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6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2011-03-22毛荣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娩出孕产妇胎盘

毛荣华

(江西省万年县中医院妇产科,江西万年335500)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者,是产科重要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有研究指出[1]因产后出血死亡者占孕产妇死亡人数的25%。我国2000年死亡孕产妇中,产科出血占50%[2]。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住院的5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全部产科住院患者1840例,产科出血患者56例,占3.0%。孕产妇的年龄18~44岁,平均(26.8± 3.2)岁;孕周34~45周,平均(37.9±1.6)周;正常阴道分娩40例,剖宫产16例;初产妇25例,经产妇31例。有引产、人工流产史者44例,占78.6%。所有患者均符合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即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

1.2 产后出血量的计算

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计算产后24h出血量。(1)经阴道分娩患者:胎儿娩出羊水排净后,立即在产妇臀下放置接血器收集排出的血液;胎盘娩出后,进行侧切缝合,并在产妇阴道内放置尾纱和渗血纱布。最终,产后出血量是24h内接血器收集的血液、血染纱布及染单上的血量。(2)剖宫产患者:在子宫壁切开后以负压瓶吸尽羊水,然后用空的负压瓶采集产妇流血量。最终计算负压瓶中的出血量,术中床单上的出血量以及按阴道分娩测量的术后出血量的和为总出血量。

1.3 治疗措施

产妇入院后整个产程均有护理人员跟进,密切关注产妇子宫、胎盘、胎膜的变化。对于胎盘娩出后产后出血的产妇,第一时间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一般而言,产妇分娩后少量出血不需要干预,能发挥自身止血机制的止血功能,如子宫胎盘剥离面缩小、子宫收缩、凝血物质的储备等达到逐渐止血的目的。但是,符合产后出血定义的产妇出血量较多,笔者所在医院均对其进行了干预。主要方法是:双手加压持续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发挥自身减少出血的作用;出血量较多的产妇,可进行腹主动脉压迫和子宫腔填塞(不留死腔);对于持续出血的产妇,持续静脉滴注宫缩剂,如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卡孕栓等;根据产妇情况进行手术,如进行B-Lynch缝合术、盆腔血管结扎、次全子宫切除术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分类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用χ2检验进行比较,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情况

1840例产妇中,自然分娩者1562例,发生产后出血者40例,占2.6%;剖宫产者278例,发生产后出血者16例,占5.8%。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产妇的产后出血比例比较,χ2=8.16,P<0.05,认为剖宫产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自然分娩的产妇。

2.2 基本治疗情况

全部产后出血产妇均进行积极的治疗干预措施,出血情况得到很好的控制。其中,33例产妇通过按摩子宫的方法在半小时内止血;15例产妇通过子宫腔填塞和腹主动脉压迫得以止血;6例产妇在静脉滴注缩宫剂后止血;2例产后出血严重的产妇在分别行盆腔血管结扎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后止血。

2.3 产后出血原因

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障碍,分别占51.8%、26.8%、17.9%和3.6%。比较两种分娩方式的产后出血原因,发现两组最主要的原因均为子宫收缩乏力,其次是胎盘因素。但两种分娩方式不同的出血原因在于,自然分娩产妇的产后出血有一部分是由于软产道损伤引起的,而剖宫产产妇的产后出血的部分原因是凝血障碍。经卡方检验发现,两种分娩方式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分布不同χ2=9.52,P<0.05。见表1。

表1 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原因比较[n(%)]

2.4 产后出血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56例产后出血患者中,有引产、人工流产史者44例,占78.6%;合并妊娠高血压24例,占42.9%;产程异常者17例,占30.4%;瘢痕子宫19例,占33.9%;前置胎盘13例,占23.2%;胎盘早剥11例,占19.6%;双胎巨大儿7例,占12.5%;羊水过多3例,占5.4%。

2.5 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56例产后出血产妇经过积极的治疗干预,均在1h内止血,没有发生并发症。

3 讨论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56例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障碍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同时,产后出血与生产方式、引产史、人工流产史、孕产次、有无人流和引产史以及产程异常、前置胎盘、合并妊娠高血压、胎盘早剥、瘢痕子宫、双胎巨大儿和羊水过多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剖宫产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自然分娩者,这与有关研究报道结论一致[3,4]。因此,医院应大力宣传自然分娩对产妇和婴儿的好处,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对无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尽量劝说其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剖宫产手术的技巧,合理选择切口,及时缝扎术中出血点,减少剖宫产手术产妇的出血量。

对待产产妇和孕妇进行正确的预防指导,对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积极治疗,对于减少产后出血量和降低产后出血率有重要的意义。(1)大力宣传正确的避孕方式,指导无怀孕打算的妇女正确合理避孕。研究发现有人流和引产经历者占产后出血的78.6%。因此正确避孕,减少不必要的妊娠及人流,能够减少对子宫内膜的伤害和阴道及子宫的感染。(2)宣教孕期保健知识,加强孕产妇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教会孕妇自我监测,及时发现可疑危险因素并进行干预及预防[5]。(3)密切观察产妇产程的进展以及产妇胎盘、子宫、胎膜的变化,做到及时干预[6]。同时消除孕妇待产时的紧张情绪,及时补充能量。(4)妇产科医护人员应强化专业知识,进行继续教育学习,提高助产技术,重视并做好高危妊娠的管理和筛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降低产后出血率。(5)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6)产妇产后早期哺乳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宫缩,减少产后出血。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43.

[2]梁娟,李维敏,王艳萍,等.1996~2000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257-260.

[3]罗丽娅.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6):127-129.

[4]宣锦红,薛菊辉,巫云.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7-38.

[5]陈建英,曹迎九,吴伟燕.降低产后出血率临床措施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0):2797-2798.

[6]王志弘.产后出血防治措施的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4):70,94.

猜你喜欢

娩出孕产妇胎盘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臀位剖宫产改良式臀牵引术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
流动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模式探索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控制性脐带牵引法预防第三产程产后出血的有效性研究: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