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我国大学城体育资源的现状与对策

2011-08-15尚志强黄斐跃

当代体育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大学城体育设施资源共享

尚志强 黄斐跃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试析我国大学城体育资源的现状与对策

尚志强 黄斐跃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通过对我国部分新建大学城(杭州、温州、宁波、济南、西安等十余个城市为例)体育资源现状的调研与分析,认为,目前大学城各高校体育资源各自备用,体育资源在相对时间内不能充分地发挥功能作用。如果各高校之间相互把各自的体育资源进行调配与共享,使其科学、合理运用与开发,就能解决大学生在体育选课和体育锻炼中因体育资源不足的困难与问题。

大学城 体育资源 共享对策

1 问题的提出

高校体育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高校体育必须全面提高办学效益与质量,只有提高办学效益,更好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才能在资源有限情况下,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1]。基于满足高等教育需要,浙江省政府在90年代就率先在全国尝试构建大学城。目前,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的大学城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体育设施的配置相对完善。但是随着学校每年学生招生数的不断扩大,学生总人数不断增加,以及现在高校体育大纲更有科学性和选择性,学生上课可自由地选择运动项目、上课时间和任课教师等趋势,明显各高校现在的教学现状难以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内容和环境的需求,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已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因此,如何通过对大学城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向有限资源要效益,已经成为大学城体育改革亟待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将对大学城体育资源共享做一初步探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对我国部分新建大学城(以杭州、温州、宁波、济南、西安等十余个城市为例)体育资源基本情况作了调查。根据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

高校体育师资用于学校教育与教学的要求,并按国家对高校体育教育师生数比例的要求。它有一个较为合理的编制,能保证体育教学、训练、群体竞赛活动的需要,而且每个教师都须经过体育专业四年本科或以上学历的学习后,再进入工作岗位。他们对体育都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术与技能,能娴熟地运用科学锻炼方法来指导人们的体育锻炼实践。根据高校体育师资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各高校近几年的师资队伍虽然有所改观。但是,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多,许多高校还是难以适应现代体育教学模式。从对我国部分新建大学城各高校的体育从师资人数编制、学历、职称等结构看,现都不均衡。最主要突出的问题是有的学校学生人数多,师资紧缺,教师承担工作量较大,影响教学质量。通过调查有的学校专业不均衡,特别是田径教师偏多。虽然,这几年田径教师纷纷改行,但还是难以适应当前的体育教学模式。比如有的学校场馆建造好了,苦于无专业教师,只能让非专业的教师上岗,因教师水平低,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校有专业教师,却无场馆,造成人才浪费。因此,进行合理的教师资源的优化整合和配置,是大学城各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3.2 场地设施的现状

高校体育教育区别于其他学校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一定的体育场地、器材和设施,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基础,其状况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2]目前,各高校的招生情况一年比一年好,形势大好。但是,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各高校现有的体育设施已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更不能适应新的体育理念的要求。从对我国部分新建大学城各高校体育体育场馆的规划和配制与学生人数的增加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如果仅靠一个学校体育场馆的利用,不可能解决学生人数增加和体育场馆紧缺的矛盾。因此,建立体育设施的共享,可以达到优势互补作用,同时可缓解园区各院校体育设施不足的压力。

3.3 课程设置与上课时间安排的现状

近几年,各高校虽然在课程设置、教学时间安排上有所改观,但是,随着高校教学制度的改革,新课程纲要和学分制的出台,使目前的教学越来越显露出不足之处。其一是课程设置面太窄,缺少新颖性、娱乐性、趣味性的课程。其二是上课时间不合理。主要是体育课一直以来都是体育部门要求学校将每天下午时间或上午3~4节时间留下来,提供体育部安排各学院的学生上课,而学生每天真正用到上课的时间只有一个单位时间,其余时间学生只能自己安排,另外,由于场馆、师资等问题,限制了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和上课时间的权力,而且也影响了学生选择其它学科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违背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从调查结果看,目前,这几所院校的排课时间主要集中下午5~6节或7~8节,有的院校在上午3~4节,这样看来,其它时间的场馆设施都处于闲置状态,更主要的是由于体育课和运动队训练集中在下午,体育设施只能满足正常教学和训练,从而造成课外锻炼无场地的现状。

4 大学城体育资源共享的对策

4.1 纳入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范畴 建立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协调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实现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工作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列入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要建立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协调部门,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共同规划,共同管理;要共同制定资源共享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建立规范制度和激励机制,使开放工作规范化,并保证资源共享,相惠互利。

4.2 体育师资优化整合和配置 实现学分互认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打破了传统办学体制实行跨校选课和学分互认的新举措,这对实现高校间的资源共享有较大的优势。学生可通过跨校学习学到在本校学不到的知识,同时能感受到不同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大学城各高校体育教师各有特点,可以利用教师的这种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师资源优化配置,进行优势互补。现杭州大学城各高校已在其它学科进行了教师和教学资源共享的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体育教师资源如何开展呢?笔者认为首先各高校建立一个跨校网络体育选课系统,把各高校的特色专业和特长教师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合理分类,确定该学校的优势专业和特长教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不同的学校,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和教师进行体育课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其优越性在于可增加学生选择的范围,增强学生学习体育课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利用这种方式的体育教学来加强体育教师的危机感,激励每位教师的竞争意识,提高教学水平。

学分互认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必然途径,其有利于加大学校体育资源的开发程度和教师、教学资源的互补,促进各学校的学科建设,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只有在学分上相互承认,才有利于实现体育资源的共享。

4.3 加强场地设施管理 体育设施相互开放与融通

体育场地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与体育场地设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参与者的积极性,因此对场地设施管理是非常重要的[5]。

目前,现在高校体育大纲更有科学性和选择性,它能体现和符合个人掌握和接受体育运动价值的实质。个人只有在自由地选择运动项目、运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并能独立掌握时,他们才能真正接受了体育运动,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展学生个性。选择式体育教学的开展就是为了更好的补充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项目进行锻炼[4]。但是,由于各高校体育设施有限,再加上排课时间的限制,因而不能满足学生正常选课。如何改变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各高校应将体育设施相互开放和融通,这样各高校的体育资源就能被充分地利用和调配,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就能获得共享。比如,各高校根据自己学校的专业特点,师资力量,课程安排让学生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去接受不同学校的教学风格,这样既能扩大学生对体育课内容的选择范围和选择需要,又能缓解各校体育设施,体育师资等较为紧张的状况。

4.4 建立校际体育选课系统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人们在不同程度上对信息服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高校作为高科技技术产业的主要孵化器,更是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服务自身[3]。各高校应把体育的各类信息(学校的专业、教师的特长、体育场馆的情况、上课时间、地点、以及每门课的考试内容、标准和考试成绩等) 发布网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选择上课时间、上课的内容及自己喜欢的教师。学生每次上课应采用读卡制,通过刷卡累计学生上课时数,学生只要达到规定的时数,给予考核,合格给予学分。

5 结语

大学城体育资源的共享是现阶段解决大学城各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师资力量等问题的有效措施。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高校体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并以资源为纽带,推动各高校体育的共同发展。实施大学城体育资源的共享工程,首先要改变以个体学校为主的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建立网络联系,实行学分的相互承认,同时加强各校之间的相互协作,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身心得到健康并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大学城体育资源的共享必定将对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落实起着巨大作用。

[1]荆永根.实现高校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2):117~120.

[2]郭鼎文.广州大学城体育资源的共享和开发[J].体育学刊,2005(4):89~91.

[3]刘芳.高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可行性及对策的探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9(1):10~12.

[4]吕向明.略论多校区大学的体育融合[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4):108~109.

Based on our part of the new University City (Hangzhou, Wenzhou, Ningbo, Jinan, Xi'an, more than ten cities, for example) the status of physical resources,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at the current University City reserve all of their college sports resources, sports resources the relative time in the play cannot be fully functional roles. I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tween the allocation of their resources and sharing of sports, to scientific, rational use and development, will be able to solve the elective students in sports and physical exercise due to physical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of inadequate resources.

University City;sports resource;sharing strategies

G80-05

A

2095-2813(2011)12(a)-0072-02

猜你喜欢

大学城体育设施资源共享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小学影视教育的开展现状与实施路径——以济南大学城地区为例
比亚迪集团扶贫
金融信息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与资源共享
一种P2P网络客户资源共享系统设计
我国公共体育设施供需矛盾与解决路径
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FESCO人力资源共享服务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遵义大学城:“独木”变“森林”
广州大学城十年破茧大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