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1-03-30廖开历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24期
关键词:充血性依那普利阿托

廖开历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内一科,广西 河池 54630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以及病死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联合应用依那普利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 NYHA 心功能分级,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42~82岁,平均(68.5±11.2)岁,所有入选对象均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颁布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1]。将所有入选对象随机分成依那普利(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31021937)联合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H20051408)组(35例)和依那普利组(33例)。两组间年龄、性别构成比以及心功能分级等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及观测指标

两组CHF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并接受包括给予利尿剂、洋地黄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10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20 mg/d。治疗8周后观察心功能、血脂、心率(HR)、心脏超声彩色多普勒和6 min步行距离的改变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3.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治疗前后各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均按预定方案完成8周疗程,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不可耐受现象。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的对比[n(%)]

2.2 治疗后心功能、心率、血脂以及6 min步行距离的比较

经过8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血脂以及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比较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比较 ()

指标 观察组(35例) 对照组(33例)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LVEF(%) 35.0±6.8 57.3±4.6 37.6±5.9 49.4±3.7 LDL-C(mmol/L) 3.5±1.2 1.7±0.8 3.2±1.7 2.8±1.4心率(HR) 106.0±6.0 76.0±4.0 98.0±7.0 82.0±6.06 min步行距离(m) 254.0±36.5482.0±45.2 237.0±29.1394.0±25.9 LVEDV(mL) 184.3±42.7141.8±39.8 179.2±35.8162.0±41.0 LVESV(mL) 146.4±21.5101.3±18.9 138.0±24.8129.8±20.1

3 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众多心血管疾病的最终阶段和主要死因,其主要临床特点是心脏输出量降低、心室重构以及肾血流量减少等[2]。在以往的治疗中,抗心力衰竭药物以及神经内分泌拮抗剂药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大的降低了慢性心力衰竭的住院率和死亡率[3]。近年来,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应用中效果明显而备受关注[4]。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被认为是CHF的最佳选择,对于延缓临床进展、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依那普利是长效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有效改善心室和血管的重构,提高血管的顺应性,成为目前CHF治疗的首选用药[5]。他汀类药物则可通过有效降低血脂、抗氧化作用、稳定斑块及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延缓心功能的受损,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发生或复发心肌梗死的危险。

本研究通过依那普利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对比单纯使用依那普利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联合药物治疗后LVEDV、LVESV、LVEF、血脂下降以及心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应用ACEI和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CHF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且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考方案[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6,24(5):328.

[2]文成,弓荣泉,祁子君,等.缬沙坦与依鄂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疗效比较 [J].河北医药,2010,32(12):1552-1553.

[3]李汉成.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770-1772.

[4]杨丽丽,寇惠容.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9(4):535-537.

[5]付言,王大为.急性心力衰竭新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2008,36(2):12.

猜你喜欢

充血性依那普利阿托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肿胀的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动态心电图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依那普利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