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新碟呤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关系的临床研究﹡

2011-07-03刘志远李玉东张金盈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7期
关键词:头位炎性造影

刘志远 李玉东▲ 张金盈

1.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河南南阳 473009;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南郑州 450052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心血管疾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其严重的一种临床表现,易损斑块破裂及其继发血栓形成是ACS发生的主要机制[1]。Curtiss等[2]研究表明,免疫系统激活在ACS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巨噬细胞一旦被γ-干扰素激活,即能合成新蝶呤。因此,新蝶呤可作为一种细胞介导免疫激活的敏感标志物。本研究主要探讨新碟呤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86例冠心病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诊,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 21例,男女之比为 12︰ 9,平均年龄(63.6±11.5)岁;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组35例,男女之比为20︰15,平均年龄(59.5±10.9)岁;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30例,男女之比为17︰13,平均年龄(57.3±10.1)岁。同时选取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行CAG检查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30例),男女之比为17︰13,平均年龄(57.3±11.2)岁。入选对象均排除其他心脏病及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肿瘤、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各组经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标本采集 于入院24 h内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AMI和UAP在入院后即刻抽取)。所有血液标本均在30 min内放入离心机内,1600 r/min,离心5 min,以分离血清,封管,于-30℃冰箱内保存,待测。

1.2.2 新碟呤的测定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进行检测。试剂盒由德国IBL国际有限公司提供。

1.2.3 冠状动脉造影术 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Judikin's导管技术,通过右股动脉或桡动脉途径进行,左冠状动脉采用左前斜+头位、右前斜+头位、左前斜+足位、右前侧+足位或头位等角度造影,右冠状动脉采用左前斜、头位或右前斜等角度造影。造影剂采用碘海醇注射液或碘克沙醇注射液。造影结果由2名以上有经验的医师分析完成。结果按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顺序进行分析,主要分支如对角支、边缘支归属主支统计,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CHD中AMI组、UAP组及SAP组与对照组新喋呤浓度比较

新喋呤浓度在AMI组、UAP组中较SAP组、对照组中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新喋呤浓度在AMI组与UAP组、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HD中AMI组、UAP组及SAP组与对照组新喋呤浓度比较(x ± s,nmol/L)

2.2 冠状动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与对照组新喋呤浓度比较

冠状动脉不同病变支数组与对照组新喋呤浓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冠状动脉各支病变组间比较则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冠状动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与对照组新喋呤浓度比较(x ± s,nmol/L)

3 讨论

目前心血管病研究趋向于炎症与ACS的关系。研究发现,局部和全身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4]。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各种炎症细胞以及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及生长因子起到了重要作用。炎性细胞浸润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的重要诱发成因。斑块内的炎性细胞及其炎性产物可造成斑块脂质中心扩大、破坏纤维组织完整性及降解细胞外基质,最终导致斑块不稳定,甚至破裂。另有研究证实,炎性细胞浸润还可是ACS早期最重要的始动环节。

新喋呤是三磷酸乌苷代谢、四氢生物喋呤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中间产物之一。新喋呤由激活的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产生,是巨噬细胞激活的标志物。新喋呤浓度反映了T细胞激活产生的γ-干扰素水平,而γ-干扰素可直接反映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5]。因而测定新喋呤可用于评价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新喋呤浓度在AMI组、UAP组中较SAP组、对照组显著升高,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在AMI组与UAP组、SAP组与对照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CS 的发生与炎症和免疫系统的活化有密切关系。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冠状动脉各支病变组间新喋呤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新喋呤与冠状动脉不同病变支数关系不大。这是因为冠状动脉造影不能显示斑块的内在结构变化及性质,仅能显示斑块的外在形态改变,因此临床上在判断斑块的易损性时,不能单凭冠状动脉造影所显示的病变范围和狭窄程度,而要综合考虑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结果和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才能进行最终判定其易损与否。

[1] Depre C, Wijns W, Robert AM, et al. Pathology of unstable plaque correlation with the clinical severity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 J Am Coll Cardiol,1997,30(3):694-702.

[2] Curtiss LK, Kubo N, Schillrt NK, et al. Participation of innate and acquired immunity in atherosclerosis [J].Immunol Res,2000,21 (2-3):167-176.

[3] Ambrose JA, Winters SL, Stern A, et al .Angiographic morphology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J]. J Am Coll Cardiol, 1985, 5: 609.

[4] Hoffmeister HM, Ehlers R, Buttcher E,et al. Comparison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erminal complement complex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versus stable angina pectoris[J]. Am J Cardiol, 2002, 89(7): 909-912.

[5] Caligiuri G, Liuzzo G, Biasucci LM, et al. Immune system activation follows inflammation in unstable angina:pathogenetic implications[J]. J Am Coll Cardiol,1998, 32:1295-1304.

[6] Monrone S, Parilak L, Kerensky R. angiographic patterns and the natural history of the vulnerable plaque[J]. Prog Cardiovasc Dis, 2002, 72:341-342.

猜你喜欢

头位炎性造影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可行性研究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用于头位难产的临床价值
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与碘剂X线造影的临床研究
头位难产产妇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中西医联合治疗头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