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克服与预防

2011-08-15吴嘉玲

运动 2011年7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体育教师职业

吴嘉玲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 201701)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克服与预防

吴嘉玲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 201701)

管理制度不合理、个人期望值过高、核心竞争能力偏低、不善于积淀与把握机会等问题是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主要原因;加强制度建设、培养正确价值观、加强核心竞争力、提供公平发展空间是预防和克服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与措施。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克服;预防

1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

1.1 职业倦怠的涵义

职业倦怠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从事某项工作时,在工作和其他方面压力下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的倦怠情绪和心理变化。它给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带来不良影响是巨大的。职业倦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他用“Burnout”一词来形容那些服务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马斯拉池是首批系统研究助人行业的职业倦怠现象的学者之一。Peters在1981年将职业倦怠定义为“燃尽或几乎耗尽个人的心智、生理、情绪资源,其主要特征为疲乏、冷漠、理想幻灭、沮丧,显示个人已耗尽其能源或适应的能量”。

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是比较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职业。而工作压力、工作环境、收入、对职业的期望值和满意度以及学生的行为表现等都是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直接原因。体育教师由于专业的不同,其职业倦怠也具有不同的特点,要克服与预防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就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其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并探寻解决的对策与方法,以防止和消除职业懈怠对体育教师的影响,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

1.2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

1.2.1 对所从事的职业产生危机感 由于现阶段学校体育工作还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排除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规划之外,处于边缘化状态,许多体育教师看不到发展的前景,感到自己可有可无,形同摆设,因而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的危机状态。

1.2.2 工作压力大、机械重复产生厌倦体育教师工作量大,课余活动多,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运动伤害风险大,使体育教师往往长时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在个人发展上,由于专业的限制在校内发展的空间较小,得到升迁的机会少。日积月累,极易产生对工作和任务失去兴趣,心态疲沓,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得过且过、失去学习及创新动力和欲望。

1.2.3 对所在学校认同感缺失 作为公共基础课教师,体育教师在校内往往要面对其他强势专业教师激烈的不平等的竞争,而作为承担辅助课程的体育部门无论是在资源分配、科研经费申报、职称晋升等方面往往都处于劣势状态。常年积极的付出无法得到回报,势必产生埋怨、工作积极性降低。最终将会使个人期望目标与组织目标越发背离。由于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还极易同上级领导和同事人际关系恶化,产生我行我素,游离于主流环境之外等等不良现象。

2 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危害

2.1 对社会的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

体育教师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牵扯到社会阶层的方方面面,在职业危机感的影响下,体育教师往往会将一些不良情绪传递到社会,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现实中由于许多体育教师转行或兼职做自己并不熟悉的行业,造成生意亏本等现象,加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够健全,一旦失业,无法保证基本的生活,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2.2 不利于学校体育教学、群体活动及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体育教师一旦出现倦怠现象,其工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都会处于枯竭的边缘,教学质量明显下降、群体活动组织不力、科研工作应付了事。由于升迁机会少,对自己的要求下降,注意力逐渐转向校外,甚至产生跳槽、改行等人员流失问题,体育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势必会对学校体育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2.3 会影响体育教师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体育教师一旦出现职业倦怠,而又无法及时克服时,就会对未来失去信心、感到焦虑、抑郁,严重影响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而如果盲目跳槽或转行,不仅不利于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对所学专业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且转行后新工作前途的未知性,也会使他们更加难以适从。

2.4 对体育教师的日常生活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不良心态必然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在学校工作中不顺心和巨大压力以及紧张的人际关系,极易使他们心理状态失衡,产生情绪暴躁,经常与家人、朋友发生冲突与不和,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

3 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3.1 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外因

调查发现,造成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主要的外部因素来自学校各级组织机构。从人类本性来看,追求上进,盼望职位和职称得以提升都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从社会评价的角度来看,人们也总是将教师职称与职位的晋升作为其职业成功与否的标准。但从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来看,越向上职位就会越来越少,层级落差也会越来越大,提升机会也就越来越小。由于体育教师所从事的专业在学校处于边缘状态,学科发展难以有较大突破,学校在发展中也总是优先考虑学校的主要学科,体育教师获得学校有限资源时的机会少之又少,使得体育教师在职称晋升时往外处于弱势地位。再者,由于体育教师知识结构所限,他们获得其他行政职位升迁的可能也是微乎其微。即使有些能力特别强的体育教师得到了一定的行政职位,大多也是学校一些不太重要的部门,其向更高层次进步的希望也十分渺茫。另外,本部门一些不合理的管理制度与不正之风,如个别领导照顾小圈子、人情管理重于制度管理、缺乏公平竞争空间、分配不公开透明以及领导的偏见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会使教师产生倦怠情绪;还有一些部门的领导,担心本部门教师的出色表现会超越自己、取代自己,往往会压制教师的发展。个别教师缺乏沟通与协调能力,无法正确处理好与上级领导以及同事和下属的关系,无法协调好良性竞争和利益获取的关系,会受到人际排斥,成为游离于组织之外的“孤家寡人”,从而严重影响工作的积极性产生职业倦怠。如果教师缺乏经常的欣赏与支持性反馈,尽管很努力很勤奋,却很少被欣赏;与领导或同事缺少沟通等,都容易使教师产生压抑感、无归宿感,导致倦怠的产生。

3.2 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内因

现实中,许多体育教师在工作中产生职业倦怠不仅仅是外在的原因,其还与教师本人的认知能力、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因有直接联系。

3.2.1 对本职工作的价值没有透彻了解,心理期望不切实际 大多数体育教师在就业之初,都会饱含热情,充满自信,对所从事的职业充满期望与憧憬,对前途事业往往期望过高。在社会评价集中将职务、职称、收入作为教师价值实现的情况下,往往对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缺乏透彻的理解。体育教师心理期望值过高必将导致其对工作满足度的阈值估计过高。在这种心理准备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随着对工作的新鲜感的逐渐消失,一旦在工作受到挫折或不如意,期望值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对学校和职业的认同感就会下降,陷入倦怠的不良情绪之中。

3.2.2 急于求成、片面追求结果 教师工作的成效需要一个长期积累过程,体育教师在实践中所完成的许多教学、群体竞赛的组织还可能是日复一日的缺乏创新和挑战的工作,一个教师的成长不但需要储蓄经验,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修养,不断完善壮大自己。成长的过程往往艰难而漫长,如果急于求成,忽略了积累的过程,片面追求最终的结果,在目的未达到的情况下就会对前途失去信心,出现消极与倦怠。

3.2.3 不善于利用体育教师的特点来寻求突破、取得成功 体育教师的工作有许多有别于其他专业的特点,学校体育工作也容易形成亮点,体育教师要在学校和部门脱颖而出,就需要在工作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利用这些特色不断创新,形成品牌效应,从而在各种竞争中赢得优势。可惜的是,很少有体育教师能够清醒的认识这一点,在倦怠状态出现时,往往将其归结于外部原因,要么消极对待,要么灰心丧气,对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如果部门管理制度滞后,就会形成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群体性倦怠局面。

3.2.4 不善于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一个教师书教得再好,如果没有特点和创新,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个教书匠。许多体育教师没有自己事业发展的规划,没有可以服人的专业特长,对新知识与技术又缺乏学习,科研工作深度广度欠缺,没有形成自己的研究专长。能力不完善,特点不鲜明,势必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现阶段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没有核心竞争力就很容易被新一代年轻的、高学历的人才所取代。

3.2.5 不善于把握成功的机遇 体育教师在学校获得的各种突破与成功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而需要自己去发现、争取、创造并牢牢把握,如进修、申报课题、创新课程、参与大型赛事等机会,都要靠个人积极的争取和努力。那种一味埋怨学校或部门没有给自己机会的做法,并不能够解决问题,而只会加深自己的挫折感,机遇一旦错过,离成功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远。

4 克服与预防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

4.1 从组织层面积极进行预防

4.1.1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树立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 现在各级学校都比较重视对新近教师的培训,主要围绕师德师风教育、规章制度培训等方面进行,但对原有教师的教育和培训缺乏系统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教师出现心理问题也没有可以缓解的渠道。这一点必须加强。常见的方法有先进事例宣传教育、规章制度学习等。提高他们的荣誉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1.2 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公平发展空间 体育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外部因素主要集中在对学校和部门管理体制的不满上,因此学校就必须根据体育教师的特点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考核与管理体系。既要有具体的责任指标,又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体育教师发挥特长,展示能力。在个人发展规划上要给每一个教师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空间,提高他们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及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并激励他们有针对性地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避免职业倦怠的出现。

4.1.3 建立沟通渠道,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 建立教师与部门领导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渠道十分重要,这样教师遇到问题就可以提出,既可以起到舒缓教师压力的作用,还何以使部门领导切实把握教师思想动向。由于职业特点,体育教师大多竞争意识强烈,凡事都不肯落在下风,这种性格既有好的一面,又容易在工作中产生冲突。所以,部门领导者就必须坚持原则,树立正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对于部门整体来讲,只有当内部的各要素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时候,整个集体才会充满生机有序运作。

4.1.4 部门的发展要不断寻求突破与创新,并给教师不断提出奋斗的目标 如开设新项目、创立新赛制、提供培训学习机会、加强部门内部的人员流动等,同时要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激发并保持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受到自身的价值,避免长期、简单、重复工作所带来的热情和兴趣下降。

4.2 从个人层面主动寻求突破

4.2.1 知己知彼、明确职业目标定位体育教师要根据自身的职业特点和优势,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一个学校和部门的内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当遇到职业倦怠的时候,更是要冷静分析,自我反省,做到知己知彼,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不断调整,为自己的找准发展定位。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学会自我剖析、自我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不使职业倦怠出现。

4.2.2 认真对待本职工作,建立正确价值观 体育教师工作辛苦、收入低、地位低下的现状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要想彻底有所改变是十分困难的,体育教师在学校横向竞争中所处的劣势地位一时也难以改变。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课程,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思想觉悟,树立献身体育教育事业的信心与决心。只有这样,才会认真对待本职工作,避免消极与倦怠。

4.2.3 不断提高自我,培养核心竞争力体育教师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教学、科研、运动训练、群体活动组织等方面。在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飞速发展的今天,体育教师必须加强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并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品牌,在与其他专业教师差异化竞争中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各种竞争中获得优势。

4.2.4 厚积薄发,把握机会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准备的过程也是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的人才会有把握机会的能力与本钱。机会的把握还需要判断是否适合自己,有时候过多的机会就是陷阱,它会分散人的精力,无法形成竞争优势。所以,体育教师要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业务来发挥自己的特长,以求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

5 结束语

体育教师肩负着传授学生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体质的重要责任,是充满希望与阳光的职业。体育教师还是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都要关心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在政策制定、工资待遇、发展机会上为体育教师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励广大体育教师克服困难,安心学校体育工作,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为建设健康和谐校园做出积极贡献。

[1] 翁国旗,突破停滞:职业心理自助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曹雯雯,朱乐红,美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及其评价[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8):56-58.

[3] 郭峰,经历体育教师工作的七年之痒[J].中国学校体育,2007(9):50-51.

[4] 张辉,激情之后的倦怠与坚持[J].心理与健康,2007(8):8-9.

[5] 袁海斌, 改变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疲惫倦怠状态的对策探究[J].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2008(4):17-18.

book=40,ebook=40

G807

A

1674-151X(2011)07-007-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7.004

投稿日期:2010-03-01

吴嘉玲(1963 ~),副教授,本科。研究对象: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体育教师职业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职业写作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