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衡施肥对山地红壤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2011-06-08吴杏红张国建郭云周刘健香杨袁刚杨瑞林李自强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21期
关键词:穗位红壤粒重

吴杏红 ,张国建 ,郭云周 ,刘健香 ,杨袁刚 ,杨瑞林 ,李自强

(1.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2.云南省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05)

许多研究表明,玉米的最佳N、P、K施肥配比中,K素施用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玉米增产的主要限制性因子[1-4]。玉米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旱粮作物,对N、P、K需求量很高,适量施用K肥能增强抗逆性,防止倒伏,增加玉米果穗叶面积、提高光合强度、促进光合产物转运,直接影响子粒灌浆及产量提高[5-7]。国内已有试验证明,施K有利于增强玉米对 N、P、Mg、Ca等其他必需元素的吸收和利用[8-9],K肥施用对保水保肥也有一定的作用[10]。我国南方红壤肥力低,偏酸性,严重缺乏 N、P、K、Mg、Zn 等植物必需元素,对提高玉米产量的影响很大。为此,笔者研究和分析了不同平衡配方施K对云南红壤山地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旨在为玉米合理施用K肥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会单4号,特点是适应性强、耐贫瘠、产量中上。

1.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为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街道办事处小哨村,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农场,试验地为红壤旱坡地,气候、土壤及肥力状况较有代表性。播前采集试验地耕层土样,土壤成分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供试土壤化学性状(中-加试验室提供,ASI法)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根据中-加试验室土壤样品ASI分析结果,以推荐肥料配方 OPT(N∶P2O5∶K2O∶Zn=60∶90 ∶90 ∶1.5 kg/hm2、CaCO3600 kg/hm2、MgCO3210 kg/hm2)为依据,试验设置1个N、P、K空白对照CK,一个推荐肥料配比对照OPT,在N、P为2倍推荐施用量,固定Mg、Zn及Ca施用量条件下,设置4个K肥施用量处理(表2)。

表2 玉米平衡施K处理表 (kg/小区)

施肥方法:试验地区划后施入全部的Mg肥(MgCO3)和Ca肥(石灰)。全部P肥(16%普钙)、20%的N肥(46%尿素)、20%K肥(60%氯化钾)作底肥;80%的N肥、80%K钾肥和全部Zn肥(七水硫酸锌)作追肥。其中,五叶期追施30%的N肥、50%K肥和100%的Zn肥,大喇叭口期追施50%的N肥、30%K肥(表3)。

表3 小哨玉米平衡施K试验明细 (kg/小区)

1.2.2 试验过程与取样调查 玉米于5月8日播种,播种行距80 cm,开浅沟条播,每行播种70粒,出苗后定苗,株距20 cm,每个小区4行,每行31株,每小区玉米定苗124株。管理上注意培育壮苗,及时追肥和防治病虫害,10月12日收获,全生育期157 d,产量及相关性状调查在收获前15 d内完成。

植株性状调查每小区20株,穗部性状及秸秆产量调查每小区取样3株,叶绿素测定在大喇叭口期进行,使用叶绿素测定仪,每小区测定5株,每株测3~5片叶。小区产量单收单打,同时数计小区实际株数和收获穗数。

1.2.3 调查记载项目 小区调查记载项目包括播种期、出苗期、灌浆期、成熟期等生育时期,施肥、培土、除草等农事活动时间,出苗率、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小区收获测产、脱粒称重、测定秸秆产量。田间植株性状调查项目有叶绿素测定、株高、穗位高、茎粗、枯叶数、灌浆期穗位叶面积、双穗率等。室内考种包括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果穗重、穗粒重、出籽率、百粒重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配比施K对红壤山地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

图1 施K对红壤玉米株高、穗位高、茎粗等性状的影响

图2 施K对红壤玉米叶绿素含量、穗位叶面积等性状的影响

玉米株高、穗位高、茎粗、穗位叶面积、枯叶数及叶绿素含量等植株性状在平衡施K各处理中的表现如图1、图2所示。从图1可看出,施K对玉米株高有一定影响,除两个不施K肥处理(CK、2OPT-2K)株高较低外,4个不同施K处理有逐渐上升趋势,以高K处理2OPT+K株高最高,平均值241 cm,而不施肥对照CK株高最低,不到190 cm,无K处理2OPT-K次之。施K不同,对穗位高也有影响,同样以处理2OPT+K最高,为87.5 cm,2OPT次之,对照CK和2OPT-2K处理穗位高较低,不到60 cm。不施肥对玉米茎粗稍有影响,但处理间差别不大。

由图2可知,施K不同,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稍有不同,其中除空白对照较低外,其他处理间差别不大,平均接近50。施K不同,对穗位叶面积有较大影响,以高K处理2OPT+K最高,平均达753.4 cm2,处理2OPT-K、2OPT和OPT也接近700 cm2,而对照CK最低,仅553.6 cm2,无K处理也明显低于其他处理。不同施K对玉米的早衰有显著影响,处理2OPT-2K枯叶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空白对照枯叶数也较高。

2.2 配比施K对红壤山地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

如图3所示,施K对玉米穗粗稍有影响,但不太明显。不同施K处理中,玉米穗长在处理2OPT中表现最突出,平均为17.7 cm,对照CK最短,平均仅13.5 cm,无K处理也明显较短,处理间有较大差异。不同施K对玉米秃尖长度有明显影响,少施和不施K的处理2OPT-K、2OPT-2K和对照秃尖明显较长,而多施和配比施K的2OPT+K、OPT和2OPT三处理明显较短,平均仅在1.0 cm左右,可见施K的效应明显。

图3 施K对红壤玉米穗长、穗粗、秃尖长度的影响

如图4所示,穗粒数是配比处理2OPT最高,近570粒,对照CK和2OPT-2K较低,未达到500粒。百粒重以处理2OPT-K、2OPT、2OPT+K较高,平均超过35 g,以对照最低,仅26.2 g,相差近10 g,K效应极为明显。不同施K处理穗行粒数影响不太大,较接近。单穗粒重CK和2OPT-2K最差,仅在100~125 g之间,4个不同施K处理随施K量的增加有逐渐上升趋势,以高K处理2OPT+K最高,平均值接近200 g,差异较大。

图4 施K对红壤玉米穗行粒数、穗粒数、百粒重和单穗粒重的影响

2.3 配比施K对红壤山地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如图5所示,高K处理2OPT+K的单株粒重163 g比不施肥对照87.3 g高出75.7 g,增产86.7%,比不施K处理2OPT-2K高出60.4 g,增产58.9%,说明了施K对单株产量提高十分明显。小区秸秆产量、子粒产量在不同施K处理中表现极为一致,最差是不施K肥对照处理,其次为不施K(2OPT-2K),较高是2OPT+K、2OPT、2OPT-K 三个处理,说明配方平衡施K显著增产。小区秸秆产量表现最好的是处理2OPT+K,比对照CK高11.2 kg,差距很大,比2OPT-2K处理也高出7.02 kg。按每小区124株标准计算,小区子粒产量表现最高的也是处理 2OPT+K,产量达 674 kg/667m2,2OPT、2OPT-K两个处理也较高,产量超过600 kg/667m2,CK对照表现最差,不到400 kg/667m2,仅达到处理2OPT+K的53.5%,处理2OPT-2K也很差,仅是2OPT+K处理产量的63%。

图5 施K对红壤玉米单株产量、小区秸秆产量、子粒产量产量的影响

2.4 不同施K对玉米主要性状的综合效应分析

如表4所示,不同施K量明显影响了玉米的植株性状与生长发育,尤其对穗位叶面积、穗粒重、穗位高、百粒重等影响极大,因此导致了玉米单株产量、小区秸秆产量和小区子粒产量的极显著差异,说明K施用量对玉米经济产量的明显影响。

表4 不同施K对玉米主要性状的综合效应 (%)

3 结 论

(1)不施K对玉米生长发育有极大的制约,空白对照处理的产量比平衡配方施肥处理OPT下降了23.59%,所有相关性状的表现值最低,说明红壤山地缺肥非常突出。

(2)不施K处理2OPT-2K虽然施了2倍的N、P肥,但由于三要素的极不平衡抑制了其他肥效,平均综合效应比平衡配方施肥处理OPT下降了11.83%,缺K成为了极大的限制条件,其中对行粒数、百粒重、穗粒重、单株产量和小区秸秆产量、籽粒产量的影响极为明显。

(3)2倍配方施肥2OPT比平衡配方施肥处理OPT增效7.85%,并未达到2倍的增效作用,但比不施肥增效31.44%,比不施K肥增效19.68%,也充分发挥了平衡施肥的显著效果。在固定了N、P、K、Ca、Mg、Zn等为2倍施用量时,随施K量的增加平均综合肥效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株高、穗位高、茎粗、穗位叶面积、穗粗、穗粒重、单株产量、小区桔杆产量和子粒产量等性状在各处理间差异走向出现高度一致,处理综合效应大致表现为2OPT+K>2OPT>2OPT-K>OPT>2OPT-2K>CK,差异十分显著。

(4)K肥对植株的早衰影响也很大,缺K处理(2OPT-2K)平均单株枯叶数为9.3叶,远远高于其他处理,是平衡配方施肥处理(OPT 5.4叶)的172.2%,是2倍配方施肥(2OPT 4.5叶)处理的207%;其次是缺肥处理(CK),平均单株枯叶数为6.2叶,分别为OPT与2OPT的114.8%和137.8%。

(5)各农艺性状对K施用量敏感性(变异幅度百分率)为小区子粒产量(54.6%)>单株籽粒产量(54.3%)>穗位叶面积(51.9%)>小区秸秆产量(51.6%)>穗粒重(50.6%)>穗位高(39.8%)>百粒重(33.2%),而株高、穗粗、叶绿素含量对K敏感度较差。

[1] 邢月华,韩晓日,汪 仁,等.平衡施肥对玉米养分吸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2):27-29.

[2] 廖 诚,江智英,郭贵华.氮鳞钾肥配施遵玉3号产量、施肥参数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6):51-53.

[3] 王宜伦,韩艳来,张 许,等.氮鳞钾配比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9,17(6):88-92.

[4] 彭星辉,李定华,谢晓阳.红泥土玉米NPK肥料效应试验报告[J].湖南农业科学,2008,(4):81-83.

[5] 崔金虎,曹庆军,高亚男,等.钾肥不同施用量对耐密型春玉米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9,17(6):93-96.

[6] 许海涛,班新河,许 波.钾肥施用对玉米干物质生产及籽粒产量影响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3):48-50.

[7] 雷 恩,唐启源,李迪秦,等.氮素与密度对稻田春玉米产量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9,(8):24-26,29.

[8] 唐 浩,黄绍文.氮钾水互作对玉米苗期植株生长及钾素吸收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6):46-50.

[9] 李雪梅,杨修立.红壤旱地钾、镁肥肥效及平衡施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04,(1):21-22,66.

[10] 黄 璐,刘京宝,赵 霞.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玉米郑单136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40-41.

猜你喜欢

穗位红壤粒重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小麦不同穗位籽粒品质和形态性状分析
干热风对冬小麦不同穗粒位粒重的影响效应*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初探热脱附技术在有机污染红壤修复的应用
利用大刍草渗入系群体定位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小麦光合器官对不同穗位和粒位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多年秸秆还田后减追氮肥对玉米穗位叶光合特性和衰老生理的影响
长期不同施肥对赤红壤稻田区肥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