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研究

2011-03-22李应杰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功能纤维化

李应杰

(郑州市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07)

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率非常高的国家,其中部分患者可能经过肝纤维化进展为肝硬化,发病高峰年龄在35~50岁,出现并发症时死亡率高,患者治疗难度大,经济负担重。因此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抗病毒和抗纤维化治疗是当前研究热点。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2000年全国传染病会议通过的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诊断标准(西安)[1],并排除其他病毒交叉重叠感染如HIV、HCV或HDV感染患者,排除使用其他抗病毒药物或免疫调节剂患者,排除酒精性肝病或肝恶性肿瘤者。根据自愿服中药汤剂分为两组。其中中药组42例,男29例,女13例,年龄33~65岁,平均(43.2±10.7)岁,病程10~20年;对照组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32~64岁,平均(42.8±11.3)岁,病程9~2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肝功能指标、血清HBV-DNA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及保肝治疗,并口服恩替卡韦(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0.5mg,每日1次。治疗组加用自拟养阴化癥汤治疗,药物组成:生地15g,赤白芍15g,枸杞子20g,女贞子20g,制首乌20g,当归10g,丹参20g,莪术10g,炙鳖甲20g。加减:肝郁不舒者加郁金10g,柴胡10g;兼有腹水者去生地,加茯苓15g,泽泻 15g;有出血症状者加地榆30g;腹胀甚则加枳壳6g;尿赤口干者加麦冬15g,石斛15g;大便溏者去首乌加葛根15g,白术15g,便秘者加栝楼仁15g;贫血者加党参15g。水煎服,3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两日1剂。

所有患者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患者均知情同意。

1.3 观察指标

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个月时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HBV-DNA水平及肝纤维化等项指标。

1.4 疗效判定标准[1]

参照文献[1]拟定。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血清纤维化指标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肝功能改善,血清纤维化指标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血清纤维化指标未达到有效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两组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ALT(U/L) AST(U/L) TBIL(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中药组 254.1±67.2 60.1±15.5#* 115.4±37.5 45.3±10.7#* 92.3±12.5 35.9±6.8#*对照组 249.5±70.2 88.4±24.7# 118.8±42.8 56.4±12.9# 91.7±13.8 63.4±8.9#组别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纤维化指标变化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纤维化指标变化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透明质酸(HA) 层黏连蛋白(L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中药组42 569.2±167.4 189.4±40.9#*173.1±37.4 109.5±23.0#*对照组48 571.3±173.0 267.8±69.4#175.7±40.2 140.8±28.9#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纤维化指标变化比较

见表3。

2.4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与所用药物相关的肾功能损害,没有中途退出的病例。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为长期感染HBV病毒所致,其缓慢进展,多有肝纤维增生、肝功能失代偿甚至发展为肝癌,我国感染者达10%左右。对于早中期肝硬化,临床多用抗纤维化及抗病毒治疗,但疗程长、费用大、易反复。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胁痛”“癥瘕”黄疸”等范畴,其因湿热邪毒伤及肝脾,久病体虚而伤肾,致气结血瘀,阻于肝络,积聚成癥瘕[2]。我们根据临床经验给予自拟养阴化癥汤治疗,共奏养阴解毒、疏肝健脾益肾、化瘀消癥之功,效果良好。

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上述诸药物与复方甘草酸苷同用虽不能显著杀灭或抑制病毒,但可以显著减轻肝细胞炎症活动度,延长肝细胞的寿命,明显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的再生,阻止或减少肝脏病变的发生、发展及复发,疗效好而稳定,且价廉。在目前没有成熟的治疗方法的情况下,大胆探索采用祖国医学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目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最佳治疗选择。

本观察采用中药汤剂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明显,且对改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值得进一步研究。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止方案[J].传染病信息,2000,13(4):143-148.

[2]许国智.中西结合治疗乙型病毒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10,2(16):48.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肝功能纤维化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
散瘀消癥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