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互通式立交设计思路分析

2011-05-29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匝道拓宽互通

李 靓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 310006)

1 项目背景

杭金衢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公路主骨架 “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中的一纵,亦是浙江省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 “九五”、“十五”重点工程。杭金衢高速公路自2003年底全线建成通车以来,充分展现了高速公路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四年来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 “黄金链”。

杭金衢高速公路是我省一条极其重要的经济大动脉,我省已在这条高速公路沿线逐步形成了一条充满生机、蓬勃发展的产业带。作为我省扩大开放、拉动经济的一条重要通道,杭金衢高速公路的现状已很难满足我省经济发展和建设新兴产业带的需要。特别是高速公路网络化形成对交通量的提升作用,使得杭金衢高速公路的车流量以年均10%左右的速率快速增长。杭金衢高速公路原建设标准已经显得落后于交通需求,拓宽改建、提高建设标准、增加道路通行能力、提高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已十分迫切。

2 技术标准

根据交通需求状况,本项目全线采用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20km/h,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整体式路基宽42.0 m,行车道宽2×15 m,分离式路基宽13.25 m,行车道宽2×7.5 m。

匝道设计速度:40~80km/h;

单向单车道匝道路基宽度:8.5 m、9.0 m;

单向双车道匝道路基宽度:10.5 m、12.0 m;

对向双车道匝道路基宽度:15.5 m、16.0 m;

匝道及二级以上公路桥下净空高度:5.0 m。

3 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原则

(1)总体布局应满足路网变化发展的要求。互通式立交的设置应根据路网变化发展的需要,合理增设或对原有互通式立交进行扩建改造。

(2)满足远期交通量增长需求。互通的改建应根据远期交通量特征年的预测值,检验现有互通形式及匝道标准能否适应远期交通量增长的需求,确定合理的改建方案。

(3)原有工程量尽量利用。互通的改扩建应尽可能的利用现有工程和用地,以节约工程投资,减少新增用地,缩短工期。

(4)减轻施工期对地方交通、经济的干扰。互通式立交改扩建方案的选择应考虑合理的交通组织,在改扩建时尽量维持地方交通上下高速公路或尽量缩短中断交通的时间,把对地方交通、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

4 互通式立交的分布

杭金衢高速公路共设置了红垦枢纽等互通式立交20处,具体设置情况见表1。

表1 互通设置一览表

5 互通式立交的设计思路

沿线共设置互通式立交20处,其中原杭金衢高速公路增设的新街互通、浦阳互通、直埠枢纽、傅村枢纽均已按主线八车道考虑,本次拓宽无需改建匝道及连接部。其余互通形式除红垦枢纽外均为喇叭形或直连式T形,其中东河互通为本次项目增设的互通,张家畈枢纽为本次需扩建的互通。

5.1 红垦枢纽

红垦枢纽位于本项目起点处,为杭金衢高速与杭甬高速交叉形成的枢纽互通式立交,互通形式为直连式十字形,主线上跨杭甬高速。本次设计根据远期转向交通量预测值,将金华方向的两条进出口匝道由原有的9.5 m宽的单车道路基调整为12 m宽的双车道路基,并将金华往上海方向出口端部由三车道顺应主线拓宽为四车道,同时调整匝道出口处线形使其满足规范要求,并增设了辅助车道;同时调整了金华往宁波方向及杭州往金华方向匝道线形,使其能与出入口处双车道路基顺畅衔接。

5.2 其它枢纽

(1)喇叭形互通改建方案

全线须改建的喇叭形互通共12处,其中交叉方式为主线下穿的6处,主线上跨的6处。喇叭形互通的主要改建方式如下:互通区主线拓宽成标准八车道路基42.0 m,匝道连接部顺应主线拓宽向外侧移动,B、C、D、E匝道接近主线路段顺应主线拓宽进行改建。对于主线下穿的单喇叭互通,跨线桥桥下净空不满足要求的,考虑拆除老桥,原址重建,或者将桥下路基硬路肩缩窄,两侧设置渐变段过渡。对于主线上跨的单喇叭互通,主线拓宽后桥下净空不满足要求的,考虑采用调整桥下路基设计标高或采用匝道与主线分开跨越A匝道的方式。

(2)直连式T形互通改建方案

全线须改建的直连式T形互通只有1处,为二仙桥枢纽。二仙桥枢纽主线中心桩号K145+500,主线起讫范围K144+300~K146+300,互通区主线长度2 000 m。二仙桥枢纽是金丽温高速公路的起点,二仙桥枢纽的设置解决了金丽温高速和杭金衢高速公路的交通流转换问题,丽水、温州←→杭州方向的大交通量及金华←→丽水、温州方向的一部分交通量在互通区完成转向,大大提高了车辆的运行效率。

设计考虑将主线由四车道路基宽28.0 m拓宽成八车道的42.0 m。根据互通现状和对各匝道平纵线形情况分析,B、C、D、E、F匝道改建方案如下:B匝道顺应主线拓宽外移,端部附近匝道桥废弃,原匝道桥配跨为20 m+32 m+20m,上部结构型式为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在该桥外侧新建一座配跨为25m+38m+25 m的预应力砼连续箱梁;C、D、E匝道顺应主线拓宽适当外移;C、D匝道为丽水、温州←→杭州方向的大交通量匝道,这两条匝道采用双出、入口,为保持车道数的平衡,在出、入口设置辅助车道。

5.4 新增枢纽

(1)东河互通

东河互通为本次新增设的互通,互通中心桩号为K113+830,主线范围K113+200~K114+300。连接线为03省道,等级为一级公路,互通形式采用单喇叭A型,互通新建匝道长度约3.0 km,匝道宽度为8.5 m,新建匝道桥长度约300 m。东河互通中心点距其前的义乌互通中心点约7.6 km,距其后的上溪互通中心点约7.5 km。互通区主线宽度以拓宽后双向八车道的42.0 m考虑。

(2)张家畈枢纽

张家畈枢纽地处萧山市,互通区主线中心桩号K18+130,主线起讫范围K17+400~K18+850,被交叉路为杭州绕城公路南段,互通形式现状为直连式T形,B、C匝道上跨主线。

根据路网发展的需要,张家畈枢纽需要增加一个与地方道路沟通的功能,设计考虑将主线由六车道路基宽34.5 m拓宽成八车道的42.0 m,主线拓宽的同时对张家畈枢纽进行改扩建,将原有的T形交叉改为十字形交叉,扩建后互通形式为混合式及集散车道。考虑到施工期间张家畈枢纽仍然要保证正常的运营,且跨线桥桥下净空能够满足主线八车道路基的标准,故方案保留了B、C匝道跨线桥,而在B、C匝道桥两侧分别新建跨线桥与地方道路沟通,其中地方道路上下杭金衢高速的左转匝道由于交通量偏小,采用了环形匝道,同时在两个环形匝道间设置了集散车道,避免了交织段对主线行车的影响。

6 结 语

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涉及的互通数量较多,交通流量较大,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路网发展的需要,在满足远期交通量需求的情况下,尽量利用现有道路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保证施工期正常的交通运营,减少对地方交通的影响。

[1]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杭州: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

[2]江苏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指挥部.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扩建工程论文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猜你喜欢

匝道拓宽互通
山东首套ETC匝道准自由流预交易系统正式运行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控制系统研究
编读互通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编读互通
匝道ETC自由流解决方案及应用效果分析
拓宽宣传平台 讲好人大故事
我省拓宽企业“混改”——不搞“一刀切”、不搞“拉郎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