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话剧,魂兮归来
——略谈中国话剧的振兴之路

2011-04-12

关键词:话剧戏曲戏剧

李 劼 刚

(聊城大学 传媒技术学院,山东 聊城 252059)

话剧在中国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作为一个舶来品,它已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它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创作出了众多的优秀作品,塑造了无数生动的形象,完美地与中国的民族精髓、历史渊源以及现实生活的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它不仅成为表达中国民众心声、具有强烈感染力和战斗力的艺术形式,更在舞台格局多元化的当代,成为一种兼具时尚与魅力的艺术品种,为振奋民族精神,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信息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在以影视和网络为首的大众媒体和社会全民娱乐的强烈冲击下,话剧竟失去了其应有的灵魂,雄风不再,出现了剧本难寻、剧团锐减、观众流失的颓势,令人痛心不已。因此我们必须马上行动起来,回顾百年话剧发展历程,总结其宝贵经验,使话剧艺术活力再现,重振话剧艺术雄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 要关心社会现实,勇于承担起民族责任和历史使命

中国人对西方戏剧的引进,一开始就带有救亡救民的功利性,并非单纯的自娱自乐。百年来,中国话剧的先行者们带着最强烈的社会民族责任感,把视线聚焦在时代呼唤、民众需要上,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初期的话剧就已明确了自己的社会责任,进而把反映人民的需求作为推广话剧运动的主轴和前途。自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话剧在中国始终踏着时代节拍,反映着民族的要求,一批反映表现人民要生存、要抗争的剧目相继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生根、开花。

关心社会现实,勇于承担起民族责任和历史使命,可以说是话剧艺术的灵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乃是中国话剧在新世纪新阶段繁荣发展的根本途径,而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一切形式的文学艺术都将失去存在的根本价值。这应成为当代中国文艺自觉肩负的神圣使命,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实现艺术价值的最高追求。

话剧表演艺术家李默然曾说:话剧特质之一是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群众,反映现实生活相对敏捷迅速,这是这个外来剧种能够在神州大地生存发展的根本原因。然而,目前话剧创作队伍的流失以及剧作家越来越浮躁的心态,面对泛娱乐文化的挑战和从未有过的商品化的大潮,话剧创作逐渐脱离时代和大众,形式大于内容,致使话剧陷入尴尬境地。如果我们的话剧失去对时代对现实的关注,失去对人民命运的关怀,失去社会和民族的责任感,那么,话剧将会因为自己的失责而远离人民远离时代,并因此而萎缩。

话剧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保持自己的生命热度与激情,坚持正直高尚的艺术理想与良知,坚持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思想及探索真理,否则时代与社会也将不关心话剧。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只有与时代同步,踏准时代前进的鼓点,回应时代风云的激荡,领会时代精神的本质,文艺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才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

2 要善于继承优良传统,勇于创新,开创中国气派

20世纪东、西方戏剧的相互碰撞和相互渗透,说明在现代社会一个民族的戏剧要在封闭的情形中发展是绝对不可能的,必须坚持传统的、民族的特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话剧经过百年的锤炼已经深深打上了中国诗性智慧传统的烙印,在艺术精神上同中国的传统戏曲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仍保持着内在而深厚的联系。

中国话剧百年历程铸就了具有我国历史特点的民族化传统,从中国话剧的早期形态——文明新戏阶段,即可以看出中外戏剧撞击所带来的民族化特点。如《黑奴吁天录》是中国话剧首演的剧目,从剧的名称的改变,可以窥见当时就考虑到中国观众怎样才能更好地接受这个舶来品,其他的剧目比如《茶花女》、《热泪》、《共和万岁》等都在“情”字上沟通着中国人的欣赏心理,联系着中国戏曲的诗化抒情的传统,洋溢着浪漫主义慷慨悲壮激情。基于此,洪深在1928年提议将这种舞台戏剧正式定名为话剧。建国以来,田汉、焦菊隐、郭沫若、曹禺、老舍、夏衍等几代具有深厚文学功底和戏曲传统的戏剧艺术家,孜孜不倦地将中国传统艺术所蕴涵的传统美学精神与话剧原本固有的美学特征相嫁接,用于表现现代生活。例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自建院以来,在导演艺术大师焦菊隐以及全院艺术家的艰辛努力下,排演了像《茶馆》、《雷雨》等一批中国话剧的优秀之作,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为创造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话剧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但要注意的是,话剧要继承优良传统并不是简单的将话剧“戏曲化”。话剧需要学习传统戏曲, 但不能完全照搬其形式和手法,而应该是将它的美学原则与艺术方法融会贯通在话剧的艺术创造之中。从理论上说,各种形式的中国民族传统艺术,其美学原理都是相通的,作为综合艺术的戏曲,无疑更集中地体现了我们民族美学的精华。如戏曲的“写意性”、“ 假定性”以及戏曲的“情”、“理”观念等,这些优良的传统给我们话剧的创作打开了广阔的天地。

在中国话剧中有一个突出的艺术现象,即优秀的剧作都追求戏剧意象的创造——不仅追求真实的诗意,还在于创造出诗的意象。如《雷雨》中的雷雨意象,《上海屋檐下》中的梅雨意象,《风雪夜归人》中的风雪意象等,其艺术特征便是抒情性,从人物性格、戏剧结构到戏剧语言,都以抒情为纽带,着意从人的心理感情世界去透视人生现实,达到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使中国戏曲的诗意抒情的写意传统同西方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戏剧融合起来,中国话剧将中国传统戏曲的写意性与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写实性结合起来,形成诗化的现实主义,把“情真”提高到一个超越一切的境界,同时把理想的情愫注入真实性之中。

中国话剧艺术,既有坚实的写实风格的现实主义根基,又有传统艺术中深厚的“写意”美学的传统。那么,具有中国特色的话剧应该是这样的:能够深刻、敏锐地反映社会现实,深刻地剖析人的心灵;能够揭示无限深邃的精神生活;充满时代的诗情。曹禺、夏衍等戏剧艺术家的剧作都渗透着一种目标感,于残酷的真实和灰色的人生中写出了希望的曙光。一出《茶馆》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洋人们惊叹中国的话剧另有韵味。善于继承优良传统,勇于创新开创中国气派乃话剧成长壮大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这一功绩和历史经验我们应当永远记取。

3 要培养当代青年人的热情,发挥其先锋队和生力军作用

上个世纪初,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方文化艺术传入中国给千年传承的中国舞台演出注入一种新的活力。人们模仿西方的演剧方法,舍弃传统戏曲歌舞表演,这便是早期话剧的萌芽,促进中国戏剧改革的一支有生力量就来自新式学堂的学生们。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在圣诞节晚会编演了名为《官场丑史》的“时事新剧”,1906年在上海民主中学读书的汪优游(1888—1937)等在城东陆宅举行话剧试演,第一次以学生演出形式将话剧介绍给社会。

中国校园话剧百年来一代一代,后浪推前浪,对学校、专业话剧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优秀的学校也会重视这种高尚、有意义、有光彩的课余文化活动。南开大学就是中国最早开拓校园戏剧的高校之一。

还在1909年,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就带头倡导新剧,竟然惊世骇俗自编自导自演一部三幕讽刺剧《用非所学》,南开大学由此每年都编演新剧,形成正规的传统。周恩来1913年进南开中学读书,很快成为新剧活动积极分子。南开大学早期的戏都是师生集体讨论编写,周恩来也参加过,有时还拉大幕。最具价值的是他1916年9月在南开大学《校风》杂志上作为社论发表的《吾校新剧观》。这篇文章原定发表四部分,但仅发表了“新剧之功效”和“新剧之派别”两部分。最后点明“吾之主旨,又非纯求合乎欧美之种类潮流,特大势所趋,不得不资为观鉴,取舍去留,是在吾人之自择耳。”显示了应知晓世界潮流而以我为主的精神。学生演戏活动开展打破了中国传统意识中视演戏为贱业的局限,为后来的留学生演戏以及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

世界的未来在青年,尤其是朝气蓬勃的先进知识青年。继承先进青年创造新文化的传统,以高校作为话剧等传统与现代戏曲戏剧艺术的创新发展做后盾——文化单位与大学联合是戏剧戏曲走出困境的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学具有研究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功能,可以培养一批传统文化艺术的接班人。另外,将话剧等戏剧戏曲艺术引入大学,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能够在校园营造一种文化氛围,适合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对象。同时,戏剧戏曲曲目动人,曲调优美,戏剧人物情感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令学生在观赏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寓教于乐,能够让大学生参与进来,逐步了解、继承和发展民族艺术。

总之,只要我们抓住关注社会现实,坚持中国气派,依靠先进青年力量,就能使话剧艺术重振雄风。

[1]刘厚生.发扬校园话剧的优良传统——纪念中国话剧百年[J].群言,2007,(5).

[2]李杨.20世纪中国话剧发展中的现代性问题[J].南开学报,2007,(6).

[3]郭跃进.谈中国话剧艺术的民族化和表现力[J].齐鲁艺苑,2005,(3).

[4]徐晓钟.关注时代开拓审美走向大众纪念中国话剧诞生百周年[J].中国戏剧,2007,(3).

[5]王亚菲,朱黎明.略论中国话剧百年发展的历史经验[J].江西社会科学,2007,(11).

[6]邹红.中国话剧百年发展三维[J].文学评论,2007,(3).

猜你喜欢

话剧戏曲戏剧
话剧《坦先生》
有趣的戏剧课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话剧《二月》海报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剧类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