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治疗痔30例分析

2011-04-13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中心卫生院102601张长颖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12期
关键词:肛垫痔核吻合器

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中心卫生院(102601)张长颖

痔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占肛肠疾病的87.25%。该类疾病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中心卫生院近3年内对30例痔患者应用了微创的治疗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6岁。Ⅱ~Ⅲ期痔24例,Ⅳ期痔6例。住院时间少于72小时8例,72小时~1周17例,大于1周5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术前禁食禁水,清洁灌肠。选择骶管麻醉或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满意后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手术方法:首先,肛门置入扩肛器,于直肠与肛管处的交界线(齿状线)上方约4cm处做双层环形荷包缝合,其缝合深度为黏膜及黏膜下层。然后,置入吻合器,旋开至最大,枪头置于荷包之上,将荷包线收紧后从吻合器侧孔拉出,使部分痔上黏膜、黏膜下层组织向下拉入吻合器内约3~4cm,旋紧吻合器固定并击发,切除的同时瞬间吻合。取出吻合器,用可吸收线“8”字缝扎出血点。

1.3 术后护理 术后卧床3~6h,第1天进半流食,24h后排便;应用抗生素1~3日,防止感染;注意术后有无便血,为防止便秘可适当给通便药,发生尿潴留给予留置导尿1~2日;术后疼痛给予对症治疗。

2 结果

30例患者中手术时间均少于30分钟;术中出血在10~30ml之间;无1例因术后疼痛应用阿片类镇痛药物情况;术后肛门无伤口,均无需换药;术后24小时内发生轻度肛门坠胀22例,明显肛门下坠伴腹胀8例(未用药物,通过理疗、热敷均可自行缓解);术后3天内出院8例,3天~1周出院17例,大于1周出院5例,平均住院时间为4~6天;术后吻合口出血1例;术后3天痔核再次脱出1例。

3 讨论

痔发病率高,主要表现为痔块的脱出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出血。肛垫是人体正常组织,它不仅包括黏膜、血管、结缔组织,还有肛门括约肌的参与。肛垫在肛门节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不可缺少的保证肛管正常闭合、维持肛门自制的结构,使肛门避免失禁[1]。

微创手术又称痔上黏膜环切术,是建立在肛垫学说基础上的,运用吻合器治疗痔的新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特制的圆形吻合器经肛门插入直肠,环形切除直肠下端肠壁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组织,并在切除的同时将两端进行吻合,使脱垂的肛垫上提,恢复肛垫的正常解剖位置,起到“悬吊”作用,同时切断供应痔核的动脉血液分支,起到“断流”作用,使痔核成功回缩入肛并逐渐萎缩,从而达到根治的目地。此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切除痔块,对正常的肛垫组织没有损伤(或损伤很少),保留了肛管对肠内容物的识辨能力,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术后肛门狭窄、失禁或精细控便功能发生障碍等问题[2]。

微创治疗除了上述优势外,也有不足之处。例如有顽固性便秘、盆腔肿瘤、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感染、痔核内大量血栓形成以及因痔核巨大估计术后不能完全消除外痔症状者均为手术禁忌症;吻合器每次切除范围约3~4cm,对于重度脱垂(脱垂大于4 cm)的痔患者来说,只能选择分次手术完成;此外,微创治疗也存在一些术后并发症。本组研究中的30例患者,有28例疗效确切且满意,有2例不足。术后3天痔核再次脱出1例,术后大出血1例。

提高手术者的技术水平,术中止血彻底,注重术后护理,防止便秘、腹泻,防止尿潴留以及谨慎选择手术适应症是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肛垫痔核吻合器
保留皮肤痔核切除加原位肛管皮肤重建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探索吻合器行业标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肛垫悬吊手术在重度痔疮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基于磁吻合技术的消化道吻合器的研制
内痔直肠下端黏膜环切吻合,肛垫悬吊术(PPH术)180 例的分析
∧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
术中使用吻合器与术后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狭窄发生的临床观察
便秘与内痔的关系:附261例临床观察
直肠拖出和双吻合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应用与观察
改良外剥内扎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