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泛影葡胺在静脉肾盂造影中毒副反应的预防分析

2011-03-22莫群兵黄晓云韦丽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离子型葡胺毒副

莫群兵 黄晓云 韦丽艳

(广东省第二工人医院,广东广州510720)

复方泛影葡胺是临床常用的离子型造影剂,相比非离子型造影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毒副反应,但由于其价格低廉,现仍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因此,预防与减少复方泛影葡胺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毒副反应尤为重要。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最近两年(2008年2月~2010年3月)460例使用76%复方泛影葡胺行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helography,IVP)的病例进行观察,在随机分组中,对造影出现不同的毒副反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提高对复方泛影葡胺在使用安全性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0例均为门诊或住院患者。在随机分组中,治疗组235例,男125例,女110例,年龄21~68岁,平均(42.4±21.3)岁;对照组225例,男113例,女112例,年龄25~66岁,平均(41.2±16.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理状态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例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及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

1.2 方法

治疗组:造影前采用碘双试验,用复方泛影葡胺(76%)1~2滴滴入眼结合膜囊内,同时用1mL静脉注射,观察5min,无毒副反应者,予以静注地塞米松10mg,按造影常规要求腹部加压,用76%复方泛影葡胺20mL缓慢(3~4min)静脉注射,在室温18~24℃下完成。

对照组:造影前碘试采用1mL静脉注射,观察5min,无毒副反应者,按造影常规要求腹部加压,用76%复方泛影葡胺40mL快速(2~3min)静脉注射,在室温下完成。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χ2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碘试出现毒副反应6例,发生率为2.55%;造影时出现毒副反应3例,发生率为1.28%。对照组:碘试出现毒副反应2例,发生率为0.89%;造影时出现毒副反应39例,发生率为17.33%。治疗组过敏试验的阳性率比对照组过敏试验的阳性率高;造影时治疗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上述两组病例中,发生的毒副反应病例均为轻度反应,以皮疹为主要症状,无中重度过敏反应病例发生。所有患者经处理后均能顺利完成造影。见表1。

表1 碘试与造影时两组病例毒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静脉肾盂造影是泌尿系统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在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造影剂的选择上,由于非离子型造影剂价格相对离子型仍然显得昂贵,因此,离子型造影剂目前使用仍然广泛。我院的IVP检查主要使用离子型造影剂,以76%复方泛影葡胺为常用造影用药。对于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与毒副作用的研究,国内外报导不少,普遍认为:造影剂的毒副反应主要与其化学毒性、渗透压、过敏反应及亲脂性这四个方面有关[1]。其中,过敏反应属特异质反应,与个体差异有关,各种造影剂都难以避免;而其余三者与各种造影剂的理化特性密切相关,是引起毒副反应的主要因素。为了尽可能减少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检查的整个过程中要做好必要的预防与准备工作。

笔者所在医院近两年的静脉肾盂造影结果表明,采用碘双试验法(滴眼与静脉注射双试验法)、造影时室温18~24℃、造影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以及低造影剂用量与慢注射,可使患者造影时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分析其中原因应与下列因素相关:(1)造影前进行碘过敏试验时,采用碘双试验法比单一的静脉注射法查出的阳性率要高,可降低造影时毒副反应的发生率。(2)造影时室内温度比较重要,笔者造影时观察,最合适的温度在18~24℃;过高室温可增加患者胸闷与烦燥,进而诱发机体物理性反应,从而产生胸闷、呕吐等反应;过低室温,由于检查时多数患者都有精神紧张,而室内温度低会使患者全身肌肉崩紧,易产生四肢颤抖,在腹部加压的情况下,同样易引起患者胸闷、呕吐等反应。因此,夏天时使用空调保持室温,冬天可采用电热炉来增加室内温度,以保证患者良好的精神,使造影顺利完成。③造影前注射地塞米松与低造影剂用量、慢推注,在降低造影时毒副反应的发生与反应的程度上效果比较明显。地塞米松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中较为稳定的一种,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与抗毒素的作用,因此,造影前注射地塞米松,可有效预防与减轻离子型造影剂的毒副反应(碘剂特异质过敏反应)。文献报道,注射地塞米松后其毒副反应为2.4%[2]。造影剂的另一类毒副反应就是物理-化学反应[3],物理-化学反应则明确与剂量有关,主要是药物的高渗性、电荷和粘稠性引起的局部反应,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组中,低造影剂用量与慢推注,从用量与进入血管时间量上都比对照组少,而造影时出现的毒副反应结果也显示,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虽然在离子型造影剂使用上做好各种准备,但是造影时无论发生的是轻度或中重度毒副反应,均应严格与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

[1]王芳军,廖淑梅,温凤媚.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阳性的处理对策[J].医药世界杂志,2006,5.

[2]杜茂云.地塞米松在静脉肾于盂造影中的应用[J].右江医学,1999,27(3).

[3]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8.

猜你喜欢

离子型葡胺毒副
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CT增强扫描中离子型与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副反应对比效果分析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CT增强扫描注射碘对比剂的观察与急救护理
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探讨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离子型与非离子型分散剂对碳纤维在油性材料中分散性能的影响
基层门诊药品毒副反应的观察与分析
灵芝孢子粉对恶性肿瘤放化疗的减毒作用
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