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西紫杉醇腹腔灌注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及其护理﹡

2011-07-03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7期
关键词:紫杉醇药液腹腔

张 利 林 莉 徐 敏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苏连云港 222002

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OC)是半合成的紫杉类药物,现在普遍认为其是治疗胃癌最有希望的药物之一[1]。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其更适用腹腔灌注给药[2]。2007年7月~2009年9月笔者所在科室对44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了多西紫杉醇的腹腔灌注化疗,治疗中笔者加强对灌注前、中、后及不良反应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7月~2009年9月共入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组44例,静脉组36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其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29~74岁,中位年龄51岁。按照2002年AJCC/UICC国际TNM分期标准,ⅢB期36例,Ⅳ期44例。见表1。

表1 80例患者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腹腔组:DOC 40 mg/m2+地塞米松10 mg溶于生理盐水500 mL腹腔灌注,第1天和第8天,在灌注前后分别腹腔灌注500 mL生理盐水。静脉组:DOC 4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和第8天。每21~28天为1个周期,共2~4个周期。腹腔灌注DOC用非聚氯已烯材料输液管,灌注时用0.22μm过滤器,期间心电监护仪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过敏反应,两组相关预处理措施相同。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完成情况

两组患者各有1例出组。静脉组35例患者均接受了4个周期全身静脉化疗;腹腔组共有4例(9.3%)接受了2个周期腹腔灌注化疗,35例(81.4%)完成3个周期腹腔灌注化疗,4例(9.3%)完成了4个周期腹腔灌注化疗。共78例可评价不良反应。

2.2 不良反应

静脉组与腹腔组总体不良反应均为3级或3级以下。腹腔组腹痛、腹泻发生率(46.5%、34.9%)均明显高于静脉组(2.9%、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骨髓抑制、脱发、口腔黏膜炎、胃肠道反应及周围感觉神经病变症状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肝肾功能受损,未见过敏反应、肠梗阻,无治疗相关性死亡。见表2。

3 护理要点

3.1 灌注前准备

术前要对患者的检查数据做了解,对有腹水的患者应该测量并记录腹围,向患者详细说明穿刺时的注意事项,穿刺时切勿咳嗽或随意活动身体,以避免误伤其他脏器;备齐常规急救药物、氧气等,穿刺时协助医生进行消毒,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穿刺的体位,以棉被或软枕垫其背部,垂直穿刺后,药物点滴通畅,患者无不适感,可固定输液管,开放点滴,并用无菌纱布覆盖并固定住穿刺部位。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2 灌注中护理

灌注过程中,多西紫杉醇是很强的发疱剂,一旦有药物渗漏就会直接导致皮下组织或外周皮肤溃烂甚至坏死,一定要保证输液瓶及输液器与中心静脉导管之间紧密连接,防止药液渗漏。在配合医生穿刺置管时一定要轻缓,灌注时必须保证导管在腹腔外,每星期对置管部位进行碘伏消毒并更换敷料2次,如发现敷料潮湿应及时更换。护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情况,降低药液滴速,注意期间有无药液渗漏,穿刺部位是否正常,确保患者安全[3]。有腹水患者应置管后先排除腹水再灌注药物,无腹水的患者置管后要先关注500 mL的生理盐水,以确保中心静脉导管在腹腔后方。一旦发现有药液渗漏现象,灌注应立即停止,及时处理。

3.3 灌注后及导管护理

患者灌注后,腹腔内压力增大,药液可渗漏于皮下组织,导致皮下组织坏死,所以要保持患者穿刺部位为对侧卧位20 min以上,并及时更换体位,以便使药液均匀分布于腹腔内,提高治疗效果,每种体位保持15 min,分别从平卧位到左侧卧位,转为右侧卧位再到俯卧位。灌注后穿刺的刺点及周围皮肤用碘伏消毒,导管在灌注前及放腹水前要用20 mL生理盐水注射器冲洗,均匀用力冲洗,以免用力过大损坏导管,尤其在更换患者体位时,叮嘱患者用手敷贴加压覆盖穿刺点以固定导管,禁止拖、拉、拽等动作,以防导管受压和脱出。

3.4 不良反应的护理

3.4.1 腹痛 腹痛是多西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4],本组发生率为46.5%,而静脉组仅为2.9%(P <0.01)。但大多都是轻中度(17例,占 85%)、3度腹痛(仅 3例,占15%),患者基本都能忍受,随着腹腔内药物的吸收,3 d后症状基本消失。出现腹痛时,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舒适卧位,可用聊天、看电视等方法转移注意力,必要时可给予止痛剂。灌注前为了减少药液对机体的刺激,可将药液袋放于温水中加热至42~44℃。为使机体有一个适应过程,滴速应先慢后快,前10 min保持在30~40滴/min,等患者无不适后保持120~150滴/min,并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以及生命体征变化,疼痛剧烈者应立即减慢滴速至30~40滴/min,症状若无改变可再将滴速减慢至10~20滴/min,轻揉腹部以使患者放松、必要时停止灌注。

3.4.2 腹泻 其是多西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另一常见的不良反应[4],发生率34.9%,而静脉组仅为8.6%(P<0.05),其中轻度14例,占93.33%,3度腹泻仅1例,占6.67%,腹腔组腹泻的发生率较静脉组高,可能与药物在腹腔内滞留的时间长有关。灌注完毕应该密切观察患者并及早发现腹泻情况,告之患者当大便首次发生改变时应即刻通知医生,同时口服4 mg易蒙停(洛哌丁胺),后每2小时口服2 mg,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监测,让患者卧床休息,腹泻停止后再口服2 mg。患者在饮食上要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为主,宜清淡,适当添加淡盐水、青菜汤,忌生、冷、油腻、油炸、产气等食品。为预防水、电解质紊乱,需增加患者饮水量,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补液。观察腹泻患者的腹泻次数,排泄物的量、颜色和性状,认真记录,及时汇报,并及时予以适当的治疗。本组患者腹泻都做到及时发现,处理到位,未影响整体治疗。

3.4.3 其他 如骨髓抑制、脱发、口腔黏膜炎、胃肠道反应及周围感觉神经病变症状等,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及时通知医生常规处理即可。

[1] Van CE,Moiseyenko VM,Tjulandin S,et al.PhaseⅢ study of docetaxel and cisplatin plus fluorouracil compared with cisplatin and fluorouracil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a report of the V325 study group[J].J Clin Oncol,2006,24(31):4991-4997.

[2] Bree ED,Panayiotis A,Theodoropoulos S,et al.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 using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with taxanes:from laboratory dench to bedside[J].Cancer Treatment Reviews,2006,32(6):471-482.

[3] Skeel RT.Handbook of cancer chemotherapy[M].于世英译.第7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40.

[4] Morgan RJ,Doroshow JH,Synold T,et al.PhaseⅠtrial of intraperitoneal docetaxel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malignancies primarily confined to the peritoneal cavity[J].Clin Cancer Res,2003,9(16):5896-5901.

猜你喜欢

紫杉醇药液腹腔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雷公藤内酯醇联合多西紫杉醇对PC-3/MDR细胞耐药的体外逆转作用
治斑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