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附注射液在重度烧伤休克期的应用

2011-06-13何小龙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7期
关键词:补液尿量休克

李 巍 张 兵 李 峥 何小龙

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72)

烧伤休克是重度烧伤患者伤后48h内最早发生的并发症之一。成人烧伤面积超过15%,小儿超过10%就有可能发生休克[1]。烧伤越重,休克发生率越高,程度越重,如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复苏,可诱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病死率很高。休克期度过的平稳与否将影响烧伤治疗全过程,因而更有效地处理好休克期的治疗是严重烧伤救治成功的关键。笔者在液体复苏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8月-2010年2月本院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54例,烧伤总面积(TBSA)30%~60%,年龄18~60岁,无全身器质性病变,均为伤后4h以内入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男性19例,女性 9 例;年龄(38.00±3.60)岁; TBSA(48.30 ±5.10)%。对照组26例,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36.00±2.50)岁;TBSA (50.20±4.30)%。 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第三军医大学晶胶体复苏公式计算的液体量指导进行复苏补液,入院后立即建立可靠的静脉通道,给予快速、有效、充分补充血容量,并留置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输液方法为将计算出的第1个24h补液量的1/2于伤后第1个8h内输入,第2个和第3个8h各输入计算量的1/4,第2个24h晶胶体总量为第1个24h实际输入晶胶体总量的1/2,基础水分为2000mL,均匀输入,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补液的质和量。液体以晶体、胶体、水分交替输入,输液速度控制在使尿量维持在50~100mL/h左右。治疗组在早期复苏输液的同时加用参附注射液5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

1.3 观察方法 对比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复苏前及复苏后第24、48和 72h的血乳酸、尿量、心率、血压、输液量、肢端循环、并发症及一般情况等。

2 结 果

2.1 两组休克期血乳酸值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血乳酸明显降低(P<0.05)。

表1 两组休克期血乳酸值比较 (mmol/L,±s)

表1 两组休克期血乳酸值比较 (mmol/L,±s)

组 别 n 入院时 第1个24h 第2个24h 第3个24h治疗组 28 3.50±1.00 4.50±0.40 3.20±0.50 2.70±0.40对照组 26 3.80±0.70 4.80±1.60 5.40±1.20 5.60±1.60

2.2 两组休克期临床监测指标情况比较 见表2。结果示治疗组心率、血压、尿量、输液量及进出比各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休克期临床监测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休克期临床监测指标比较 (±s)

组别 时间 心率(次/min)血压(mmHg) 进出比尿量(mL)总输液量(mL)治疗组(n=28)入院时 104±8 102±10/66±8第 1 个 24h 110±12 108±10/70±10 (3.97±0.3)∶1第 2 个 24h 108±15 110±10/70±10 (2.03±0.2)∶1第 3 个 24h 117±13 120±15/68±10 (1.52±0.3)∶1 1700±480 2100±360 2400±280 6750±680 3870±450 3650±480对照组(n=26)入院时 102±10 100±10/70±10第 1 个 24h 112±18 132±18/100±16 (6.67±0.4)∶1第 2 个 24h 125±15 130±15/100±10 (3.24±0.3)∶1 7680±840 4570±760第 3 个 24h 124±21 132±8/90±12 1700±380 4250±450 (2.56±0.2)∶1 1150±350 1500±420

3 讨 论

早期有效的体液复苏和功能脏器的保护,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治疗极为重要。迅速增加有效循环血量,纠正组织细胞缺血缺氧性损害的效果直接影响严重烧伤患者的预后与转归[2-3]。平稳度过休克期对于烧伤后期治疗及其愈后意义重大。所谓“平稳”,指在休克期没有发生休克和其他的并发症。监测烧伤患者抗休克效果,尤其是根据尿量、心率、血压等指标随时调整补液速度显得尤为重要[4]。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复苏时常规观察尿量、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呼吸、末梢循环等指标,据此及时调整输液量及输液速度,可保证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烧伤后大量体液渗出到组织间隙,有效循环血量降低、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性损伤是烧伤休克的核心,但更重要的是心脏损伤参与烧伤休克的发生,因而黄跃生提出“容量补充”加“功能扶持”,提出了烧伤休克的防治宜采用以补液为核心的综合复苏方案[5]。在有效补液和尿量比较满意的情况下,及时给予强心药补充心肌能量,促进心肌损害的恢复,以加强心脏泵血功能,有助于烧伤休克的复苏。

参附注射液含人参皂苷和乌头类生物碱。研究发现,人参皂苷具有促进前列腺素的释放和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可通过抑制Na+-K+-ATP酶,促进Ca2+内流,提高心肌组织cAMP/cGMP比值而产生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冠脉血流和心输出量;并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缺氧耐受能力[6],有与强心苷相似的强心作用,同时可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提高机体适应性,达到升压、稳压作用。乌头碱有β受体兴奋作用,可增加心肌细胞内cAMP水平,同时抑制心肌胞膜ATP酶的活化进而扩张周围血管而减轻心脏前后负荷[7];可激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清除氧自由基,减轻心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程度,保护心肌细胞[8],同时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两药同用,具有强心、升压、增强心肌收缩力,减低外周阻力,增加组织器官的血供,改善组织器官缺血状态,同时可改善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的作用。

本观察表明,治疗组在治疗后3个时间点上升压、稳压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在休克复苏过程中,尿量的增加是内脏灌注改善和有效循环血量增加的有效指标,治疗组在3个时间段上均能显著增加患者尿量,证实了参附注射液具有改善循环功能的作用;加用参附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心血管循环功能,提高液体复苏效果、改善重要组织灌流和供氧,减少大量液体输入带来的后期隐患,尤其适合于重度烧伤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的救治。

[1]黎鳌.黎鳌烧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8-66.

[2]Atiyeh B S,Gunn W,Hayek S N.State of t he art in burn treatment[J].World JSurg,2005,29(2):131-148.

[3]Klein M B,Hayden D,Elson C,et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luid administration and outcome following major bum:amulticenterstudy[J].Ann Surg,2007,245(4):622-628.

[4]Hoskins SL,Elgjo G I,Lu J,etal.Closed-loop resuscitation ofburn shock[J].JBurn Care Res,2006,27(3):377-385.

[5]黄跃生.“容量补充”加“动力扶持”——烧伤休克有效复苏方案的思考[J].中华烧伤杂志,2008,24(3):161-163.

[6]杨芳炬.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缺血犬血流动力学和动物血压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 2003,28(3):259-261.

[7]贺泽龙,袁卫红,邹晓玲.参附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机理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5):386-387.

[9]张武新,潘港.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9):1184-1185.

猜你喜欢

补液尿量休克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请您收藏
——过敏性休克和肺水肿的抢救流程
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