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2011-04-10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荆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湖北荆州43402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26期
关键词:奥扎格雷神经功能

张 瑛(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湖北 荆州434020)

脑血管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以及复发率高等特点,为我国死亡病因中第一或第二杀手[1],为国家、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在脑血管疾病中,以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为最高。伴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也随之逐渐升高,该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故治疗目的是挽救生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以减少致残率,从而提高患者预后并改善生活质量。奥扎格雷钠是强效血栓素(TXA2)合成酶抑制药,是一种全新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为探讨其临床疗效,我科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病例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以治疗,疗效令人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从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就诊于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并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治疗组中,男45例,女30例,年龄为45~77岁,平均年龄为(53.2±6.7)岁。对照组中男43例,女32例,年龄为44~75岁,平均年龄为(52.9±6.5)岁。全部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制订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2],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并排除颅内出血;发病时间均为48h以内;均为首次发病或是既往有脑卒中史,本次发病前无后遗症;均有明确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入院前均未经抗凝、溶栓等治疗;无血液病或出血倾向;同时排除短暂性脑缺血、颅内血肿、出血性梗死、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患者;排除有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排除有精神病史或严重精神症状患者,严重失语或重度痴呆不能配合检查者;排除不愿意参加本次临床观察的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疾病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等一般情况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予两组患者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均辅以脑细胞活化剂对症治疗,结合患者具体病情予控制脑水肿、控制血糖、血压,脱水,清除自由基、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防治感染等治疗。观察组: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予血栓通注射液6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14d。

1.2.2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检测血浆黏度、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d各进行1次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2.3 疗效判定标准 本次临床观察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为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为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为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0%~17%为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及以上为恶化。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通过14d的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血液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血浆黏度、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测定的变化见表2,治疗组观察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血液相关指标比较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心慌1例,头晕1例,经减慢滴注速度后2例症状均消失。两组病例无出血、皮疹、恶心等不良反应,未出现因不良反应而停药。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目前已经成为严重的医学与公共卫生问题。急性脑梗死是因血管闭塞引起血流突然中断,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的过程。脑梗死是因为血小板聚集,血粘度升高,凝血因子作用加强,进而致抗凝及纤溶活性降低,脑血流量迅速减少[4],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现象严重,导致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等所致。如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有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时,因纤维蛋白原升高,纤维蛋白原在血液中能够形成网状结构,进而影响血液流动,导致血浆流速减低,将直接影响到血液黏度,使其增高,导致局部血栓形成,从而引发急性脑梗死。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目前首先治疗方式应是溶栓治疗,由于严格的时间与禁忌证限制,我国国内的脑梗死患者6h内的就诊率相对较低,故能够溶栓治疗的患者相对偏少。在这种情况下,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因其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的特点深受广大临床神经内科医生的重视。奥扎格雷钠是一种高效且强力的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能够选择性抑制TXA2合成酶的活性,进而抑制TXA2的合成并促进PGI-2生成,改善TXA2与PGI-2的平衡关系,以降低TXA2的浓度,抑制血管收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与扩张血管的作用。此外,也有研究证实奥扎格雷钠能够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大脑血管痉挛,降低组织耗氧,有效增加病变区的脑血管的灌流量,且对正常脑血管没有影响,故它能够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的血液供应,使缺血部位的功能得以恢复达到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改善大脑内微循环障碍与能量代谢异常现象,并进一步改善大脑局部缺血症状与脑神经损伤的程度[5]。本次临床观察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并与同期应用血栓通组患者对比,总有效率及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APTT等观察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且治疗组未发现1例不良反应,表明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迟彩连 .奥扎格雷钠联合克林澳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J].当代医学,2011,17(19):87-88.

[2]彭红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分析 [J].医学信息,2011,24(6):3302-3303.

[3]方璟,陈路,赵亚洲,等 .丁咯地尔联用纤溶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1,8(3):148-149.

[4]贾建 .脑梗死的急性期治疗 [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11):977-979.

[5]张俊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8):483-484.

猜你喜欢

奥扎格雷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脑血栓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治疗的临床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临床分析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