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的临床效果

2011-08-14施丽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21期
关键词:羊肠线会阴哺乳

施丽泳

会阴侧切作为分娩时保护会阴、防止裂伤的一种常规手术,既可减少软产道损伤,又可以降低母婴并发症,部分国家和地区初产妇会阴切开率90%以上[1],随着人性化护理理念在临床中的普及,提高缝合质量,减轻患者痛苦一直是产科工作者探索的问题[2]。笔者对我院162例患者采用改良会阴缝合术,避免了术后切口感染及常规丝线缝合皮肤层所导致的缝线过紧产生的组织水肿,甚至缝线嵌入组织及产后拆线的牵拉,又缩短了坐起哺乳时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7~12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324例,入院时均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行会阴左侧切术,无会阴裂伤。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2例。观察组年龄21~30岁。孕36+1~38+5周。职业为脑力劳动者148例,体力劳动者14例。阴道清洁度均正常;对照组年龄22~31岁。孕35+2~39+3周。职业为脑力劳动者146例,体力劳动者16例。阴道清洁度均正常。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职业、阴道清洁度检查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麻醉及会阴左侧斜切方法相同,均无阴道手术助产。

1.2 缝合方法 观察组即采用带针华利康2个“0”可吸收缝合线自阴道黏膜裂伤顶端0.5 cm处开始连续缝合至处女膜,外斜进针从会阴联合球海绵体肌出针,对齐球海绵体肌,使用锁扣打结,再连续缝合外阴切开肌层、皮下组织至顶端打结4次,达到止血和关闭死腔,用1个“0”丝线间断缝合皮肤[3]。对照组即采用传统缝合术,即用2个“0”络制羊肠线连续或间断缝合阴道黏膜和黏膜下组织至处女膜缘对齐,用同样肠线连续或间断缝合会阴切口肌肉层和皮下组织,用1个“0”丝线间断缝合皮肤。术后两组产妇均给予2%聚维酮碘消毒切口及会阴部,每日2次,嘱产妇保持会阴部清洁,取健侧卧位,适当活动,改善切口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

1.3 观察内容 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4]、切口缝合时间、产后坐起哺乳时间及硬结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切口缝合时间、产后坐起哺乳时间采用两独立样本近似t检验,压痛硬结发生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两组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渗血、渗液、红肿等反应,为100%的甲级愈合。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切口缝合时间、产后坐起哺乳时间、产后访视硬结发生情况见表1。观察组产后切口缝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因其较轻的产后切口疼痛,在缝合后坐起哺乳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访视中观察组无一例发生切口压痛硬结(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各指标比较

3 讨论

会阴是指阴道后联合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一般约厚3~4 cm,由外向内逐渐变窄呈楔状,其表面为皮肤及皮下脂肪,内层为中心腱,中心腱联合一对提肛肌和筋膜[5]。由于中心腱处组织最薄,两侧肌组织增多增厚,皮下脂肪逐渐增厚的解剖特点,所以切口越靠近中心腱,组织越薄。因此,在会阴侧切缝合术作为产科最常见的手术,切口越靠近中心腱,越无脂肪液化,组织损伤小,切口容易愈合。已有文献报道,手术中缝合方法、缝合技术及缝线材料的选择亦占据重要地位[6]。

本研究中采用具有无膨胀性、无弹性特点的带针华利康2个“0”可吸收缝合线单线缝合,效果较传统会阴缝合术患者较好,究其原因可能与传统术中缝合线结多,缝合时间长,络制羊肠线吸收不佳有关,在本研究中的产后访视发现直至产后42 d,传统术中仍有27例检查见阴道羊肠线未溶解,不同程度黏膜肉芽组织增生,瘢痕明显,会阴侧切口处明显压痛,予拆除阴道内羊肠线,17例于压痛最明显处用利多卡因局部封闭,红外线灯切口照射,门诊随访。而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在缝合时间上明显较短,且产后切口疼痛较轻,在缝合后2 d诸如坐、走、大小便、哺乳的受限程度方面,以及坐起哺乳时间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提示:改良式会阴缝合术以其简单快速的操作,术后对组织无刺激、无炎性反应,有利于机体吸收,切口易于愈合,减轻术后切口疼痛,提高坐式哺乳率,促进乳汁分泌,缩短住院时间,切口局部美观,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宋振云.如何免除会阴侧切口晚期疼痛[J].中国乡村医生,2000,8:35.

[2]薛同一,朱丽华主编.妇产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159.

[3]李景兰.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术的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9):3579 -3580.

[4]顾美皎,戴钟英主编.临床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

[5]胡凤霞,胡爱珍,王忠喜.会阴侧切伤口全层缝合法120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57.

[6]安晓平.会阴侧切术缝合方法的探讨[J].兰州医学院学报,2004,30(3):76 -77.

猜你喜欢

羊肠线会阴哺乳
会哺乳的树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按摩热敷会阴对减轻产妇会阴损伤程度的影响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羊肠线穴位埋穴治疗妊娠呕吐63例
哺乳仔猪大肠杆菌病的SM2疗法
穴位埋线不良反应概述
高分子聚合物(PGLA线)—穴位埋线的新希望※
改良式会阴麻醉在正常分娩的临床应用
一起哺乳仔猪猪瘟腹泻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