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腹腔镜诊治阴道B超拟诊宫角妊娠24例效果观察

2011-04-13苏学锋

山东医药 2011年43期
关键词:宫角肌层复查

苏学锋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枣庄277100)

宫角妊娠是临床上常见的异位妊娠。安全、有效的流产方式是既能避免开腹手术的较大损伤,又能防止在吸宫术中发生穿孔或大出血等。2006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采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阴道B超拟诊宫角妊娠患者24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同期收治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24例,平均年龄31岁。就诊原因为停经14例、人工流产术中未发现绒毛5例、人工流产术后反复阴道流血不净伴下腹疼痛5例;停经时间7~9周,其中 <49 d者18例、50~59 d者4例,>60 d者2例;初次妊娠8例,有剖宫产史6例、自然分娩史6例,有多次流产史而未生育者4例,子宫前位9例、子宫后位15例;复查阴道B超均拟诊宫角妊娠(子宫角部见孕囊或不均质包块)。

1.2 诊疗方法 ①均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采用静脉麻醉,患者取截石位,在脐孔上缘进10 mm穿刺套管置腹腔镜,左或右下腹进5 mm套管针及腹腔镜器械,探查盆腔及子宫,重点观察子宫角部有无破裂、淤血、凸起,包块与该侧圆韧带的位置关系。②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者增加下腹部切口,进腹腔镜,行宫角切除术;对宫角略突起、肌层完整无淤血者,在腹腔镜监视下经宫颈吸宫;对宫角突起明显且明显有淤血者于宫体注射缩宫素,经宫颈吸宫,注意保护肠管,防止穿孔时损伤。吸宫后立即检查吸出物中有无绒毛组织,有穿孔者增加下腹部切口,进腹腔镜行宫角修补术。③术后静滴缩宫素1~3 d;术后复查B超及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酌情口服米非司酮。

2 结果

2.1 术中情况 20例见子宫底部宽大、似马鞍状,一侧角部略增大,表面充血但无凸起包块、无淤血,圆韧带位于宫角外侧,输卵管及附件无异常,行吸宫术,吸出物见典型绒毛;3例宫角部凸起明显,表面呈暗红色,浆膜层完整,圆韧带位于包块外侧,行吸宫术,2例吸出物见绒毛组织,1例吸宫术时穿孔、进腹腔镜清理创面后缝合破口;1例见宫角部向外凸起明显,紫蓝色,浆膜层完整,圆韧带位于包块内侧,诊断为间质部妊娠,改气管插管麻醉,行宫角切除术。

2.2 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吸宫术者平均手术时间38min,出血量为20~100 ml(平均50 ml);宫角破裂修补术时间为60min,出血量约150 ml;间质部妊娠行宫角切除术者手术时间为90min,术中出血量约200 ml。均无意外损伤出血。

2.3 术后情况 术后血压均平稳,阴道流血未超过月经量;术后28~30 d复查血β-HCG水平均降至正常,B超复查未见异常,刀口均愈合良好。

3 讨论

子宫角妊娠是指孕卵附着在输卵管口近宫腔侧,或在输卵管间质部但向宫腔侧发育[1,2]。Jansen等1998年提出符合下述任何一项即可考虑为宫角妊娠:①腹痛伴有子宫不对称性增大,继以流产或阴道分娩;②直视下见子宫角一侧扩大,半圆韧带外移;③胎盘滞留于子宫角。但上述诊断标准多为妊娠中晚期的症状体征,而早孕时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检查,典型的宫角妊娠超声图像为横切面见孕囊偏于宫腔一侧宫角部,纵切面宫腔内看不到孕囊,周围肌层不同程度变薄;随妊娠月份增加,可在宫腔内见到孕囊及胎儿,孕妇易发生阴道流血、流产、早产或产后胎盘植入、粘连。

关于宫角妊娠的治疗,以往因诊断和手术水平限制,多先行吸宫术,出现穿孔者再行开腹手术;或者直接行开腹探查,术中切开宫角,夹出绒毛组织,再缝合宫角。两种方法均易给患者造成较大损伤,甚至影响生育能力。临床实践证实,宫角肌层淤血、变薄者吸宫术中易发生子宫穿孔,引起大出血或肠管损伤;而宫角肌层较厚、淤血轻,凸起不明显者行吸宫术可能较安全。但术前单纯靠B超及双合诊检查并不能完全确定子宫肌层情况,故吸宫术有很大风险;药物流产由于宫角肌层薄弱、收缩乏力而易失败;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在妊娠早期无症状,B超检查亦可显示为宫角部孕囊,此类患者行吸宫术成功率低、风险性大。近年来,随年轻初孕人流患者及有再次妊娠生育要求者增多,腹腔镜手术技术已在妇产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3~5]。本研究24例手术均顺利,术后血压平稳、阴道流血未超过月经量;术后28~30 d复查血β-HCG水平均降至正常,复查B超未见异常,刀口均愈合良好。我们体会,腹腔镜下可清晰鉴别宫角妊娠及间质部妊娠,并进而指导监视下吸宫术或宫角切除术,且手术视野好、创伤小。

总之,对于宫角妊娠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诊断及治疗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损伤,有利于保留生育能力。

[1]Tafim E,Ulusan S,Kilicdag E,et al.Angularpregnancy[J].J Obstet Gynaecol Res,2004,30(5):377-399.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36.

[3]叶丽,赵湘婉.腹腔镜监视下经阴道吸引术治疗宫角妊娠17例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17(1):43.

[4]谭欣,彭芝兰.孕早中期宫角妊娠57例诊断与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14(6):362-364.

[5]Heather M,Hanadi B,Trevor B.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etopic pregnancy[J].CMAJ,2005,173(8):905-912.

猜你喜欢

宫角肌层复查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勘 误
MRI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价值
宫角妊娠的诊断及手术治疗(附31例报告)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宫角妊娠误诊1例
首批7所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迎接复查评估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