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剂量病毒唑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分析

2011-06-06侯春阳赵若雯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22期
关键词:病毒唑毛细支气管炎

侯春阳 赵若雯

广东省茂名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茂名 525000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仅在0~2岁的婴幼儿中发生,患儿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表现为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喘憋并伴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病毒唑又名利巴韦林,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药,常用于各种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对合胞病毒引起的毛细血管炎疾病有良好的疗效[1],目前最常采用的治疗方式为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为探究短时间大剂量病毒唑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笔者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不同剂量的病毒唑雾化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1年5月共收治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为2岁以内。均以咳嗽、喘憋等症状入院,肺部听诊喘憋发作时有呼气相哮鸣音,喘憋缓解时可闻及肺部湿罗音。排除婴幼儿气管炎以及婴幼儿哮喘;排除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儿;排除有先天性心脏病以及严重肺功能障碍患儿;伴有严重贫血患儿。将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7.8±3.3)个月;病程1~5 d,平均(3.5±1.3)d。对照组患儿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7.6±3.1)个月;病程1~5 d,平均(3.3±1.3)d。两组患儿治疗前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抗感染、止咳、解痉、平喘、退热、镇静及氧疗对症处理,药物选用10万U/(kg·d)青霉素,分两次静脉滴注;舒喘灵0.1 mg/kg,口服3次/d;氨茶碱3 mg/kg,静滴1次/d;甲基强的松龙每次1 mg/kg,2次/d。发绀患儿进行吸氧治疗等。实验组: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病毒唑针剂(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第六制药厂,H19993172)50 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600 mg/d,采用大剂量病毒唑原液雾化吸入,雾化时间为15~20 min,3次/d,疗程为4~7 d。对照组:同样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病毒唑针剂10 mg(/kg·d)补足生理盐水一起雾化吸入,吸入时间为15~20 min,疗程为4~7 d。两组患儿均采用同一雾化器,治疗时间、数量、次数以及疗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注意补充患儿的营养和水分并做好基础护理,保持患儿身体清洁和环境安静。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儿的恢复情况进行检查。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如发热消退时间、憋喘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等恢复情况;听诊检查患儿肺部哮鸣音或者湿罗音的消失情况;X光检查患儿胸片恢复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患儿的住院天数。

1.4 疗效评价标准[2]

对患儿雾化吸入病毒唑10 d后进行疗效评定,参照喘憋症状分级标准。痊愈: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常规检查正常,听诊检查肺部湿罗音消失,胸片检查肺部正常。好转: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常规基本正常,听诊检查肺部湿罗音基本消失,胸片检查肺部阴影以及纹理增粗基本消失。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血常规白细胞仍高,听诊检查肺部湿罗音仍然存在,胸片检查仍有肺部阴影以及纹理增粗。

1.5 随访

对本临床研究的患儿进行为期1个月的短期随访,每周2~3次,在患儿出院后第3天即进行随访,随访采用电话方式对患儿的相关症状恢复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并对不良反应进行积极治疗。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主要症状恢复时间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发热消退时间、憋喘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湿罗音的消失情况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对两组患儿的辅助检查指标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儿血常规恢复时间、胸片显示炎症消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患儿主要症状恢复时间比较(± s,d)

表1 两组患儿主要症状恢复时间比较(± s,d)

组别 发热消退时间 憋喘消退时间 咳嗽消退时间 湿罗音消失情况实验组 3.6±1.3 3.8±1.5 5.2±1.3 5.7±1.4对照组 4.8±1.6 4.9±1.6 6.3±1.4 6.8±1.6 t 3.394 2.924 3.357 3.017 P<0.05 <0.05 <0.05 <0.05组别 血常规恢复时间X片显示炎症消散时间 住院时间 湿罗音消失情况实验组 6.8±1.3 6.4±1.3 8.4±1.9 5.9±1.8对照组 8.1±3.2 7.8±3.2 9.8±2.4 7.9±2.3 t 1.957 2.363 2.667 3.993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儿10 d后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儿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4.22,P<0.05)。见表3。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发生在2岁以下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的肺

表3 两组患儿治疗10 d后疗效比较

部感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为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发生炎症坏死,导致毛细支气管黏膜下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多,继而伴随脱落的黏膜上皮细胞等堵塞毛细支气管,使小气道发生不同程度的梗阻[2-3]。患儿常有喘憋、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毛细支气管炎由不同的病毒感染所导致,最常见的病毒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对于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对症治疗,李云卿等[4-5]研究表明对患儿采用病毒唑雾化疗效明显优于静脉给药治疗,其主要原因是雾化吸入可以快速均匀的到达毛细支气管以及肺部的气道表面,而且浓度也明显高于同剂量的静脉给药。另外雾化吸入可以温暖和湿化空气,保护呼吸道黏膜,因此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效果优于静脉给药。本研究结果显示,患儿雾化吸入病毒唑,大剂量雾化吸入疗效明显优于小剂量雾化吸入(P<0.05),大剂量雾化吸入主要症状恢复时间、辅助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小剂量组(P<0.05)。说明大剂量雾化吸入病毒唑可以明显缩短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时间,改善患儿的预后。对患儿采用大剂量病毒唑雾化其浓度要明显高于小剂量雾化吸入,可使药液直达气道黏膜表面,作用于靶器官、明显增加局部病毒唑浓度,同时由于雾化吸入可以湿化呼吸道,而且其属于局部用药,进入血液循环量少,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提高生物利用度[6]。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大剂病毒唑雾化吸入可以有效的阻止病毒复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1] Everard ML.The effect of ribavirin to treat previously healthy infants admitted with acute bronchiolitis on acute and chronic respiratory morbidity[J].Respir Med,2001,95(4):275-280.

[2] 李素宁.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探讨[J].中外医疗,2008,27(16):67-68.

[3] 王国胜,李江涛.病毒唑、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4):26.

[4] 李云卿.病毒唑速尿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08,12(2):40-41.

[5] 陈福将,李昌崇.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 ,2007,34(2):101-103.

[6] 盛银锋.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2例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3):217.

猜你喜欢

病毒唑毛细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环路热管用双孔毛细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生姜脱毒快繁与病毒检测技术研究
出现憋喘 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治疗不同病原感染后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