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年上半年四川省畜牧业经济形势分析

2011-04-13

四川畜牧兽医 2011年8期
关键词:畜产品畜牧业全省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上半年,全省畜牧系统坚持推进畜牧业现代化,率先建成西部现代畜牧经济强省,建成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初步建立长江、黄河上游草地生态屏障的基本思路,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各项扶持政策,克服了养殖成本不断上涨,动物疫情形势复杂严峻以及河南“瘦肉精”事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畜牧业呈现出健康发展势头。

1 畜牧经济运行情况

1.1 总量增长 价格上涨 效益良好

1.1.1 生猪产业。近年来,四川省加快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坚持把生猪产业作为现代畜牧业建设的优势产业,立足省情,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户”发展模式,推行“六方合作+保险”、“托养”、“寄养”等产业发展新机制,转变生猪生产方式,全省生猪产业持续稳定发展。2011年,全省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从2010年的53个增加到74个,新增奖励资金1.15亿元,达到4.19亿元,占全国奖励资金总量的五分之一。

1.1.1.1 生猪产销形势。一是生产总量稳定增长。二是规模养殖发展迅速。三是川猪声誉不断提高。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全覆盖抽检,多年来“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均未检出。去年农业部对四川省屠宰企业、超市、农贸市场、养殖小区(场)的畜产品进行了4次随机抽检,4次合格率和全年合格率均达到100%。今年除京、沪、浙、苏、粤等传统销区外,同样是生猪主产地的湖北省宜昌市,也在川调运活猪。

1.1.1.2 生猪价格形势。据全省36个定点县监测,当前每千克仔猪、活猪、猪肉价格分别为21.30元、15.96元和 25.42元,分别比去年同期高11.09元、7.31元、9.06元,上涨108.62%、84.51%、55.38%。尽管生猪价格上涨,但全省仔猪、活猪价格仍比2008年4月最高价分别低6.71元、0.25元,猪肉价格持平。仔猪、活猪、猪肉价格每千克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07元、1.83元和2.2元,四川仍是全国猪价最低的3个省份之一。

目前全省猪粮比价为6.71∶1,略高于6∶1的盈亏平衡点,处于正常合理状态,远低于2008年4月猪粮比价最高点8.29∶1的水平。生猪养殖效益正常偏好,农户自繁自养出栏一头肥猪可盈利350元左右。测算上半年生猪产业为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加贡献达到133元。

1.1.1.3 生猪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当前生猪价格上涨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养殖成本快速上升。受宏观经济运行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持续上升,推动生猪养殖成本上涨。今年1~5月,全省玉米平均价格2.33元/千克,同比上涨12%,劳动力成本平均涨幅在20%左右。据测算,育肥出栏一头100千克的肥猪,饲养成本在1200元左右,同比上涨16%,比2009年上涨25%。

二是全国生猪供应偏紧。2008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生猪价格持续走低,生猪养殖普遍亏损,散养农户减少存栏或退出养殖,部分规模养殖户(场)缩减养殖规模,导致当前育肥猪上市的阶段性偏紧。农业部监测统计,今年1~5月全国生猪出栏同比下降3.08%。商务部资料显示,1~5月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屠宰生猪同比减少3.97%。

三是自然灾害频发。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13个省份前期干旱,近期旱涝急转,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生猪生产,同时也加大了调入需求。

四是生猪疫情和“瘦肉精”事件影响。去年部分省份发生生猪疫情,一些地区出现仔猪成活率下降,挫伤了养殖者补栏积极性,加之今年3月河南发生“瘦肉精”事件,生猪生产受到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量。

1.1.2 牛羊产业。今年全省牛、羊产业发展的总体形势仍然保持生产和价格双稳定、养殖效益良好的态势。

上半年牛肉价格相当稳定,波动区间在33.2~33.9元之间,波动幅度在2%左右。羊肉价格略有下跌,波动相对大一些,仍处于高位运行。去年以来,牛奶价格保持稳定上涨的趋势,当前每千克价格为3.63元,比年初上涨0.13元,比去年同期上涨0.45元。

1.1.3 禽兔产业。近几年全省小家禽畜生产保持了比较强劲的增长势头。

相比其他畜种,蛋鸡、肉鸡规模化程度更高,养殖业主信息渠道多,对市场把握更准,加上生产周期短,一般蛋鸡从育雏到产蛋仅需要3个半月时间,肉鸡出栏仅需2个月左右,因此家禽产品的供求关系可在短期内得到调整,养殖业主也可以根据效益情况随时调整生产,生产的可控性更强。去年下半年,在猪肉涨价的拉动下,全省家禽价格出现快速上涨,今年2月份达到历史最高价,每千克活鸡和鸡蛋价格分别达到24.53元和11.76元。之后的几个月价格略有回调,总体上保持高位稳定。当前每千克活鸡和鸡蛋价格分别为23.19元和11.62元,同比分别上涨28.83%和29.11%。测算上半年禽兔产业为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加贡献达到41.9元。

1.1.4 蜂产业。今年上半年全省蜂蜜产品量增价升,蜂王浆产量有所减少,但价格仍然保持上涨。生产方面:据调查,全省柑橘蜜产量1900吨左右,同比增长50%以上;槐花蜂蜜产量1.8万吨,同比增长90%以上;山花蜜产量2500吨,同比增加30%以上。柑橘、山花和洋槐蜜丰收的主要原因是有良好的气候条件。4月至5月省内气温大都在15~25℃,降水量小,非常适合柑橘和山区野草开花泌蜜。但是由于蜂农忙于生产蜂蜜,蜂王浆产量有所下降,柑橘蜂王浆产量约1吨,同比减少10%左右;洋槐蜂王浆产量约300吨,同比减少20%左右。价格方面:去年洋槐蜜减产,价格较高,全国库存量少。今年收购价格逐步攀升,每千克从13元上涨到17元,而市场零售价格基本维持上年的30~50元;柑橘蜜的收购价为13~14元,同比上涨15%左右,零售价格为30~40元/千克,同比上涨25%;洋槐蜂王浆价格上涨到90~105元,同比上涨15%左右,市场零售价格维持在去年的220~340元。柑橘蜂王浆收购价为115~-130元,同比上涨10%,市场零售价格维持在去年的220~320元。

1.2 现代畜牧业发展稳步推进一是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资阳、遂宁、眉山三个试点市和52个重点培育县不断创新和推广“六方合作+保险”、“托养寄养”、“订单养殖”等发展机制,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二是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上半年正式启动了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计划今年全省创建100个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小区(场)。

1.3 产销衔接和市场开拓力度加大 3月,全省组织了全省60个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家禽专合经济组织,成都市50家家禽产品营销大户开展了家禽产销对接活动,现场达成1500万只家禽的交易协议,交易金额达到10亿元,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6月,又组织了省内38家畜产品生产企业参加2011年中国(广州)国际食品饮料展,签订了400余份购销意向协议,交易金额达到13亿元,有效提升了四川畜产品生产企业形象,拓宽了畜产品销售市场,促进了产业增值、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1.4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效显著 一是扎实开展春防工作。按照“早安排、早部署、早准备、早落实”的原则,2~4月,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了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为重点的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二是加强春防免疫督查和抗体监测。春防结束后,共采集14581份次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全省春季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农业部规定的要求。截至目前,全省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

1.5 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良好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省财政厅大力支持下,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投入经费在保持去年基数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新增投入600万元,目前,全省畜产品安全监管投入达1100万元。二是加强投入品监管。深入开展饲料、兽药企业全覆盖检测,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从源头上保障了投入品安全。同时,加强对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督查,查出问题要求饲料、兽药企业及时整改。三是严格进行专项检测。四是全面开展畜产品质量常规检测。1~5月,省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开展了对饲料、兽药和畜产品质量的检测,均未检出抗生素、生长素、色素等违禁物质。

2 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四川省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规模化水平以及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2010年全省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比全国平均低16个百分点。畜牧专合组织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户参与度不够高,同时实力不够强,在维护养殖者利益、引导生产方向、组织产品销售、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作用发挥还不充分。二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境外疫情多发,国内重大动物疫病源分布较广,加之畜禽疫病复杂多变,防控难度有所增大。三是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新的挑战。目前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消费者对质量安全要求提高。而四川省散养户比重高,产业链条长,推进标准化生产难度大,加之监管的质量标准、技术支撑、检验检测体系处于发展初期,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仍然不少。四是畜产品价格波动大,不利于产业稳定发展和农民牧业持续增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2.1 继续加大畜牧业政策落实和投入力度 一是继续加强现有畜牧业扶持政策。扩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范围,增加良种补贴、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动物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畜牧产业化、草原生态建设资金。二是优化畜牧业投资结构。加大对牛羊禽兔等畜种发展,种畜禽场建设、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养殖污染治理等的财政投入。三是逐步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方式。通过引导民间资本注入、加大信贷资金扶持力度等措施吸引社会资金进入畜牧业。

2.2 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带动等方式,大力发展农民专合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专合组织在农民培训、信息引导、产销链接中的作用,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2.3 着力防范重大动物疫病风险 一是要强化免疫工作。强化免疫培训、健全免疫档案,加强免疫信息报告,将集中免疫与日常免疫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做好防疫、免疫工作。二是要强化检疫监督。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频率,建立健全疫病防控监测制度,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健全防疫制度,加强养殖场防疫管理,降低发病率,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切实加强动物卫生执法监督力度。三是要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强化应急准备,落实防范措施,增强处置突发疫情的能力。

2.4 着力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要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厉的纪律、最扎实的工作,切实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要加强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从源头上控制畜产品质量;加强养殖监管,加快牲畜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规范养殖档案;加强对禁用药、限用药和休药期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畜产品市场监管,加快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监测手段和监测标准,推行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

2.5 着力提高市场风险防范能力 要加强对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测,开展主要畜产品市场风险分析,及时发布市场预警分析报告,科学监测生产变化和市场走势。要不断完善调控预案,提高宏观调控能力。

3 下半年畜牧经济走势预测

从当前四川省畜牧业生产形势看,下半年如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和动物疫情,预计全省畜牧业生产将保持稳定增长,主要畜禽产品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畜牧业产值和农民牧业增收将有较大幅度提高。

生猪价格走势预测:受饲料、劳动力等因素影响,生猪生产已进入高成本阶段。据农业部统计,5月份全国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今年首次出现正增长,但仍未达到近年存栏高位。按照生猪生产周期规律,预计至明年春节前生猪市场价格仍将维持较高价位,下行空间有限。在市场行情预期向好的推动下,全省适度规模养殖户(场)补栏信心回升,存栏增加,后期生猪生产有基础,市场供给有保障,生猪生产将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势头。

牛羊禽兔价格走势预测:从近年全省牛羊禽兔生产发展和逐渐增长的消费需求分析,牛羊禽兔价格总体上将保持高位稳定。特别是牛羊肉价格在第四季度随着天气转凉,需求增加,将会有所上涨。

猜你喜欢

畜产品畜牧业全省
映像畜牧业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