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11例吸毒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2011-04-12吴超良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7期
关键词:针具吸毒者丙肝

吴超良

(广东省汕尾市慢性病防治站,广东汕尾516600)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我国HCV感染率较高,由此而造成的巨大经济、社会负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中尤其值得重视的是静脉吸毒人群的感染情况,有研究指出,吸毒人群是一类特殊人群,直接或间接共用污染的注射器具静脉吸毒是吸毒人群感染HCV的主要危险因素[1,2]。为了解本市吸毒人群的丙肝病毒感染状况,笔者选取我市吸毒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年10月~2010年11月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中心接受药物治疗的吸毒者611例,其中男605例,女6例,年龄19~53岁,平均年龄(34.31±4.01)岁;吸毒时间6个月~18年,平均(5.43±0.42)年。

1.2 研究方法

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常规采集吸毒人员的静脉血,离心取血清备用。选用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整个试验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操作。对611例吸毒者进行血清学试验检验,以了解其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抗体)存在情况。结果判定标准:阴性:样本A值<Cut-off;阳性:样本A值≥Cut-off。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11例标本中共检测出HCV抗体阳性标本450例,阳性率为73.65%,其中曾经共用针具的吸毒者的阳性率89.60%,单独使用针具的吸毒者的HCV抗体阳性率2.47%,单纯口吸的吸毒者中无HCV抗体阳性,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1,P<0.05),见表1。

表1 不同吸毒方式患者HCV抗体阳性率比较

3 讨论

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其膜蛋白的基因容易发生变异,不能被机体先前所产生的抗膜蛋白抗体中和,所以患者感染后易慢性化。其中约50%的感染者会发展为慢性肝炎,约20%的人感染后可发展为肝硬化[3],同时丙肝病毒的感染与肝癌的发生也存在密切关系。丙肝抗体是HCV感染后在血液中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抗-HCV),人类对丙型肝炎病毒普遍易感,在受丙肝病毒感染后几乎都会产生抗-HCV,是HCV的标志物,可在血中查见,HCV抗体并非中和性抗体,测抗-HCV可以反映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4],阳性时提示受HCV感染。

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母婴、性接触、输血、使用非一次性注射针头等。本次调查中发现吸毒者的丙肝病毒的感染率为73.65%,远远高于普通人群的丙肝病毒的感染率,且其中曾经共用针具的吸毒者的阳性率(89.60%)明显高于单独使用针具的吸毒者的HCV抗体阳性率(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于吸毒人员经常群体生活,存在酗酒、嫖娼、共用注射器等不良因素,导致其感染的机会增加,也使得静脉吸毒成为了目前社会上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吸毒人员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不是一个与社会隔离的群体,随着此类人群的增加,必然导致HCV传播的机会也随之增大,因此吸毒者已成为向周围普通人群扩散和传播HCV的重要传染源,要特别重视吸毒人员的丙型肝炎感染情况。

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是有效控制丙型肝炎进一步扩散蔓延的关键。在严厉打击贩毒吸毒尤其是静脉吸毒的同时,要加强对吸毒人员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主动加入美沙酮替代治疗当中,减少吸毒人员共用注射器,推广正确使用安全套,从而减少各种疾病的传播。而与吸毒人员直接接触的医务工作者,尤其一线的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服务的同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好自我防护,对吸毒人员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及相关物品应严格消毒,减少医源性感染。丙型肝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疫苗可预防,应通过加强丙型肝炎实验室检测,尤其是对重点人群的检测,力争做到早期诊断、及时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以采取有效措施阻断传染源,这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有重大意义。

[1]童明庆.临床检验病原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69.

[2]刘云慧,闫丽,胡英,等.北京市486名吸毒人员HIV、HCV和梅毒感染状况分析[J].疾病监测,2007,22(1):10-12.

[3]吕宝成.实用传染病防治[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21.

[4]姚光弼.临床肝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70.

猜你喜欢

针具吸毒者丙肝
云南省清洁针具交换在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效果及经济成本分析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皮内针的优势病种及运用前景分析
拒绝“毒”侵要打持久战
吸毒者
miRNA-122与丙肝病毒感染及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浅谈针具交换干预模式对预防HIV在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传播的影响
甘肃省静脉吸毒人员共用针具高危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