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酸检测技术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2011-06-05冯秀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献血者全自动核酸

冯秀梅 王 艳

吉林省吉林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吉林吉林 132001

近年来,国内已有部分血站使用NAT筛查献血者。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定要求,采供血机构对献血者病毒血清学检测项目主要为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ELISA方法检测[1]的筛查模式已极大地降低了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但因输血而患传染病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2],主要因为我国属于肝炎的高发区,人群中HBsAg携带率为9.09%,HBV流行率>60%[3], 抗-HCV阳性率也达到了3.2%[4],艾滋病也有快速发展的趋势。现有的血清学方法避免不了对病毒感染“窗口期”的漏检,而近年来发展的高度敏感、特异的核酸扩增技术(NAT)可使HBV、 HCV和 HIV病毒的“窗口期”明显缩短[5],大大提高了输血和血液制品的安全。现将笔者所在血站2010年12月~2011年7月ELISA检测阴性献血者的标本进行NAT检测的情况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10年12 月~2011年7月采集的无偿献血者全血标本中,经ELISA方法检测阴性的标本共18 751份,其中男10 230人,女8 521人。采血后用3支5 mL EDTA抗凝真空试管(其中两支带分离胶,1管不带分离胶),保存于2~8℃冰箱,24 h内分离血浆,1管不带分离胶的用于免疫4项、ALT、血型等检测,1管带分离胶的用于NAT检测,另外1管用于标本保存备用。

1.2 仪器

Roche Cobas S201全自动核酸提取、扩增检测系统,Hamilton star全自动混样仪,Cobas Ampilprep核酸提取仪,Cobas Taqmen Analyzer核酸扩增检测仪,Fame24/20酶免分析仪,Freedom evo clinical全自动加样仪,elecsys 201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KUBOTA 8420低速离心机,MPR-141OR冰箱。

1.3 试剂

ELISA 筛查试剂:HBsAg(上海科华、厦门新创),HCV(上海科华、厦门新创),HIV(珠海丽珠、北京万泰)。NAT试剂:核酸定性筛查试剂盒(Cobas TaqScreen MPX test)。确证试剂:HIV、HCV、HBV(COBAS Ampliprep/ COBAS TaqMan),elecsys 201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配套试剂。以上所使用的试剂均为国家生物检定所批批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1.4 方法

将用ELISA方法检测阴性的标本,再用全自动加样仪和全自动核酸提取、扩增系统进行混样检测,每一级混样池包含6个献血者标本,每个标本取167 mL血浆至一级混样池,用全自动混样议加样,一级混样池标本采用Cobas TaqScreen MPX test试剂,在全自动核酸提取仪中应用MGP磁珠分离技术原理提取核酸,核酸扩增检测仪扩增检测HBV、 HCV和 HIV靶序列,在Cobas S201系统服务器中自动判读结果,每组检测均设置质控对照(HBV/HCV/HIV-1-O/ HIV-1-M/ HIV-2),每个一级混样池均含内对照,全自动核酸提取、扩增检测系统检出的阳性一级混样池拆分为6个组,组成该一级混样池的原始标本做单标本检测,单标本检测阳性判定为NAT阳性,单标本检测阴性判定为NAT阴性。

1.5 确证实验

将NAT检测阳性的标本,再以另一种NAT试剂做单标本检测,乙肝五项(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送至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表1 NAT检测阳性标本分项确证试验

2 结果

2.1 NAT检测情况

经ELISA法筛查阴性的标本18 751份进行NAT检测,共筛查出阳性标本15份,阴性标本18 736份,阳性检出率为0.08%(因罗氏血筛试剂是HIV、HCV和HBV 3项联合检测,尚不能区分具体项目)。

2.2 NAT检测阳性标本分项确证情况

将Cobas S201系统检出的15份阳性标本用另一种核酸检测系统做确证试验,进行分项鉴别,其中有4份未检测到HBVDNA、HCV-RNA、HIV-RNA,11份标本检测出HBV-DNA阳性,阳性检出率为73.3%(11/15)。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18 751份阴性标本经Cobas S201系统检测后有15份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0.08%。用确证检测系统进一步检测,结果阳性为11份,阴性4份。Cobas S201系统检测的病毒类型主要是HBV、HCV及HIV-1-O、HIV-1-M、HIV-2型,确证核酸检测系统检出的病毒型主要是HBV、HCV和HIV-1-O型,根据2个系统各自的工作原理,4份标本确证核酸检测系统未检出,不排除属于HIV-1-M、HIV-2型的可能[6],又因笔者采用的是集中进行分项鉴别试验的模式,实验过程中标本保存须经过反复冻融或分装,病毒RNA对温度变化和环境中的RNA酶较敏感[7]相对比较容易降解,4份阴性标本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对经分项鉴别试验确认的11份HBV阳性标本的乙肝五项检测,HBsAg虽阴性,但抗-HBe、HBeAg或抗-HBc阳性的标本共6份,其比率较高。据报道,我国普通人群和无偿献血人群的抗-HBe、HBeAg或抗-HBc的总体阳性概率为10%左右[8],笔者统计的数据可认为是NAT阳性标本的病毒携带风险大于NAT阴性标本的原因。

Cobas S201系统为美国FDA批准应用于献血者的血液筛查系统,采用磁珠捕获的方法提取分离靶核酸片段,并以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血液标本的核酸浓度。本实验NAT检测采用混样池检测模式,将6份常规检测阴性标本各取167 mL,混合至1个待测样本管进行检测,可以检测出较微量的HBV DNA、HCV RNA及HIV RNA,灵敏度较高。在HBV、HCV和HIV的检测中,HBV阳性检出率远远大于HCV和HIV,乙型肝炎是经血传播危害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每年新发病例50万[9]。目前在对乙肝病毒的筛查中,我国仍以HBsAg阳性与否作为筛查献血者HBV感染的指标,HBV感染后最先存在血清中是HBV DNA,就算用灵敏度较高的ELISA试剂检测抗原抗体也要经过50~80 d的“窗口期”[10],因此ELISA方法对“窗口期”的漏检不能消除。在发达国家,如美国经过10多年利用NAT检测血液中的HIV和HCV,无偿献血者HCV RNA和HIV RNA阳性率下降至1/222 200和1/2 200 000[11]。自1993年起,欧美、日本以及我国香港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用NAT技术做献血者血液筛查,研究表明,通过NAT检测,可以将输血传播HBV、HCV和HIV的ELISA方法检测 “窗口期”分别缩短25、59和11 d[12]。

从笔者所在血站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ELISA方法检测阴性的标本,用NAT系统检测后,仍有0.08%的阳性检出率,其他城市如北京、深圳、青岛、常州等血站的报道也阐明了NAT技术更为敏感的观点,可以筛查出尚属于“窗口期”的样本,能够大大提高输血安全系数。

[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8467-2001[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03-01.

[2]Gallarda JL,Dragon E.Blood screening by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current issues,future challenges[J].Mol Diag,2000,5(1):11-12.

[3]梁晓峰,陈园生,王晓军.中国3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5,26(9):655-658.

[4]戴志澄.中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M].北京: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97:60-68.

[5]Meng Q,Wong C,Rangachari A,et al.Automated multiplex assay system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DNA, hepatitis C virus RNA, an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RNA[J].Clin Microbiol,2001,39(2):2937-2945.

[6]师玲玲,刘赴平,王德文,等.核酸检测技术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初步应用 [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1):11-13.

[7]王德文,师玲玲,刘赴平,等.现行常规采血流程对HIV RNA筛查的影响评估 [J].中国热带医学,2007,7(11):2100-2101.

[8]冯素平,荣建国.乙肝五项指标在筛选献血员时的选择[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8):763.

[9]王憬惺.乙型肝炎与输血[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增刊):16-18.

[10]Yoshikawa A,Tomasaka D,Simasaku L,et al.Hepatitis B NST virus-positive blood donors in the early and late stages of HBV infection:analyses of the window period and kinetics of HBV DNA[J].Vox Sang,2005,88(1):77-86.

[11]Stramer SL,Simone AC,Steven HK,et al.Detection of HIV-1 and infectious among antibody-negative blood donors by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J].N Eng1 J Med,2004,51(2):760-768.

[12]王迅,郑岚,张颖,等.核酸扩增技术(NAT)在上海血液筛查中的初步应用 [J].中国输血杂志,2003,16(3):157-160.

猜你喜欢

献血者全自动核酸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咔吱兔的全自动生活
核酸检测
2018年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全自动发明机
全自动指示表检定仪标准装置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