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2011-03-18崔晓琳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订单式订单实训

崔晓琳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 300191)

论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崔晓琳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 300191)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并对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这两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中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更好的完善该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高职院校面临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压力

教育部明确规定,要将毕业生的就业率与高职院校的招生数挂钩。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会造成学生对学校服务的不满意,影响高职院校校园的和谐,而且直接威胁到其生存。

2.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社会经济建设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检验其是否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主要看其专业设置是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到“适销对路”;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能学以致用,被社会、用人单位接受,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

3.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也要求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等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情形下,办出特色,是高职院校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高职院校根据社会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标准和模式,优化整体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形成学校特色,构建学科优势。同时,目前国家对高职院校建设的投入较少,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可以依托企业,共同建立产学紧密合作的运行机制,得到企业资金的直接注入,或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共建实习基地。这样,不仅能有效缓解高校资金缺口的压力,而且能为学生提供健全有效的实践教学场所,从而完善学校教学条件,夯实学校发展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2010年9月8日,由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和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举办的火箭订单培养班正式开班。“火箭订单班”是为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项目对技能人才需求而举办的,是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与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的阶段性成果。该班是从学院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汽车航空系分别所属的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等9个专业中的2011届毕业生中筛选出来的,由36名同学组成,在未来的一年中,学生们将在我院按照校企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接受培养,深入企业进行实训,同时还将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使学生无论从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都更加符合企业需求。校企双方合作都希望把火箭班办成精品班,在教学、实践、实习各环节都取得新成绩、树立新标杆,创造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新模式,为天津火箭公司的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为中德学院航天器制造技术(运载火箭制造方向)新专业的开办和建设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家电卖场是最近几年兴起的,成熟的管理人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锻炼才能达到要求,其成才的速度远不能满足行业的快速发展需求。人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为了招到更多合适的人才,五星电器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联合办学,尝试“订单式培养”。在该校建立五星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双方共同举办“五星班”。“五星班”分别设置了连锁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物流与售后三个专业。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五星电器将提供各类实践培训机会。学生们可以在五星电器的卖场获取实习机会,同时还可以在业务中心、服务中心参与到终端管理的学习中去。区别于其他的办学方式,五星电器将全程参与到教育培训中去,包括的课程设置以及辅助教学工作。部分专业课程的设置将直接根据五星电器内部某些岗位职能的需要,课程实践的课堂也会开办到五星电器的相关卖场、部门中进行。五星电器的高层及相关专业的专家也会参与到教学中去。他们将担任学校的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客座教授,并且不定期的到学校进行培训和讲座。

三、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所凸显的问题

“订单式”培养模式对于高职教育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的转变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学生就业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已逐渐得到社会认可。但目前,“订单式”培养模式也凸显出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1.传统办学理念的影响

“重普教、轻职教”是指一些学校仍实行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 ,过多强调学科性 ,盲目加大基础理论课的比重 ,削弱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或仍然沿用、照搬本科的教学模式 ,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只是根据相关专业进行缩减 ,实际成了本科压缩型。攀高升格主要是许多高职院校将学生专升本的比例作为评判办学成功的标准 ,片面追求对口升学率。传统办学理念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重要障碍。

2.“订单 ”的不确定性

从单纯的“学校教育模式”到“校企联合教育模式”的转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校企联动的要求很高 ,学生从进校起 ,学校就应将其教育就业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进行组织规划 ,包括校企共同研究人才需求走势、制定合理的专业设置、实施系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策略、对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和积极反馈等。事实证明 ,如何建立学校与企业间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点。在具体操作上 ,就存在如何得到“订单”,又如何得到更多、更好“订单 ”的问题 ,行政干预显然难以长期奏效 ,必须寻找到一种校企互动的长效机制。

3.有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订单式”培养模式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主要因素有:一是合作动力不足,尤其是企业在人力资源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其主动性明显不足;二是缺乏政策支持和引导,社会对合作教育认同度不高,“订单”合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三是信息不畅,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校的供给不是在一个完善的信息平台上完成的,“订单”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偶遇”。在信息不畅的情况下,学校和用人单位都无法实现全面的比较难以寻找最佳的结合点。

4.教师实践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订单式”培养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毕业后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尽快就业。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要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要求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实践能力,而且对企业要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对技术和生产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教学活动才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然而很多学校的专业师资情况令人堪忧,一些高职院校教师学不熟悉企业的生产运作过程及相关技能,专业师资力量远远不能胜任职业教育的要求。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给“订单式”培养模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进而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

四、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建议

高职院校积极开展订单培养,探索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就业岗前培训的问题,从而达到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结合学校已开展的实践,我们认为,高职院校要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应积极创造并具备几个基本条件:

1.企业需求与支撑

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首要条件,是必须有相关企业的需求与支撑,这是由“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为了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规模效应,必须有大批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供学校进行选择,只有当社会上出现大批企业具有迫切的用人需求并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做大做强。

2.学校的专业优势

在教育市场上,要获得企业的人才“订单”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而最根本的是取决于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专业实力以及社会声誉。专业实力强的学校,有充足的师资,合理的教学计划,完备的教学设施,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强,岗位适应能力快,能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这样的学校就更容易引起企业的关注,才能在就业市场上拿到更多的订单份额,最终以自己的专业优势来实现与企业产学合作和“订单式”人才培养。

3.校内外实训基地

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与技能,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是企业愿意接受订单的重要前提。因此,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实行订单培养模式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完善的校内仿真实训基地,校内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按照企业实际生产情况设计和布置,配备符合培养目标的常规设备和先进设备,并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运作,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体验企业工作环境,培养企业意识。同时为下一步学生到企业实训打好一定基础。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应做到紧跟科学技术及经济建设的发展配备教学实训的软件和硬件。一方面教给学生前沿技术与技能,另一方面校内实训基地能搞科技开发和生产加工项目,为基地运作和持续发展提供造血机能全方位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依托,学校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校企双方紧密结合,形成全方位的校外实训网络。

4.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学的硬件条件满足后,还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精通理论和业务,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实际指导和动手带着学生做,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必须自己能先做到,这样才能真正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靠培养、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承担科研项目,参与技术革新与改造,以多种形式和手段促使教师提高业务和教学水平。二是靠引进,可从社会上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实训指导教师,在订单教育中,许多课程是由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承担,他们已成为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靠“订单”合作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的教学计划中有一部分课程是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来完成的,可以说他们也是学院的双师型教师组成之一。

5.课程与教材

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的“订单”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因此,其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是经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和认可的。由于“订单式”教育因企业和岗位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专业的课程结构必须是模块化的,这样才能根据不同企业订单的要求在不同的教学实施阶段组织订单式教学。订单式教育强调向学生传授有效知识与技术,因此,需要开发和编写适用的教材,如专业教材可以做成活页式的,便于进行更新和修订。学校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要有企业代表参加,教材的编写工作要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者征求他们的意见。

[1]刘小芹,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J].中国高等教育 ,2004,(17).

[2]尹保山.“订单式培养”值得提倡[N].信息时报 ,2004-05-20.

[3]桂和荣 ,沈宏毅 ,李文权 ,等.“订单式 ”职业教育机制研究及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05,(04).

[4]陈小波.论订单式培养模式中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J].教育与职业 ,2006,(27).

A bs tra c 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the order-based cultivat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 addition,through a comparison of the cultivating modes in Tianjin Sino-German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and Jiangsu Institute of Econom ic&Trade Technology,some p roblems are foun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re p roposed in order to imp rove the mode.

Ke y w o rd s:vocational education;order-based cultivating mode;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n“O rder-based”Cultivating M ode of Higher V ocational Colleges

CU I Xiao-lin

(Tianjin Sino-Germ an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Tianjin 300191 China)

G718.5

A

1673-582X(2011)02-0028-04

2010-10-10

崔晓琳(1983-),女,河南省焦作市人,硕士研究生,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助教,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订单式订单实训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