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措施执行现状调查1)

2011-06-02李瑞玲琚新梅

护理研究 2011年1期
关键词:针头换药艾滋病

李瑞玲,琚新梅

艾滋病(AIDS)的职业暴露是指医护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工作过程中意外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HIV感染的情况[1,2]。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到2009年11月26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上海发布《2009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报告》,评估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艾滋病感染者74万人,其中8.5万艾滋病病人。新增病例中女性占50%,报道显示女性可能更容易感染HIV[1]。目前医疗行业女性居多,其职业防护尤为重要。医院不同科室HIV职业暴露情况不尽相同,其中急诊科、换药室、输液室、抽血室是和病人血液、分泌物密切接触的科室[3]。上述门诊科室工作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几率高,称为医院当前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的主要场所。通过对某医院48名门诊医护人员问卷调查发现,医护人员缺少必要的防护意识及警惕性,很多危险因素与HIV的职业暴露相关,HIV的职业暴露直接威胁着门诊医护人员的安全。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48名门诊工作的医护人员,女性占66.67%,男性占 33.33%,工作时间 7年~26年;其中急诊科 32名,换药室11名,注射室5名。

1.2 方法 用自行设计并经过预调查修订的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制度认可程度和艾滋病基本知识。访谈内容为:对艾滋病的危险性认识,职业暴露防护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收回有效答卷48份。

2 结果

2.1 对职业暴露防护制度认可程度(见表1)

表1 门诊医护人员就艾滋病职业暴露措施的认可情况(n=48)人(%)

2.2 个人访谈结果 参与访谈的32名急诊科医护人员中23名认为由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在病人病情危急时医护人员往往把病人生命放在第一位,在缺乏有效防护措施下会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及分泌物,特别对于外伤大出血、药物中毒、突然晕厥病人,出诊时职业暴露情况更严重,在没有戴手套、穿隔离衣及防护眼镜的情况下常裸手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或被其污染其他部位,夏天情况尤为严重;11名门诊换药室医护人员中7名认为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经常裸手持器械换药,手经常接触污染的敷料,在包扎伤口时有时裸手会接触到伤口的分泌物。除了接触无菌伤,或进行外伤缝合,或已知感染伤口换药时,不穿隔离衣。且在清洗消毒锐利器械时有器械刺破手套导致手被刺破的危险;5名注射室医护人员中,4名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过,其中1名被污染次数不止一次。48人中有21名医护人员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远,或在工作中没有主动积极地防护意识。

3 讨论

急诊科医护人员在抢救病人时经常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物及呕吐物。门诊换药室承担着病人伤口换药、小外伤清洗、缝合等直接接触病人血液及分泌物的工作。注射室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相关因素主要为接触针头,或针刺处出血时处理过程中接触病人血液,工作意外导致污染针头扎破手指。输液及采血室的暴露相关因素主要是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污染针头及污物处理过程中接触病人的血液或针头刺破手指。

有研究显示,超过1/3的医务人员没有意识到艾滋病的严重性及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尽管我国已于2004年6月1日颁布了《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但访谈结果显示,约50%的医护人员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远,或在工作中没有主动积极的防护意识[3]。这与长期在医院环境中工作致警惕性下降有关,是职业倦怠的表现之一。另外,门诊工作的工作量与职业暴露呈正相关,与职业防护呈负相关[4]。繁忙的工作会使医护人员简化防护程序,而且使得本身抗病能力下降,工作中意外受伤的发生率增高。同时繁重的工作导致发生职业倦怠感增强,职业防护的主动性下降,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增高[5]。本次调查显示,医护人员基本清楚防护措施,也知道正确的应对方法,但缺乏主动执行性,在工作中不在意或忘记,所以警示标志显得很重要。

国外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缺乏有效的口罩、保护衣、防护眼镜等必要的防控用具是医护人员感染HIV的重要原因[6]。我国实际情况也不容乐观,门诊的专业防护用品多为一次性口罩、一次性无菌或处理污物使用的普通橡胶手套,非传染病门诊常规并没有准备隔离衣,且防护眼镜缺失。造成缺乏有效的防护设施的原因一方面是资金问题,另一方面是医院相关科室对职业防护的重视程度不够。

4 对策

4.1 加强宣传 加强艾滋病及职业暴露有关信息的宣传工作,设立必要的警示标语,建立定期的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强化医护人员自觉的防护意识。由于门诊病人来源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长期持续的防护措施是必需的,所以,宣传工作能使人们在思想上予以重视,这对减少职业暴露、防患于未然有积极作用。另外,门诊工作的宣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大众艾滋病知识的普及起到推动作用。

4.2 强调正确防护方法 在接触了病人血液后应及时洗手,用流动水加肥皂,不提倡刷手或使用消毒剂,以免皮肤受损。对被确诊的HIV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污染眼睛或皮肤破损处,或被HIV污染的针头及锐利器械刺破皮肤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有伤口时应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可能地挤出多的血液,然后用大量流动清水加肥皂水冲洗。有研究表明,用大量清水加肥皂水冲洗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率[7,8]。一旦发生暴露后立即上报专业科室,并分别在1个月、3个月、6个月定期检测血液,确定是否被感染。工作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物时要戴手套,脱手套后及时洗手。有调查显示,戴手套后即使再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锐气刺破手指或身体,接触感染的血液会减少50%[9]。

4.3 设立专业心理咨询 72%医护人员表示在护理过或接触过HIV感染病人后有恐惧情绪,担心回家后传染给家人,所以专业的心理咨询显得很有必要,建立门诊医护人员心理支持系统可以减少工作人员心理压力。针对工作经历较少或刚参加工作的医护人员,由于在学校期间缺乏有效的职业暴露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所以岗前有关HIV知识及职业防护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呼吁高校增设相关课程也是有效的应对措施。医院相关部门应更加关注艾滋病的职业防护工作,配备齐全有效的防护设施,定期检查使用情况及效果。增加医护人员数量,减轻工作负担也是有效应对艾滋病的有效防护措施。

5 小结

造成门诊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因素较多,但首先应提高医护人员的警惕性、自觉性及主动性。同时社会的关注、相关部门防护设备的供应也是决定性因素。总之,采取综合措施会大幅度降低艾滋病的职业暴露几率。

[1]徐莲芝.艾滋病护理与关怀[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112-113.

[2]Del Rio C.AIDS:The second wave[J].Arch Med Res,2005,36(6):682-688.

[3]Do AN,Ciesielski CA,Metler RP,et al.Occupationally acquire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infection:National case surveillance data during 20 years of the HIV epidemic in the United States[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2003,24(2):86-96.

[4]陈小静,胡鹰鹰.2004—2008年医院护士职业暴露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5):683-684.

[5]顾利慧,骆宏,叶志弘,等.护士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整合关系模型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502-505.

[6]M othusi Chelenyane.Self-reported infection control practices and perceptions of HIV/AIDS risk amongst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es in Botswana[J].Accid Eemerg Nurs,2006(14):148-154.

[7]Panlilio AL,Cardo DM,G rohskopf LA,et al.Updated U.S.Public Health Serv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s to HIV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postexposure prophy laxis[J].M MWR Recomm Rep,2005,54(9):1-17.

[8]史倩.护士针刺伤的调查研究及预防[J].全科护理,2010,8(4B):1019-1020.

[9]毛秀英,吴欣娟,于荔梅,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425.

猜你喜欢

针头换药艾滋病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 世界艾滋病日》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