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奈达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2011-03-22盛晶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奈达胸膜胸腔

盛晶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河南南阳473000)

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控制,常造成患者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2009年3月~2010年7月笔者所在科室采用胸腔置管引流胸水后灌注奈达铂治疗,并与传统灌注顺铂做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0年7月笔者所在科室住院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9例,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Karnofsky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胸腔灌注奈达铂;对照组25例,胸腔灌注顺铂。见表1。

1.2 治疗方法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用1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由B超定位点行胸腔穿刺置管并闭式引流胸水,后给予胸腔内注药。治疗组胸腔灌注奈达铂(南京东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80908)100mg;对照组胸腔内注射顺铂80mg,间歇5~7d/次,共计不超过3次。注药后嘱患者变动体位,使药物和胸膜充分接触;治疗前后行胸片及B超检查以评价疗效,同时观察两组的药物毒副反应。

1.3 疗效评价

参照1980年WHO标准统一评价疗效[1]:(1)完全缓解(CR):积液消失至少维持4周以上;(2)部分缓解(PR):积液消退50%以上,B超显示胸腔为纤维分隔、包裹,残留胸水无增长持续4周以上;(3)无效(NC):用药后胸水无缓解或短时缓解后很快加重。以CR+PR计算有效率(RR)。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观察

治疗组有效率(RR)为76.5%(26/34),对照组RR为52.0%(13/2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

2.2 毒副反应

治疗组出现恶心、呕吐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但骨髓抑制较对照组增加(P<0.05),而肝肾功能损伤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胸腔穿刺置管过程中,无气胸、血胸、感染、肿瘤种植及邻近脏器损伤等并发症。

3 讨论

恶性胸腔积液至今尚无标准的治疗规范,胸腔内化疗药物注射是目前常用的方法。胸腔内注射化疗药物,首先可在脏层、壁层胸膜间产生化学性炎症,刺激胸膜细胞增殖纤维化,导致胸膜粘连,降低胸膜的通透性,减少胸腔积液的渗出而控制胸腔积液;其次注入腔内的化疗药物能通过细胞间隙向肿瘤组织渗透,对肿瘤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同时腔内的药物在吸收到体循环后,可再次到达肿瘤组织,从而对肿瘤产生相加作用[2]。

表3 两组的药物毒副反应

过去注射常用的胸腔化疗药物顺铂后出现的恶心,呕吐及肾功能损伤较明显,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营养状况多数较差,一般不能耐受,需寻找更高效易耐受的治疗方法。

奈达铂为第二代铂类化疗药物,在治疗头颈部肿瘤、食管癌、妇科肿瘤方面与顺铂相比疗效更明显,恶心、呕吐及肾功能损伤都较顺铂轻,且不用水化,更易于耐受。另外胸腔内灌注奈达铂虽然出现骨髓抑制较顺铂明显,但均为轻度、一过性,无粒细胞减少及相关性发热,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多可恢复。

综上所述,胸腔置管引流配合腔内注射奈达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方法简便、疗效显著、毒副作用轻微,适于临床推广。

[1]廖美琳.肺癌现代治疗[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319.

[2]许涛,高辉.高聚生联合奈达铂局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15):1229-1230.

猜你喜欢

奈达胸膜胸腔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生活大爆炸》汉语字幕翻译研究
奈达翻译理论关照下的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