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治疗101例颅底疾病研究

2011-07-03郭喜华陈晓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7期
关键词:喉科内窥镜鼻窦炎

王 琪 郭喜华 陈晓燕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四六五医院,吉林132013

随着鼻内镜临床应用的深入和发展,其逐渐成为治疗颅底疾病或附近器官疾病的主要外科新技术[1],尤其是治疗恶性肿瘤、脊索瘤方面有着较多成功报道[2]。本研究选择101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09年11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鼻内镜进行颅底疾病手术治疗的患者101例进行研究,其中男60例,女41例;平均年龄(43.8±8.7)岁,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15岁。所有研究对象均为鼻内镜下进行手术,且在手术中或手术后正式诊断为颅底疾病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鼻涕、流脓涕、涕中带血、反复鼻出血、清水样涕和嗅觉减退等。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手术方法

手术局部麻醉患者10例,占9.90%;全身麻醉患者91例,占90.10%。采用仰卧位进行手术,依照患者疾病发生部位及手术需要进行仰头或侧曲,采用鼻内镜进行手术。不同患者,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2 结果

对101例颅底疾病患者采用鼻内镜进行手术结果分析,主要的颅内疾病包括脑脊液鼻漏、真菌性鼻窦炎、内翻性乳头状瘤、脊索瘤、蝶筛囊肿、颅咽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鳞癌和其他疾病。其中脑脊液鼻漏复发均为采取第1次手术为修补成功而复发,采取第2次手术修补均成功,随访期间未见复发。各种颅底疾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随访时间,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鼻内镜治疗颅底疾病类型分布

3 讨论

鼻内窥镜是一种临床耳鼻喉科设备,是一种能对鼻腔进行详细检查的光学设备,一般为硬管镜,角度不等,由于有良好的照明,直径为2.7~4.0 mm,但鼻内窥镜有时也指软管镜[3]。鼻内窥镜可以很方便的通过狭窄的鼻腔和鼻道内的结构,来对鼻腔和鼻咽部甚至鼻窦内部结构进行检查,是诊断鼻窦炎鼻息肉的重要手段,通过配套的手术器械还能对鼻窦炎鼻息肉进行精细治疗,使手术能够达到传统手术无法到达的区域[4]。

由于颅底特殊的生理结构,其生理解剖复杂且深,有众多的神经、血管分布,增加了治疗难度。而鼻内镜的发明与使用为临床微创治疗颅内疾病提供了很好的保障。通过手术路径切除多余组织或将鼻腔开放,直接到达病变的部位,增加了手术的成功率。但鼻内镜手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应在手术前尽量做好充分的准备,采用医学影像学、血液检查、生化检测和内镜检查的方法尽量将患者的疾病类型及部位、范围明确。同时在手术中采取熟练的手法进行。国外学者研究显示采用鼻内镜治疗颅内疾病时治疗成功率较高且复发率低。本研究显示鼻内镜径路可以处理多种颅底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但仍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特别是恶性肿瘤。因此在采用鼻内镜进行颅底手术时应尽量选择适应证且术前准备充分,采用内镜基治疗时应注意手法熟练,才能达到安全、微创的治疗效果。

[1] 韩德民.鼻内镜颅底外科技术及其延伸[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5):272-274.

[2] 张秋航,孔峰,严波,等.内镜经鼻斜坡肿瘤的外科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7,42(1):7-10.

[3] 陈雷,王刚,王荣光.鼻内镜下颅底占位性病变的微创手术[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7,42(5):341-344.

[4] Bockmuhl U,Minovi A,Kratzsch B,et al.Endonasal microendoscopic tumor surgery[J].State of the Art Larygorhinotologic,2005,84(12):884-891.

猜你喜欢

喉科内窥镜鼻窦炎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妙用丹栀逍遥散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验案举隅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第十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2018’学术年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第七届第二次编委扩大会通知
更正:
第十五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咽喉科杂志编委会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