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法翻译法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再认识

2011-04-12

关键词:母语语法教学法

刘 月 辉

(湖南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1 引言

语法翻译法是外语教学实践中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法,至今大约有200年的历史了。它也是我国英语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法。在教学中,它主要是以母语为工具,以翻译为手段,通过句子结构分析、引申出重要的语法现象,再以讲解语法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教学模式为:阅读——分析——翻译——讲解——背诵(罗立胜,石晓佳,2004),通常采用三段式教学:讲解(翻译)——领读——做练习(明树杰,2004)[1]。在教学中重视语法的讲解,强调翻译的训练,重视阅读[2]。高职英语教学目标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首要任务”,目的是在教会他们读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听说的练习和应用,换言之,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也应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高职英语应用能力水平测试中听力理解占总分的15%[3],充分说明教学中要做到四者兼顾。由于语法翻译法存在不重视听说训练的不足,由此,语法翻译法曾受批评,语法教学也遭质疑。为了克服语法翻译法带来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现象,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19世纪末期出现了“直接教学法”、“阅读教学法”,还有美国发展起来的“听说法”以及和这个方法大同小异的由法国提出的“视听法”,还有后来的“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等。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中,无论是从教与学的过程来看,还是从教学的实效来看,语法翻译法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正如刘润清所言:“语法翻译法认为,文学材料中的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语言是由一组描写规则构成的,规则规定着如何组音成词,组词成句。衡量一种语言的知识就是看学习者是否熟知这些规则,是否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母语翻译成第二语言或把第二语言译成母语。”[4]

2 语法翻译法形成的背景及理论基础

2.1 背景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一些欧洲的学校开设了“现代”外语课程。当时的人们希望能够读懂希腊文和拉丁文,以便于今后的著书立说。由于他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因此在课堂上借助语法进行教学,通过翻译来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则显得非常有必要,而且颇有成效。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语言学习的动机蕴育了语法翻译教学法。经过几代语言学学者的努力,至今已形成了成熟的语法翻译法理论。

2.2 理论依据

(1)18世纪,语言学家们对词类已有研究,并将其划分为八大类。语法翻译教学法正是通过这些语法术语和各种词类的名称进行课文分析和讲解的,并依靠这些概念逐步形成了基本的语法体系。

(2)18、19世纪的语言学家认为通过语法规则将各类词汇组合起来必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正因有了这一共识,学者们对语言规律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分类,形成了“希腊—拉丁语法体系”(Greek—Latin Grammar System)。这一体系的建立就形成了“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基本框架。

(3)18、19世纪的语言学家认为书面语是语言的精华,在众多教学法中,语法翻译教学法是有效掌握书面语教学内容的成功教学法。

3 语法翻译法的特征及优点

3.1 语法翻译法的特点

(1)在语法翻译法教学中,教师是用学生的母语作为主要的教学中介语言。

(2)语法翻译法表明,句子是教授的基本单位,注重句子成分分析,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目的语与母语的句子尽可能恰当合适地互译。

(3)在语法翻译法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应是教学的重点。

(4)语法翻译法主要采用演绎法教授语法。即先讲授词法、句法,再做大量的翻译练习来实践这些规则。

3.2 语法翻译法的优点

(1)语法翻译法在我国历史久远,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并且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优势也很显著。俞约法教授指出,语法翻译法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已掌握母语的人在学习第二种语言文字的习语规律[5]。

(2)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过于重视交际能力培养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反而使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有所下滑。为了培养真正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做到英语运用的精确性,学生应记忆、掌握的语法规则不是已经太多,而是远远不够。应用语法翻译法进行语法教学,可使学生掌握牢固的英语基础知识。保证学生对字、词、句、篇的深入理解,形成正确的英语思维,培养学生理解外语和运用外语的能力。学者刘文瑛呼吁:“在其校已入学的研究生中有三分之一以上已通过六级,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研究生的水平不令人乐观,翻译法教学势在必行,不能淡化。”[6]

(3)语法翻译法注重翻译手段的训练,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目的语与源语之间的基本特征。

(4)语法翻译法重视语法和翻译,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5)语法翻译法教学中母语的使用,能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句型、文章结构比较直观、明了地展现出来,易于学生的理解。

(6)语法翻译法简便易行、易于操作,对教学设备和班级人数没什么特殊要求,特别适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实需求。

(7)在高职院校的各级英语等级考试中,阅读写作占据了绝对地位,语法翻译法教学符合大多数学生功利性的学习动机,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4 语法翻译法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合理性分析

4.1 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适宜于采用语法翻译法教学

高职学生所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且大多数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自然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因而,任务型等教学法收效甚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词汇量不足1 000,而高职院校的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词汇量要求中:A级为3 400、B级为2 500。词汇量的严重匮乏导致许多学生几乎无法用英语写出一个正确的简单句子,课堂教学中甚至出现逐字翻译文章的现象。学生阅读、书面表达能力低下,交际运用能力也就根本无从谈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听是建立在已对材料进行翻译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说也是在有范本的情况之下进行的;读仅仅停留在理解课文意思这一层面上的[7];写是对中文一段话的翻译而已。同时,语言习得经验表明,母语介入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听懂,能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能促使紧张、焦虑的情绪有所缓解,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有兴趣去听,由此提高英语的学习质量,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合理应用语法翻译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促使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的提升。

4.2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现实条件适合应用语法翻译法教学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逐年扩大办学规模等大环境的驱使下,高职院校的在校生人数也与日俱增,随之也衍生教学条件跟不上、生源质量下降、师生比严重失衡、教育管理难度增大等一系列的问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法要不断推陈出新、全面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也就不言而喻。然而,整体提高高职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顺利通过相关英语等级考试,是各高职院校的现实目标,且刻不容缓。从语法翻译法的特征和优点不难认识到,应用语法翻译法能有效缓解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现实困难。因而,语法翻译法能满足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现实所需。

4.3 高职英语应用能力水平测试通过率的提高,有赖于语法翻译法教学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通过英语应用能力A级或B级考试的方可毕业。英语应用能力A级或B级考试方式为笔试。考试内容的五大题型为:听力理解(15%)、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15%)、阅读理解(35%)、翻译(20%)和写作(15%)。其中,写作部分无外乎是汉语与英语互译内容。从分值分配上不难看出,英语应用能力A级或B级重在语法和翻译。良好的阅读和翻译功底是得到高分的基石。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基础阶段外语教学有背道而驰的趋势,但国外的外语教学却特别重视语言基础和语法知识,而我国目前过于注重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忽视读写,产生语境的缺失,培养出假的交际能力[8]。

5 结语

英语语法翻译法理论成熟,特征和优势明显,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现实条件与育人目标的有效实现,适合应用英语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当然,较新兴的英语教学法而言,语法翻译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而,如何合理应用语法翻译法并博采众长,切实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质量,是广大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工作者今后的努力方向。

[1]陈旭红.浅析语法翻译法、情景法和听说法[J].甘肃科技,2010,(6).

[2]吴莹.论语法翻译法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合理性[J].林区教学,2010,(3).

[3]闵雪飞.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浅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1).

[4]刘润清.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11~512.

[5]李珺.语法翻译法在高校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合理应用[J].考试周刊,2009,(36).

[6]刘文瑛.研究生英语教学不能淡化翻译法教学[J].中国翻译,1997,(3).

[7]马梅珍,孙霞.语法翻译法在职校英语教学中的变通[J].科技信息,2009,(31).

[8]刘海龙.语法翻译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适用性分析[J].教育园地,2009,(1).

猜你喜欢

母语语法教学法
母语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母语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