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天津某钢板桩支护的纠偏方法

2011-04-17黄志红司亚青

山西建筑 2011年5期
关键词:工字钢钢绞线土体

黄志红 陈 浩 司亚青

天津近海地区土层下有较厚的淤泥质土,对此条件下近 5m的浅坑支护也不容忽视。支护选型、设计不当,易造成高成本,基坑变形过大会影响后续主体工程及周围的环境。本文针对天津某基坑采用钢板桩支护后变形过大,分析其原因,提出支护加固方案并重新验算,最终变形稳定,加固效果良好,可对此类基坑支护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1 工程概况

1)天津市某工程的两地块地下车库轮廓线总长约 187.275m,总宽约151.578m,周长约677.706m,面积约24 266.72m2,两地块中间有一条宽约 22m的道路。施工现场已由业主平整完,基坑内障碍物已清除,基坑四周场地自然地坪标高为+2.2~+2.3,地下室基坑深约4.7m~4.8m。2)坑周边环境较复杂。施工现场中部两地块间临时施工道路下有地下管线,管线离地下室外墙为4m。两地块东侧为现有正式道路及绿化带,紧邻规划路。管线离地下室外墙为 4.5m。施工时需做好道路下面管线的保护工作。3)工程地质情况:拟建场地属于华北平原的滨海冲海积平原,地层属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根据勘察报告,基坑开挖主要涉及影响的土层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表 1。4)水文地质情况:浅层地下水属于孔隙潜水类型,以大气降水补给,蒸发形式以排泄为主,水位随季节略有变化。勘探测得场地地下水位:初见水位埋深1.60m~2.80m,标高-0.21m~1.09m;稳定水位埋深1.30m~2.50m,标高0.22m~1.20m。进行抗浮验算时,抗浮设计水位可按设计室外地坪下 0.80m计算。

表1 土层主要物理力学参数

2 基坑支护方案

根据基坑设计原则及业主对工期、成本的要求,基坑东侧及中部采用 36b工字钢支护,其他部位采用坑内留土放坡。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1)放坡开挖方案。针对南侧、北侧及西侧有宽阔场地的坑边进行内部留土放坡 1∶2分级开挖。其剖面如图1所示。放坡开挖造价低,施工方便,工期易满足。

2)悬臂板桩方案。基坑东侧及两地块中部采用 36b工字钢支护,如图 1所示。36b工字钢有效桩长 12m,间距 400 mm,共1 469根。中部采用两根直径 20的圆钢对拉,间距 2 000mm。东部采用两根直径 20的圆钢前后排进行拉结,间距 2 000mm。其钢板桩支护剖面见图 2,图3。

3)基坑内明沟降水方案。在基坑四周及时设置排水明沟,挖b=300 mm,h=500 mm的沟,坑中增设两道过水明沟,b= 200mm,h=250mm,将沟中水引至四周积水井中。

集水井中设潜水泵抽水,抽水期自挖土至基础回填土施工完停止。严格控制基坑四周的用水点。基坑四周作好排水措施,修筑排水沟,防止人工或雨水流入坑内。

3 基坑变形情况及原因分析

3.1 基坑监测变形情况

1)1号 A地块东侧钢板桩开挖第四天,位移最大变形为100mm,钢板桩以东1.5m范围内土体下沉50mm,钢板桩以东16m道路处出现裂缝,裂缝宽度最大处为10mm。

2)2号地块东侧钢板桩在土方开挖第九天,水平位移最大变形为80mm,钢板桩以东1m位置土体发现两道20mm裂缝,钢板桩以东4m和16m道路处出现裂缝,裂缝宽度最大处为15mm。

基坑变形值较大并有继续变形趋势。

3.2 变形原因分析

1)该场地范围内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层较厚,且高压缩性,而部分坑底面为淤泥质粉质粘土。2)钢板桩东侧与道路之间 2m宽土体为回填土,而回填土层相对比较松散。3)东侧道路经常有高吨位的施工车辆行驶,对土体产生影响。4)东侧钢板桩以西土体挖除后,钢板桩上部受力发生改变,形成位移。

4 基坑纠偏方案及处理措施

1)采用加打钢板桩并进行锚索张拉,加强基坑边坡的支护,控制基坑变形。具体加固方法如图 4所示。经过基坑软件验算加固方案可以满足变形要求。a.在基坑东面的道路以东,距道路边 6m左右位置,打一排工字钢,并安装双拼工字钢围梁。为保证拉锚时桩不发生大的变形,拉锚前先要对钢板桩桩顶加固,加强钢板桩受拉处的整体刚度。钢板桩桩顶加固采用焊支托安装双拼工字钢围梁。钢绞线间距 2m或2.8m,通过双孔锚索对拉。钢绞线的验算:钢绞线采用φ15.24(7φ5),截面面积A=1.374cm2,fpy= 1 860N/mm2,单根钢绞线极限拉力=1 860 N/mm2×1.374 cm2= 255.6 kN。b.为了加强拉锚的效果,加打钢板桩施工完成后在1号、2号地块东侧钢板桩下部在垫层上基础与钢板桩间浇筑与承台同高的850mm C 15混凝土台,如图5所示,浇筑混凝土台控制钢板下部偏移,混凝土台与钢板桩之间用木夹板隔开,以便后期钢板桩易拔出。c.钢绞线拉锚:先均匀预拉,并分 3级~5级完成张拉,每级张拉力不大于50 kN。当最大变形稳定在 100mm时,即可锁定。

2)钢板桩顶部土体及裂缝处理:因施工正值雨季,而防止钢板桩桩侧土体流失是关键。作业完成后,裂缝处采用砂子填满,钢板桩顶侧土体处抹2 cm水泥砂浆,使钢板桩上部形成封闭,避免雨水从钢板桩缝隙之间进入钢板桩,有效防止了钢板桩间的土体流失。

3)基坑加固施工的注意点:a.为保证拉锚施工场地良好的施工条件,以便拉锚作业的顺利进行。b.拉桩过程中要加强观测,特别是对钢板桩的监测。c.拉桩完成后,为防止钢板桩回弹使钢板桩的位移继续增加,增加钢板桩监测次数,有必要的情况下循环拉桩工作,巩固拉桩效果。

5 结语

经过 3 d的拉桩作业,将偏位较大的钢板桩全部纠偏到位且稳定。

从后期的基坑监测结果来看,基坑变形量未有变化且稳定,支护加固起到良好的效果,保证了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该支护纠偏的成功,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 GB 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S].

[2] JGJ 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3] 刘国彬,王卫东.基坑工程手册[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工字钢钢绞线土体
顶管工程土体沉降计算的分析与探讨
矿用工字钢棚支护计算及应用
基于土体吸应力的强度折减法
基于LC振荡的钢绞线应力测量研究
钢绞线锚入式预制砼框架节点构造及试验
不同土体对土
——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分析
钢绞线千斤顶在吊装工程中的应用
氯盐腐蚀钢绞线蚀坑演化规律
EBZ160型掘进机过工字钢便桥跨老巷的研究
工字钢支护巷道中防倒装置的改进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