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咽癌放疗配合中药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临床分析

2011-06-06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22期
关键词:黏膜炎咽部鼻咽癌

吴 桐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江苏南通 226001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国家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病因与EB病毒感染、遗传及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在鼻咽癌的治疗方法中,放射疗法是首选。放射治疗虽然对鼻咽癌治疗有效,但因照射所致唾液腺及腮腺分泌减少,患者发生口干及口腔黏膜反应,极大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此,2008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在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同时配合应用中药复方治疗因放疗所致的毒副反应,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肿瘤放射中心首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66例,均经病理检查诊断为鳞癌,经CT检查供临床分期,无远处转移的原发性鼻咽癌患者,排除严重心脏病者、肝肾功能异常者及放疗禁忌证者。其中男60例,女6例;年龄24~67岁,中位年龄47岁;卡氏评分≥80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男31例,女2例;对照组男29例,女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期、放射量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放射治疗方法:用直线加速器6MV-X射线照射,头枕加面罩固定体位,采用常规分割照射法,每天2 Gy,每周5次,鼻咽总剂量为70~80 Gy,颈部根治量为60~70 Gy,时间7~8周。

中药治疗组,基本方剂为:金银花15 g,连翘15 g,黄连6 g,生地 15 g,沙参 30 g,花粉 15 g,麦冬 10 g,石斛 10 g,桔梗 10 g,射干10 g,赤芍15 g,丹参15 g,太子参15 g,生甘草6 g。每天1剂,水煎成200 mL。从接受放疗前3 d开始,每次分6~8次含漱口服,治疗至放疗结束后1周。对照组每日常规口腔护理,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呋喃西林溶液漱口。

1.3 观察指标和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口腔黏膜损伤出现时间、治疗后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等级及口咽部疼痛等级。

口腔黏膜损伤等级参考RTOG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分级标准[1]评定:0级:无变化;Ⅰ级:充血可有轻度疼痛,无需镇痛药;Ⅱ级:片状黏膜炎,或有炎性血清血液分泌物或有中度疼痛,需镇痛药;Ⅲ级:融合的纤维性黏膜炎可伴重度疼痛,需麻醉药;Ⅳ级:溃疡,出血,坏死。

口咽部疼痛等级参考数字评估(NRS)[2]评定: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9分:重度疼痛;10分:极度疼痛。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口腔黏膜损伤出现时间比较

治疗组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平均出现时间为放疗后(17.6±5.2)d,对照组为放疗后(13.1±4.8)d。可见,治疗组发生口腔黏膜损伤较对照组晚(P<0.05)。

2.2 两组患者口腔黏膜损伤等级比较

治疗后发生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Ⅲ、Ⅳ级损伤者,治疗组为10例,对照组为22例。可见,治疗组出现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等级比较[n(﹪)]

2.3 两组患者口咽部疼痛等级比较

治疗后发生口咽部中、重度疼痛者,治疗组为14例,对照组为25例。可见,治疗组发生口咽部疼痛较对照组轻(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口咽部疼痛等级比较[n(﹪)]

2.4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变化。

3 讨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约80%左右的鼻咽癌发生在我国[3]。其治疗首选放疗。放疗期间,口咽、鼻咽、副鼻窦内黏膜放射40 Gy后,血管壁变薄,通透性增强,可出现黏膜水肿或充血,甚至形成溃疡。腮腺照射2 Gy后,即可发生腮腺肿胀,当照射40 Gy后,唾液分泌明显减少,组织学上有实质细胞增生变性,血管炎性反应及间质纤维化。放疗的毒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的连贯性,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对放射性损伤尚缺乏理想的防治措施,我国学者对中医药防治放射性损伤的作用进行了长期、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共识性的认识,如放射性损伤,从病因看放射线属中医热毒范畴,其作用于人体,多导致机体出现热毒炽盛、久则伤津耗气的病理变化,而中医学中咽喉属于肺系,肾脉夹咽喉系舌本,故邪热可耗伤人体的肺肾阴液,严重时导致虚火上炎,气阴两虚,其治疗多主张采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为大法[4]。

笔者所在科室总结了10余年来中医药应用成果,选用金银花、连翘、黄连、生地、沙参、花粉、麦冬、石斛、桔梗、射干、赤芍、丹参、太子参、生甘草为基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活血化瘀作用,可增加乏氧细胞的氧含量,减轻放射线对口腔黏膜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提高生存质量,确保放疗的顺利完成。该方中金银花、连翘、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散结祛湿作用,生地、沙参、花粉、麦冬、石斛养阴生津,赤芍、丹参、太子参益气活血,扶正止痛;桔梗、射干、生甘草利咽解毒。现代药理也已证实,方中金银花、生地、沙参、花粉等具有良好的抗非特异性炎症及抗微生物作用,可预防并治疗黏膜感染;丹参、赤芍可改善微循环,减少纤维组织增生,并具有放疗增敏作用;太子参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功能;甘草含有甘草酸,能增强细胞的解毒作用和抵抗力,并且具有抗溃疡的作用[5]。诸药合用,与放疗同步进行,本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推迟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时间,降低Ⅲ、Ⅳ度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减轻疼痛的良好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但对于中药能否减轻远期放疗反应,提高生存率或减少远处转移,尚无明确定论,需进一步研究确认。

[1] 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455-456,1350.

[2] 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77.

[3] 闵庆华,洪明晃,郭翔.鼻咽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21.

[4] 燕忠生.中医药对放射性局部损伤的防治作用[J].中医杂志,2006,47(8):630-632.

[5] 骆和生.中药与免疫[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42-92.

猜你喜欢

黏膜炎咽部鼻咽癌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康复新联合蒙脱石散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
集束化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及张口受限的影响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集束化护理方案在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中的效果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64排螺旋CT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