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

2011-08-13梁红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4期
关键词:肿瘤学肌层腹腔

梁红艳

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卵巢癌并列为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手术一病理分期(FIGO1988)被临床医生广泛采用[1],手术的范围较以往有明显扩大,但仍有病例出现复发,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我们对子宫内膜癌的复发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及探讨,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子宫内膜癌100例,年龄33~74岁,平均为52.8岁;合并高血压23例、糖尿病15例、肥胖65例,合并子宫肌瘤19例、肌腺症22例,原发性不孕5例。绝经前发病38例,绝经后发病62例。

1.2 分组 对100例子宫内膜癌进行随访,复发28例(复发组),未复发72例(未复发组);复发率28.00%;局部复发18例,其中阴道顶端复发10例,盆腔复发8例。远出转移者10例,转移部位分别为阴道前庭和肺转移各8例,腹股沟、脐旁、锁骨上淋巴结、肝和脑转移各1例。

1.3 观察内容 观察复发组和未复发组两组在年龄、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浸肌深度、淋巴结转移、腹腔细胞学、病理分级进行复发转移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

2 结果

对复发组和未复发组两组在年龄、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侵肌深度、淋巴结转移、腹腔细胞学、病理分级进行复发转移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高危因素分析(例,%)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常见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2]。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 ~30%。近20年来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及外源性雌激素的应用,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术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仍是影响5年生存率的重要因素[3]。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深部肌层浸润是肿瘤进展的重要指标[4],因此术前评估非常重要。经阴道超声对肌层浸润诊断敏感性达80%~100%。彩色超声还能观察血流情况。可在术前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单独腹腔冲洗液阳性而无子宫外转移时不会影响预后。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腹腔冲洗液阳性常与输卵管和卵巢转移相关。局部复发与临床分期无关,而远处复发则与淋巴结受累密切相关,淋巴血管浸润是惟一的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预测因素[5]。

总之,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与临床期别、肌层浸润、组织学分级、宫颈受累、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和腹腔冲洗液中有癌细胞等密切相关,但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与复发有着密切关系,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1]郎景和译.临床妇科肿瘤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3:131-133.

[2]李庆菊,马志芳,李庆水,等.Ⅲ及Ⅳ期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探讨.肿瘤防治杂志,2003,10:1320-1324.

[3]连利娟.林巧稚妇科肿瘤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56-372.

[4]王鹤,陈心秋,李菲.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41例临床分析.肿瘤学杂志,2006,12(15):418-419.

[5]孙织,王华英,陈云,等.559例子宫内膜癌临床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中国癌症杂志,2008,18(6):454-458.

猜你喜欢

肿瘤学肌层腹腔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经口内镜黏膜下隧道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肿瘤学
肿瘤学
肿瘤学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