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尿酸血症123例的中医体质辨证及疗效分析

2011-03-22潘启焕覃佰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湿质高尿酸气虚

潘启焕 张 周 覃佰强

(广东省英德市东华医院,广东英德513061)

早期高尿酸血症除化验室检查尿酸指标有增高外,大部分没有临床表现。笔者用中医的体质辨证方法对123例经用尿酸清方治疗后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了体质辨证,并分析了体质与疗效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23例经用尿酸清方(黄芪30g,白术20g,茯苓20g,甘草5g,萆薢10g,木瓜10g,威灵仙10g)治疗后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用中医体质辨证的方法进行体质辨证。

1.2 体质辨证方法

参照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辨证九分法[1]拟定。气虚质定义:由于元气不足,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表现为肌肉不健壮,气短懒言,肢体容易疲乏,易出汗,脉象虚缓,目光少神,健忘。痰湿质定义:由于水液内停而致痰湿凝聚,以粘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表现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粘,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口黏腻或甜,脉滑。湿热质定义: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表现为形体偏胖或苍瘦,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舌质红,苔黄腻,容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血瘀质定义:瘀血质是指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并表现出一系列外在征象的体质状态:瘦人居多,平素面色晦暗,皮肤偏暗或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易患疼痛、口唇暗淡或紫、眼眶暗黑、鼻部暗滞,发易脱落,肌肤干。女性多见痛经、闭经、或经血中多凝血块或经色紫黑有块、崩漏、或有出血倾向、吐血。

2 结果

经用尿酸清方治疗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23例中医体质辨证型结果:气虚痰湿质104例,湿热质10例,血瘀质9例。用尿酸清方治疗123例中,有效110例,有效率为89.4%[2],体质分型与疗效的关系见表1。

3 讨论

早期的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大多无临床表现,但如不得到及时控制,可出现多种临床并发症,如痛风关节炎、痛风性肾病、肾功能不全等,并使冠心病、糖尿病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目前国内外十分重视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防治。但在无症状期,中医如何辨证治疗尚无定论。本资料主要探讨运用中医体质辨证来治疗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以期达到药体相符,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表1 123例体质分型与疗效的关系

人类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下,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结构与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他的生理反应的特异性,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所产生病变类型的倾向性[3]。中医也认为: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中医体质学以生命个体的人为研究出发点,旨在研究不同体质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从而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因此,体质辨证运用于经西医化验等检查有阳性指标但又无临床症状的病症是一种较好的辨证方法。

笔者选择123例经用尿酸清方治疗后的高尿酸血症患者[2]进行了体质辨证,结果为气虚痰湿质104例,湿热质10例,血瘀质9例。尿酸清方组治疗有效的110例中,气虚痰湿质104例,占84.6%,湿热质0例,占0,血瘀质6例占4.8%;显示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多为气虚痰湿质,尿酸清方对气虚痰湿质高尿酸血症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说明尿酸清方的组方是较科学的。

[1]王琦.九种基本中医体质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3-6.

[2]潘启焕.尿酸清方治疗高尿酸血症123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1(3):71.

[3]匡调元.人体体质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

猜你喜欢

湿质高尿酸气虚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中老年人痰湿质评分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质患者与瘦素受体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代谢综合征痰湿质研究进展*
痰湿质与饮食生活习惯的相关性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气虚了,病多了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症血症与痛风40例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