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180例临床分析

2011-03-30李继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24期
关键词:汀组不稳定性辛伐他汀

李继红

北华大学研究生部,吉林 吉林 132000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pectoris,UAP)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中较为严重的阶段,随时有发生心肌梗死或心脏猝死的危险,需要紧急治疗的病症。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血脂密切相关,所以在临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过程中,控制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为重要。另外,他汀类药物的降脂效应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它在预防和阻断血管疾病的发生、进展以及突发事件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扩宽了他汀类药物适应证的临床应用范围,从而可减少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目前临床降脂药物有很多种,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7月开始用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长期口服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对照,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续收集2008年7月~2010年7月确诊为UAP的住院患者(诊断标准参见文献[1])患者180例,其中男118例,女62例;年龄44~74岁,平均(64±13)岁;病程1~6个月;TC≥4.68 mmol/L,LDL- C≥2.60 mmol/L,无肝功、肾功能不全的心脏病患者。

1.2 方法

随机将入选病例分成两组,阿托伐他汀组(n=90)应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拜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硝酸酯类),加服阿托伐他汀(立普妥,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H20051408)80 mg,每晚饭后顿服;辛伐他汀组(n=90)在相同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利之舒,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20010454)20 mg,每晚饭后顿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心绞痛分型上无显著性差异。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服药前,服药后1、3、6个月化验血脂、肝功,并统计心血管缺血相关事件(1、3、6 个月累计)。包括:①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②心绞痛持续的时间;③再次发病住院次数;④急性心肌梗死(AMI);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⑥心源性猝死(SCD)。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血生化及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情况

两组治疗6个月后,经化验,两组TC、LDL-C均有显著下降,而HDL-C显著升高(P<0.05),阿托伐他汀组更加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统计心绞痛发作情况,阿托伐他汀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一半以上,辛伐他汀组也有减少,但阿托伐他汀组减少更加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心绞痛发作时间,阿托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心绞痛发作时间减少一半以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血管相关事件发生情况

两组分别用药治疗6个月,阿托伐他汀组发生AMI 10例,PCI 12例,为辛伐他汀组的一半。再次住院率和心源性猝死率更少于辛伐他汀组的一半,两组各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及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6 个月)

表2 两组患者6 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不良反应

辛伐他汀组有7例患者出现了一过性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不停药,将辛伐他汀用量减少至10 mg/d,半个月后复查,肝功化验谷丙转氨酶正常。

3 讨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冠心病的急性事件,它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综合征。它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破裂,引起血小板聚集、继发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最终导致冠状动脉不完全闭塞的综合征。他汀类药物参与了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理生理过程,它能够控制不稳定性斑块破裂,抑制血小板聚集性血栓的形成,降低血脂。近年来,随着药物作用的深入研究,他汀类药物应用广泛,其除了调整血脂作用外,还具有: ①稳定斑块作用。它不仅可以减少斑块中的脂质成分(LDL-C等)和炎症细胞,还减少了巨噬源泡沫细胞的大小和脂纹面积,它能使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稳定性增加[2]体积下降,预防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3],具有临床意义。②干扰血小板血栓的形成。冠脉急性事件的发生是因为脂质斑块破裂诱导血小板聚集性血栓的形成,LDL-C通过抑制血小板Na+/H+交换,在它表面的GPⅡb/Ⅲa受体与凝血因子Ⅰ结合,诱导血小板聚集性血栓的形成,引起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他汀类药可高效地降低LDL-C,从而抑制了血小板聚集,控制了血栓的形成,预防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临床意义。

本研究在UAP治疗中应用的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属他汀类调节血脂药物, 笔者所在医院对辛伐他汀以及阿伐他汀进行了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 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 治疗1个月及6 个月血脂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或P<0.01),但辛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两组治疗1个月及6 个月疗效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调脂的药物治疗,该试验表明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有显著性疗效, 但是两组疗效并无显著性差异。加服他汀类药物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结果表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两组均明显减少,但阿托伐他汀组减少更加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心绞痛发作时间比较,两组均明显减少,但阿托伐他汀组减少更加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中,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更加有效,具有临床意义,特别值得临床推广。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 409-412.

[2]Wong B,Lumma WC,Smith AM,et al.Statins suppress TGP-1 cell migration and secre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by inhibiting geranyl-gerang lation[J].J Leukoc Biol,2001,69:959-962.

[3]Capurse A.Le Promesse delle statine.[The promise of statins][J].Ital Heart J,2001,2:224-229.

猜你喜欢

汀组不稳定性辛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左心射血分数的影响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效果对比研究
瑞舒伐他汀对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观察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中医辩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