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书的版权问题研究

2011-05-17符玉霜

现代情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版权侵权电子书

符玉霜

〔摘 要〕本文首先概述了电子书的版权现状,然后分析了电子书发展面临的版权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电子书发展的版权建议,包括:加强电子书产业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强化电子书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加强对电子书产业的监督与管理;加大电子书版权保护的宣传力度。

〔关键词〕电子书;版权;侵权;保护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01.007

〔中图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1-0029-03

Study on the E-book CopyrightFu Yushuang

(Shenzhen Library,Shenzhen 518036,China)

〔Abstract〕Firstly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copyright status about e-books,and then analyzes the copyright issu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e-books faces.Lastly,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copyright proposals about the e-book development,including:strengthening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about the e-book industry,improving the system of collective management of copyright,enhancing the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technology of e-books,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e-book industry,intensifying the propaganda about the e-book copyright protection.

〔Keywords〕e-book;copyright;infringement;protection

电子书是指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内容数字化的出版物[1]。目前电子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纸质图书的电子版;另一类是创作、发表或出版时就直接以电子形式生成或出现的作品。

1 电子书的版权现状

近几年来,世界各国的电子书出版业都呈快速增长态势,截至目前,我国电子书出版总量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1位。2009年,我国电子书收入已达14亿元[2]。但是,电子书产业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版权方面的问题,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设备制造商和渠道运营商等商家与传统出版社、作者之间的版权纠纷不断,由此引发的版权官司频频受到社会关注。下面仅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电子书版权事件。

1.1 亚马逊电子书删除事件

美国亚马逊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书出版商。其Kindle电子书阅读器累计销售已超过50万部[3]。Kindle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其强大的内容支持。在2007年月推出Kindle时,亚马逊就有9万种图书、10种杂志和14种报纸可供下载[4]。截止到2010年10月31日,这一数字内容已经增长到478 806种图书、39种杂志和132种报纸[5]。

2009年7月,亚马逊在未经用户知晓的情况下,从Kindle用户设备中远程同步删除了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因为提供书籍的数字出版社并没有这本书的授权,尽管亚马逊在删除的同时进行了退款与道歉,并承诺类似情况不会再度发生,但这一事件引起了人们对电子书版权问题的深思。

1.2 Google数字图书馆版权纠纷

2004年12月,Google启动数字图书馆计划,拟通过与图书馆和出版商合作,将其收藏或出版的书籍数字化,2015年建成拥有5 000多万册图书的全球最大数字图书馆。这一计划很快就因为版权问题遭受全球出版业非议。

2005年,美国作家协会与美国出版商协会就Google未经授权即对图书进行数字化一事提起集团诉讼,该案最终以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而告终。根据该协议,Google斥资1.25亿美元支付有关费用,并建立独立的图书版权登记处以确保权利人的经济利益,同时Google将其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的图书进行数字化制作,建立数字图书馆,进行多功能开发利用。该和解协议一经推出,就引发众多争议与质疑,美国司法部决定就该和解协议的正当性与公平竞争性进行审查。

德法等欧盟成员国政府及民间团体纷纷抵制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2009年12月18日,法国巴黎大审法院判定Google未经许可扫描图书并将图书摘要发布上网的行为侵权,判决Google向法国第三大出版集团马蒂尼埃集团支付30万欧元的损害赔偿。

从2009年10月开始,中国作家、文著协、作协纷纷展开针对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的维权行动,这一行为受到国家版权局的支持。文著协代表中国版权人与Google展开了多次谈判,但并无实质性进展。

1.3 汉 王

汉王电纸书在目前国内电子书市场的占有率是最高的。据报道,因广州市花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诉广州得翔科技有限公司(汉王经销商)和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侵犯其著作权,2009年12月日,广州市版权局、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会同广州市公安局、工商局的执法人员,在天河一带电脑城的3个销售点共查扣了26部涉嫌盗版的“汉王电纸书阅读器”。

2010年6月30日,中华书局起诉汉王科技公司侵权一案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中华书局表示,“汉王电纸书D20国学版”擅自收入其享有著作权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因而起诉汉王公司并索赔92万余元。而汉王则辩解,电纸书中预装的这些内容,是按照每套作品50元的价格,向国学时代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购买,已支付40万元版权使用费。

盛大文学是盛大集团旗下文学业务板块的运营和管理实体,于2008年7月宣布成立。目前它已经囊括7家原创文学网站,拥有近500亿字的原创文学版权,每天近6 000万字的新增量,日平均访问量4亿次,占有网络原创文学90%以上的市场份额[6]。为了有效防范版权问题,盛大文学采取了签约作者的方式。其旗下的起点中文网通过与一些知名网络写手签约,买断了作者的版权,并与作者共享收入。据了解,签约作者的作品即时在起点中文网上进行发布和销售,在该网上,作品作者的收入按月计算,版税是用户费的50%~70%[3]。“买断”作者的模式使优秀作品大量涌现,还化解了版权纷争,固然有其可借鉴之处,但这个模式并没有吸引传统出版物的作者,目前盛大文学的电子书作品仅以网络文学为主。

2 电子书发展面临的版权问题

2.1 版权权利种类非常复杂

电子书产业涉及的版权权利种类比较复杂,大体包括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精神权利,以及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汇编权等财产权利,此外部分与纸质图书同比显示的电子书还涉及出版商的版式设计权等邻接权。这导致电子书厂商在版权购买、版权权利鉴别、反盗版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惑。

2.2 版权授权与版税支付渠道不畅通

据调查,绝大部分图书的电子版权、特别是大约80%电子书的版权都直接掌握在作者手中[7]。在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面对数量众多、地域分布广泛的作者,要一一取得其授权许可并支付版税是不切实际的。而忽视任何一位权利人的存在都将有可能面临侵权指控。

2.3 版权授权存在瑕疵

我国著作权制度起步较晚,关于图书的数字版权,出版单位早期的作品可能因数字版权概念尚未出现而存在模糊状况,数字版权概念出现后,出版单位在与作者签署出版合同时,可能存在作者没有向出版单位授予数字版权的情况。如此一来,图书的数字版权归属不清楚,从而导致权利人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对电子书厂商而言,版权合作的对象必须是版权的合法所有者,也就是说谁是版权的真正权利人需要电子书厂商进行分辩。然而,对于需要取得海量作品授权的电子书厂商来说,权利人调查工作复杂且艰巨。通常情况下,许多电子书厂商都会找出版社授权。而据调查,目前国内拥有电子版权的出版社只有20%左右,绝大部分图书的电子版权、特别是大约80%电子书的版权都直接掌握在作者手中,出版社只有纸书的出版权[7]。

权利人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以及电子书厂商习惯找出版社授权的情况使得电子书的版权授权存在诸多瑕疵。

2.4 缺乏合适的版税支付标准

在电子书产业发展中,终端厂商和内容提供者最直接的一个问题就是版税支付标准问题。

亚马逊就遭遇到了来自内容提供者关于版税方面的压力。2009年底,时代公司、新闻集团等几大出版巨头联合发表声明,将共同组建一家产业联盟,希望打破Kindle对电子书籍市场的垄断。面临出版方的压力,2010年1月20日,亚马逊不得不宣布自6月30日起将把现行版税率提高1倍,在Kindle电子阅读器上出售书籍或软件的作者将可获得70%分成[8]。

汉王电纸书在产品推出初期就提出了“二八分成”方案,汉王拿二,内容提供商拿八。这种分成模式吸引了大量出版社与汉王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盛大文学旗下的起点中文网,作品作者的收入按月计算,版税是用户费的50%~70%。虽然有汉王和盛大等大型的电子书厂商重视内容提供者的利益,但当前国内电子书产业的现实是,电子书厂商都获得了丰厚的利益,而内容创造者收益却很少。这一畸形的利益分配方案,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内容创造者对电子书厂商的不信任,也加大了电子书厂商取得数字版权授权的难度。

3 电子书发展的版权建议

3.1 加强电子书产业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近十几年来,我国不断完善著作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但是,现有法律适用于数字网络环境时明显滞后,与电子书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1)进一步明确数字出版、手机出版、互联网出版的概念;(2)规范出版单位与作者的数字版权归属,规范数字版权授权;(3)规范电子书版税支付标准;(4)设立数字出版资质准人机制。

3.2 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在当前环境下,要做到既保护作者权益,又节约版权洽谈成本,就需要完善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电子书产业的发展需要著作权集理管理组织具备如下功能:(1)版权认证与审核:帮助电子书厂商审查拟采购的版权权利,辨别版权归属,保证授权许可的真实有效性;(2)权利人授权:帮助权利人进行授权,帮助作者和出版单位之间、权利人和电子书厂商之间签署细致规范的版权协议,保证授权清楚、许可事项明确;(3)征收与分配版税:掌握电子书厂商真实的销售数据,向其征收合适的版税,并及时准确地分配给相关权利人,保证版税征收与分配的公正性与透明性。

其实国内电子书产业已经开始尝试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方法,例如:超星已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合作,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全权代理获取授权和支付作者稿酬的事务;汉王于2010年5月10日宣布与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签订版权项目合作协议,将在数字版权作品授权许可、版权代理、版权认证等方面合作[9]。只是目前国内委托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等集体管理组织进行版权管理的权利人非常少,所以它只能解决少数作品的授权问题。因此,国内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非常有待完善。

3.3 强化电子书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

电子书厂商应该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护电子书的版权。对于电子书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需要解决以下问题:通过加密等技术保证电子书的安全性;对电子书进行合理授权后才能阅读;电子书不能被非法下载、复制、打印、修改和转载;电子书在流通过程中是可计数的,即可以随时统计每部作品被阅读、下载的页数和次数。

目前国内部分电子书厂商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是做得较好的。比如:方正阿帕比公司采用数字版权保护(DRM)技术,以一定的计算方法,实现对数字内容的保护,防止数字内容的非授权复制,最终用户必须得到授权后才能使用数字内容,实现数字内容的可控二次传播,使数字内容使用过程可控、可跟踪[10]。超星公司亦采用数字版权保护(DRM)技术,限制数字图书的打印、传播和永久下载。如,1次打印不能超过10页,打印页上加有保护版权的标识;允许读者下载到本地阅读,但下载到本地硬盘的资料是加密资料,只能读者本人在下载机器上阅读,不能传播,下载资料在读书卡过期或指定时间后自动失效;数字图书的阅读量和下载量均有详细统计,作者可以随时查询[]。这种技术对于电子书的版权保护效果显著,有待随着电子书产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并在电子书产业中推广应用。

3.4 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电子书产业的监督与管理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加大版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电子书侵权盗版行为,切实维护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加强出版物市场监管,依法打击电子书非法出版活动,构建健康、有序的电子书市场秩序,为电子书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公正、公平的外部环境。

3.5 加大电子书版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版权保护意识媒体单位、版权管理部门、宣传部门、相关协会、团体要加大对电子书版权保护的宣传力度,加大对电子书侵权盗版行为的宣传,相关部门与机构要大力开展公民版权素质教育,提高公众对电子书的版权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对电子书“付费阅读”的认识程度,为电子书的生产、发行、传播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EB/OL].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508/201010/704088.html,2010-10-17.

[2]我国电子书版权纠纷频发凸显立法滞后[EB/OL].http:∥www.sipo.gov.cn/sipo2008/mtjj/2010/201009/t20100926z539257.html,2010-10-17.

[3]电子书市场热盼化解版权纷争[EB/OL].http:∥ip.people.com.cn/GB/12954107.html,2010-10-17.

[4]叶方圆.电子书版权迷局[J].商业故事,2010,(2):50-51.

[5]Amazon.com:International Content Store[EB/OL].http:∥www.amazon.com/kindle-store-ebooks-newspapers-blogs/b/ref=sazmenuzks2?ie=UTF8&node;=1331410,2010-10-31.

[6]盛大文学[EB/OL].http:∥www.snda.com/cn/gol/sdl.html,2010--01.

[7]聂士海.文著协:建立数字版权认证机制[EB/OL].中国知识产权:网络版,2010,(38).http:∥www.chinaipmagazine.com/journal-show.asp?id=559

[8]聚焦电子书发展内容:版权为王[EB/OL].http:∥info.printing.hc360.com/2010/02/0623155852-2.shtml,2010-09-19.

[9]汉王科技与文著协合作电子书版权管理[EB/OL].http:∥tech.163.com/10/0510//66AN8L2N000915BD.html,2010-10-24.

[10]破解出版业内容应用及版权保护难题[EB/OL].http:∥www.apabi.cn/html/201009/1009301449387201.shtml,2010-10-24.

[]超星数字图书馆——版权声明[EB/OL].http:∥www.ssreader.com/shengming/shengming.html,2010-10-24.

猜你喜欢

版权侵权电子书
打造自己的电子书架
台北故宫要告北京故宫“侵权”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分析探究
电子书 等
PDF格式电子书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