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美学在临终护理活动中的应用

2011-08-14李佩娜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21期
关键词:美学护理人员护理

李佩娜

南丁格尔将西方美学理念应用到护理实践与理论中,强调医院的硬件设施建设应具有美感效应,创造安静、整洁、宽敞、有新鲜空气的护理环境,而在护理过程中,应该体现出爱心、关心,将行为思想道德的美带入护理工作中。人一生中的生、老、病、死无不得到相应的护理活动,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将关爱和同情无私的奉献给患者,这种过程,就是最朴素的美的体现。而护理学发展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护理工作的社会价值,可以通过护理得到对生命、权利、尊严的服务和尊重,这就是护理特有的美的本质[1]。如心理学为护理美学提供了新的论据和论点,逻辑学、伦理学的研究成果,为护理美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护理美学的现象及审美规律的研究提供了帮助,工艺美学则创造了功能人性化、造型美观、性能安全的护理工具等。2009年1月~2010年11月我们将护理美学应用于96例临终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92例,男110例,女82例。年龄32~76岁,平均58岁。文化程度:文盲26例,小学52例,初中56例,高中及以上58例。胃癌72例,食管癌65例,直肠癌47例,乳腺癌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临终患者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通过临床观察、问卷调查、交谈等方式,找出临床患者的各种需求,根据其需求,为患者解除痛苦,实施全程优质服务。其中问卷调查包括患者从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家属需求及社会需求各方面提出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充分体现临终护理美学的意义,例如加强生活护理,使患者的身体保持干净、整洁,保持人体的尊严;对于患者的心理变化注意观察,并时刻给予患者以鼓励,使其不放弃希望,保持积极的心态;与患者家属多做沟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安抚家属的情绪。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两组患者各种需求满足情况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表1 两组临终患者各种需求满足情况比较 例(%)

由上表可以看出,对照组各项需求满足情况均低于观察组,特别是对于家属需求和社会需求两项,更是差距悬殊。观察组的患者被给予较对照组更多的护理行为,例如问卷调查,交谈,了解其需求等,使患者从精神上感到被关怀和照顾,所以需求会更多,需求多就代表求生欲望越强烈,有强烈的对抗疾病的信心,这种信心对于临终时期的精神状况都有极大的改善和帮助[2]。

3 讨论

3.1 临终护理的基本概念与临终护理美的体现 临终护理是临床整理护理中一种特殊的护理工作,是针对估计存活6个月以内(除昏迷、无法交谈及活不到24 h者)、无治疗意义的垂危患者而进行的。也可称作安息护理或终末护理。

临终护理美具体体现在通过护理人员的关爱、同情、诚挚的人道主义关怀,为垂危患者尽量提高有限的生命质量,从生理上解除或减轻患者的痛苦,从心理上消除或缓解临终阶段的恐惧、焦虑等消极思想,从社会适应方面,消除或缓解患者家属精神上的痛苦,实现患者与家属之间的良性、和谐的互动,促进患者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有尊严、高质量的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3.2 临终护理内容 一般临终患者生理变化会经过几个时期:肌肉张力丧失,胃肠道蠕动、循环功能、呼吸功能减退,知觉、意识改变,疼痛和临近死亡的各种体征表现;而心理变化则会经过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和接受期五个阶段,所以针对临终护理的特殊性,要求临终护理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3.2.1 充分体现护理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美 首先,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临终患者在不同阶段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对患者某些情绪失常给予真正理解,用真挚、亲切、温和的言语对待患者,满足他们合理的要求,尽量使患者始终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尊重患者的权利,例如治疗的知情权等,使患者在最后时期得到优良的护理。其次,有些濒死患者会丧失意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应本着对生命负责、慎独的态度,严格进行各项护理及治疗措施。最后,护理人员对于尸体的处理,应怀着深切的同情心和本着高尚的伦理道德观念,这不仅是对死者的负责与尊重,也是对死者家属的安抚和慰藉[3]。料理尸体时,应尊重家属意见、宗教信仰及死者生前愿望,并妥善保管死者遗物,交还死者家属。整个过程护理人员应严肃认真,不得嬉笑、任意摆布尸体,同时避免对其他患者的恶性刺激。

3.2.2 对护理人员进行死亡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史以来人们都害怕死亡,做为人类生命活动的结束,人们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尚不能正确对待死亡,护理人员亦是如此。临终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来说,既是考验,也是挑战。考验是要求护理人员应用各种护理手段、抢救技术,施展自己的才华,尽最大的努力照顾患者;挑战是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战胜自我,战胜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对护理人员中进行死亡教育,培养护士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看待死亡、善待生命是非常必要的。

3.2.3 提供安宁、舒适的环境 临终患者的病房应干净、整洁、光线柔和、空气新鲜,增加温暖的家庭气氛,可以摆放患者亲人照片、喜爱的鲜花等;也可以放患者喜爱的音乐,来缓解患者焦虑、绝望、恐惧的心理。

3.2.4 维护人体美,做好生活护理 临终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会减弱或消失,并可能出现排汗异常、呼吸气味异常、大小便失禁、睡眠障碍等症状。护理人员应做好口腔的清洁护理,保持患者皮肤清洁无压疮;加强睡眠护理,消除疲倦,改善睡眠质量;保持临终患者皮肤清洁、完整、五官祥和,仪容仪表整洁端庄,维持死者人体最终的完美[4]。肖伯纳临终时向护士的告别语成为一段佳话,他说:“小妹妹,你尽心竭力想让我活在世上,像保存一件老古董似的,但是我已经不中用,生命即将结束,我正走向死亡……”几句告别的话,把患者埋藏在内心对护士的敬爱和热爱生命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肖伯纳这几句美好的告别话也被载入史册[5]。

3.3 对临终护理八大原则的理解 (1)不必过多的考虑价值观,对于患者微小的愿望亦加以重视。在生命弥留阶段,患者的情绪或性情会与正常时期有很大差异,护理人员尽量满足患者任何哪怕是微小的愿望,对于患者来说都是温暖,都有可能让他的精神得到极大的慰藉。(2)临终患者大多数希望的是解除痛苦,应尽量满足他们。在治疗技术许可、不违背职业道德范围内或有其他行之有效的办法时,尽量减轻患者身体的痛苦。(3)不要回避患者目光,应做出有求必应的姿态。临终患者的心理较敏感且脆弱,护理人员的怠慢或疏忽,都有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造成精神上更加压抑,更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这样,就无法达到临终护理美学的真正目的。(4)语言交流与非语言交流并用。临终时期患者已经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所以有时候单纯的语言安抚对患者的精神慰藉效果不是很明显,但如果护理人员给予他们一个关爱的微笑,或者激励的眼神,都会让患者认为自己得到关爱和照顾。(5)注意患者平素的饮食习惯与嗜好。有些患者平素会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或嗜好,有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加速死亡,护理人员要多关心、观察患者,如果有患者不顾禁忌而违反医嘱,护理人员要用委婉、温和的口气劝阻。(6)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指导患者做自我护理,可在这种方式中平稳的完成临终护理。患者自我护理可以增强患者跟疾病对抗的信心,对患者精神有很大帮助。(7)直到最后,要使患者一直抱有可能恢复的希望。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不论是患者还是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对患者要抱着热诚的信心,通过日常的行为举止,面部表情和眼神传达给患者,激发患者的求生欲[6]。(8)临终护理的重点是理解患者,倾听患者的叙述。临终患者一般都是姑息治疗,所以护理人员要多关注患者的精神状况,与患者多交流,学会倾听,给予临终患者最大的精神支持与安慰,使患者带着护理人员崇高的爱离去。

护理人员置身在这些身心都不健康的患者之中,和他们朝夕相处到最后时刻,以自己美好的心灵和爱温暖每一颗心,让患者不仅得到良好的护理,还能得到人间真情,感受到人道主义的临终关怀,使患者深切感受到人间真情中的美和人道主义所蕴涵的美,使护理工作升华为一种艺术。

[1]王益锵主编.中国护理发展史[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214.

[2]任小红主编.护理美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47.

[3]王淑英,王彩云.临终护理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81 -283.

[4]王淑静,田春燕,冯立俊,等.临终关怀人文护理发展状况[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8):41 -43.

[5]雷 鹤,林爱华,张银铃,等.论护理美学发展的历史内涵及意义[J].护理研究,2004,18(6A):941 -942.

[6]王福茹,董瑞华,周德珍.晚期癌症患者两种不同临终护理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2):83 -84.

猜你喜欢

美学护理人员护理
盘中的意式美学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外婆的美学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纯白美学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妆”饰美学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