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定乙肝表面抗原 (HBs-Ag)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临床比较分析

2011-04-18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6期
关键词:检测线表面抗原红线

长春大健康科技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南关区大健康综合门诊部,吉林 长春 130022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世界性疾病,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更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达2.8亿,而我国就约占一半。目前实验室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方法有很多,现就ELISA与GICA的检测能力进行临床比较分析。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体检中心自愿体检的患者1024例,男278例,女204例,年龄8~64岁,平均年龄为 (39.21±3.48)岁,所有患者均排除了肝、心、肾、肺、血液等严重疾病的影响。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武汉致远真空采血器,SUNRISE酶标仪,TECAN洗衣板,胶体金乙肝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乙肝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质控血清。

1.2.2 样本采集 抽取2ml静脉血,分为2份,一份用于GICA,另外一份用于ELISA。

1.2.3 样本检测 严格按照仪器操作手册及实际使用说明进行相关性、精密度、重复性试验测试。

GICA:将GICA试纸条浸入待测标本,标本不可浸没标志线,浸润10分钟,随后根据对照线位置出现的红线的条数进行判定。

ELISA:于相应孔中用加样器分别加入质控品、待检标本及阴性、阳性对照血清,并做好标记,然后往每个孔中加入酶标抗体,混匀,随后置于37℃条件下1h,严格按照说明书经洗版、添加底物,仍在37℃条件下避光15min,加终止液停止反应。使用SUNRISE酶标仪检测OD值,并计算S/CO值。

1.3 诊断标准

GICA:无效:对照线与检测线间位置出现0条红线;

阳性:对照线与检测线间位置出现2条红线;

阴性:对照线与检测线间位置出现1条红线。

ELISA:若S/CO≥1.0则实验结果为阳性,若S/CO<1.0则实验结果为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进行数据处理。采用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ELISA与GICA检测结果

1024 例患者经ELISA检测,共检出49例阳性,检测阳性率为4.79%,经GICA检测共检出45例阳性,检测阳性率为4.39%,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无意义。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详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的HBs-Ag检测结果

2.2 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

由表1可以看出,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为99.61%,以ELISA检测结果为标准,可见GICA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91.84%,因此可看出两种方法的检测特异度相同,但是灵敏度相差明显,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灵敏度更高一些。

3 讨论

3.1 ELISA是目前用于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主要方法,其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灵敏性,这种方法的使用时间悠久,而且结果可靠,曾一度得到青睐,但是其操作程序较繁琐复杂,出结果时间较长,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3.2 GICA是近来新起的一种快速简易的免疫学标记物检测技术,现已成为乙肝表面抗原的重要检测手段之一,其检测过程不需要仪器,操作比较简单便捷,短时间出检测结果,患者可随到随测,而且结果可长期保存,敏感度及特异度高,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等体检工作中使用。

ELISA与GICA均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检测方法,两者特异度都较高,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可以明确非患病人群,但GICA的敏感度91.84%相对较低,容易造成漏诊,因此在献血等要求严格的情况下,不能仅做GICA筛选,需结合ELISA等进行检测。

[1]李立明.流行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9-292.

[2]张启友.ELISA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假阳性的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6,4(20):47.

猜你喜欢

检测线表面抗原红线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截短片段P165在酵母中表达
机动车检测线实验室中信息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
胶体金与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效果对比探讨
一种快速车流量检测算法
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与D-二聚体在医院获得性肺炎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不能突破“公平竞争”的红线
SGMW整车质量检测系统——东西部工厂检测线系统规划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