bartosz Molik, Andrzej Kosmol.Anaerobic Performance in Polish First League Team of Wheelchair Basketball Players[ J].Original article. 2006,12(2):199-202.

G841

A

1674-151X(2011)07-156-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7.078

投稿日期:2011-01-17

张树来(1984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生化生理轮椅
享用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镇痛成果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轮椅上的梦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爱的轮椅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轮椅上的姑娘(外三首)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