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体育旅游研究20年:述评与展望

2011-03-06

中国体育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规划旅游

杨 强

1 引言

伴随着2008年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和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体育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休闲方式已成为居民新的消费热点,以体育赛事观赏、运动体验、户外休闲等为显著特点的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推崇,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愈发明显。

2011年3月16日,中央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其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共有四节规划内容,其中第二节为“积极发展旅游业”,第四节为“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明显看出,旅游业和体育产业都被中央政府定为十二五时期需大力发展的生活性服务业的两个重要产业类别,而这两大产业类别通过产业融合所形成的体育旅游业态显然对于两大产业各自的发展乃至我国生活性服务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产业价值。

本文在充分吸收利用20年来我国体育旅游研究理论与方法、期刊论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等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体育旅游的核心期刊文献①,简要对我国体育旅游研究发展的历程进行回顾,重点对体育旅游热点研究领域的主要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和评述分析,并就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展望,以期为中国体育旅游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见解,从而推动我国体育旅游学术研究的发展。

2 中国体育旅游研究20年发展历程回顾

2.1 研究历程简要分析

中国体育旅游的科学研究与我国申办和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失败、成功和盛大举办的发展历程是紧密相关的,其文献数量的发展与变化正好说明了这一发展轨迹②(详见图1)。

图1 体育旅游文献数量年度分布图(1991—2010年)

1990年北京成功地举办了第11届亚运会之后,1991年2月13日国家体委、外交部、财政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向国务院报送《关于申请在北京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请示》,正式开始了我国第一次奥运会申办尝试。也正是这一年,开启了我国体育旅游的科学研究步伐——刘杰在1991年第1期的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了《论体育旅游》一文③,距今正好20年。

1993年9月24日,在国际奥委会全会蒙特卡罗的表决中,北京以微弱的两票之差落选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奥运申办的失败也使得我国体育旅游的科学研究随之失去了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刚刚有些萌芽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长达九年时间的低潮期,整个九年内体育旅游的研究文献数量仅11篇,甚至1995年和1996年两年没有相关文献。

随着2000年北京第二次开始申办奥运会,我国体育旅游的研究在当年也走出低谷,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特别是2000年底,国家旅游局为了配合2001年的北京奥运申办工作,把我国2001年的旅游主题定为了“中国体育健身游”。借此,良好的外部环境也让2000年一年的体育旅游文献数量达到了13篇,超过了过去九年的文献总数量。

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后,学界对体育旅游的关注程度开始增加。文献数量从2001年的14篇上升到2002年的44篇、2004年的79篇;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 000天的2005年,体育旅游研究文献数量达到了120篇。奥运会倒计时的开始,我国体育旅游(奥运旅游)的研究也日趋受到高度关注,无论是《体育科学》还是《旅游学刊》都在此期间刊登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体育旅游(奥运旅游)论文、笔谈和研究报告等成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当年,我国体育旅游的研究文献数量达到了266篇的顶峰,奥运会后的 2009年和2010年文献数量也保持在了250篇左右,这说明我国体育旅游研究并没有随着北京奥运会的结束而昙花一现,而是在过去三年一直都受到了学界一定的关注度。

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旅游课题简要分析

代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高水平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经查询,从2002年到2010年共有6项体育旅游课题,详见表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涉及“体育旅游”课题的负责人几乎都来自于高校体育院系,说明了我国最高级别的体育旅游科学研究目前获得了体育学界的高度关注,研究学者中以柳伯力、周道平、于素梅和姜付高为代表。柳伯力(2002)从体育与旅游结合的社会文化背景、体育产业和旅游业对经济的作用、体育和旅游产品的共同特征、体育与旅游活动内容的兼容性等方面研究认为,体育与旅游结合的机理是成立的,并在此基础上对西部体育旅游开发和休闲视角中的体育旅游给予了重点研究(柳伯力,2007)。

周道平(2005)从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开发的支持与制约环境条件的角度,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开发的经济、社会文化效应和开发现状,并结合体育旅游在西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联动效应,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业发展的若干对策与措施(周道平等,2006)。

于素梅(2005)从探讨体育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出发,对我国不同群体参与体育旅游的需求动机、认知情况等进行了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小康社会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重点研究,也对我国体育旅游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于素梅, 2007)。

表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涉及“体育旅游”课题情况一览表

姜付高(2005)从体验经济视角出发,分析了体育旅游的概念内涵、营销策略和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旅游的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了体育旅游文化的内涵与系统建构,以及体育旅游开发支持评价系统的各要素及其特点,并对我国体育旅游的适度开发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姜付高等, 2007)。

2.3 热点研究领域简要归纳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体育旅游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经归纳其研究热点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1)体育旅游概念界定的研究;2)体育旅游类型分类的研究; 3)体育旅游发展对策的研究;4)体育旅游规划开发的研究;5)体育赛事旅游(奥运旅游)的研究①。

3 中国体育旅游研究的四个热点领域述评

3.1 关于体育旅游概念界定的研究

对于体育旅游概念界定的讨论,几乎伴随了我国体育旅游理论研究的整个发展过程。国内众多学者由于对体育旅游的内涵和外延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与理解,迄今为止对于体育旅游概念的界定,学界仍未达成共识,争议仍然存在,探讨还在继续。20年来国内学界对体育旅游的界定也多达几十种,以下列举出10种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旅游概念。

朱竞梅(2000)认为,体育旅游从狭义上讲,是以参加各类体育竞赛、会议、交流等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广义上讲,是以各种球类运动和水上水下运动、各类探险活动、康体休闲运动、汽车自行车越野、狩猎骑马、棋牌武术等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旅游。

汪德根等(2002)认为,体育旅游是是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它是以体育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能为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提供融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各种服务于一体的经营性项目群。

闵健(2002)认为,体育旅游是人们以参与和观看体育运动为目的,或以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

戴光全(2005)认为,体育旅游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以各种体育资源为依托和一定体育设施为条件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的总和。

姜付高(2005)认为,体育旅游是人们利用休闲时间,暂时离开居住地,以非盈利为前提,借助各种体育手段,以身心和谐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终极目标而与体育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发生各种关系的社会文化教育活动。

昌晶亮等(2006)认为,体育旅游是人们出于体育需求或体育兴趣等体育相关动机(健身、娱乐、休闲、增长见识、参加或观看比赛等),离开其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人、地、事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由这些关系所引起的现象的总和。

于素梅(2007)认为,体育旅游是旅游者较长时间离开生活地以旅游和体育为主要目的,以休闲、娱乐、健身、探险等为主要动机,以欣赏、观看或参与体育运动为主要形式的旅行游览活动。

石岩等(2007)认为,体育旅游是以参与或观赏体育活动为目的,或以体育为内容而产生的一种短暂性的生活方式,是旅游者在旅游和暂时性停留中所引起的一切与体育有关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曲天敏(2009)认为,体育旅游是旅游者在休闲时间暂时离开居住地,在此过程中,以游览观光为主要内容,以欣赏、参与或观看体育活动为次要动机或部分内容,从而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旅游活动形式。

宋杰等(2010)认为,体育旅游是游客在旅行过程中,依赖旅游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完成体育体验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总结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旅游概念的定义,可以得出大多数学者对其内涵界定为:

1.产业属性上:体育旅游是旅游业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是旅游活动的一种特殊产品;

2.空间属性上:按照旅游本质属性之一的“异地性”特点,体育旅游被认定需要离开常住地前往旅游地暂时停留中所产生的与体育资源有关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3.动机属性上:体育旅游以参与体育活动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以欣赏和观看体育活动为次要动机或部分内容,即“主动参加与被动参观”的消费者行为模式。

从上述体育旅游概念的总结中可以看出,学界基本上都是从旅游学的角度去界定体育旅游的特征与属性,因此体育旅游的概念界定都是建立在旅游概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但以下学者在概念界定上还有一些针对体育旅游的“体育”属性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表现在:

1.从体育的角度看,体育旅游是一种休闲体育或假日体育,是人们参与体育的一种形式或活动的一种方式(闵健,2002);

2.旅游与体育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客观存在(于素梅,2005);

3.体育旅游从作为一项体育性事业的角度看,可以视为异地的健身运动,是全民健身计划的具体落实(宋杰等, 2010);

4.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而产生出来的具有旅游和体育特点的新型产业(王辉,2010)。

从以上对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旅游概念的界定中明显看出,国内学界对体育旅游概念的界定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在早期的研究中,侧重于用体育旅游的外延(具体内容和形式)来界定其概念(周珂,2005);随着研究的深入则开始用旅游的内涵(特征与属性)来界定,部分学者也同时意识到“体育”属性对体育旅游概念界定的特殊性。然而,对体育旅游概念的界定当前尚未形成共识,这一方面说明了体育旅游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康晓梅2010、井铃2010),但更说明这些概念界定本身还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其主要问题是由于未充分把握住体育旅游的本质属性所造成的。国内体育旅游研究范畴更多聚焦于研究体育旅游中的“旅游”属性(金银日,2010),对于如何发挥体育功能并使其成为旅游吸引力的深入分析与研究还较少(唐小英,2005),对体育旅游概念中的“体育”属性缺乏深入认识与界定。闵健(2002)认为,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完善,对体育产业的类别和范围有了一致的认识和明确的统计口径之后,体育旅游也可定位于体育,从体育的角度去解释体育旅游。笔者非常赞成闵健这一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并且认为,体育旅游概念界定中的“异地性”、“同一性”和“审美性”等旅游属性仅是体育旅游概念界定的一般属性或表层属性,而体育属性则是其特殊属性或深层属性。因此,正是由于对体育旅游的“体育”属性缺乏正确深刻的认识,导致了20年来国内学界对体育旅游的界定难以深入和清晰。所以,若要对体育旅游概念有一个准确、客观、全面的界定,需要我们对体育旅游特殊属性的“体育”有以下三点充分的认识(详见图2)。

第一,技能性。若旅游者不能掌握某项体育休闲运动的简单技能(如滑雪、潜泳、高尔夫、攀岩等),就不能有效地亲身参与其中并获得新奇感与体验感。因此,体育旅游在体育设施、体育培训和安全保障上有其专业技能性,体育旅游的开展始终离不开体育的专业技能指导。第二,规则性。体育旅游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而言,其最大的差异点就在于旅游者若不了解某项体育赛事的比赛规则(如NBA、世界杯)或者某些体育运动的竞赛规则(如高尔夫),就不能获得体育旅游过程中的愉悦感和紧张刺激感。第三,健身性。体育旅游是以获得身体健康为需求动机的一种消费行为,这也符合以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体育事业的目的和宗旨,而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中也明确强调“发展健身休闲体育”。因此,“强身健体”是体育旅游业态的一个重要属性。

图2 体育旅游的本质属性树形图

综上所述,体育旅游概念的内涵关键看其“体育”属性。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认为体育旅游是以体育作为内涵、以旅游作为载体的一种新型的休闲生活方式①。因而,体育旅游必须以体育运动、体育赛事、体育场馆等体育资源为内涵,无论是作为旅游旁观者进行观赛,还是作为旅游参与者亲身体验,都需建立在以体育竞赛规则、体育技能培训、体育规范标准和体育安全保障等为前提下才能满足大众的体育健身需求。换句话说,“旅游”只是作为一种市场化载体去实现体育观赛需求和体育健身需求的手段而已。因此,对体育旅游概念的“体育”特殊属性的内涵界定,使我们能明确体育旅游发展之魂在“体育”,即如果体育产业不能为旅游业提供优良安全的运动设施,简单易学的运动技能,激情娱乐的赛事氛围,强身健体的健康意识,体育旅游的外部旅游载体也自然不会在市场中存在。

总之,体育旅游概念是架构体育旅游理论体系的基本点和出发点,是研究问题的基础,也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杨强,2006),如果不能科学地对其界定,体育旅游理论体系则难以发展与完善。因此,本文对体育旅游概念在“体育”属性上的清晰界定,将为体育旅游的科学研究构建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体系,而这一体系也正是本文对体育旅游理论上的一种全新的解构和重构。同时,基于对体育旅游概念界定的清晰,我们也将对体育旅游的产业属性会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吴必虎等(2007)认为,一般而言从旅游角度认为体育旅游是众多旅游产品中的一种,但是从体育角度来看,可以认为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的一项重要的关联产业,因此可以认为体育旅游具有双重属性。笔者赞成吴必虎的这一观点。体育提供资源、旅游带来市场,体育旅游在产业属性上具有双面性,因此其不仅是旅游业的一部分,更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体育产业,是体育多元化功能的重要体现。

3.2 关于体育旅游类型分类的研究

体育旅游资源的界定和分类,是体育旅游科学研究最基础的工作(袁书琪2003)。目前,关于体育旅游产品分类的研究在相关文献中虽提出了一些分类标准,但因标准不全面而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例如,汪德根等(2002)从市场细分的角度将体育旅游分为休闲体育旅游、健身体育旅游、体育观战旅游、刺激体育旅游、竞技体育旅游等;于素梅等(2005)从旅游者行为的角度,将体育旅游分为参与型体育旅游资源和观赏性体育旅游资源;邓凤莲(2006)从资源开发的角度,将体育旅游分为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健身体育旅游资源、体育观赏旅游资源、体育赛事旅游资源,竞技体育旅游资源、冒险体育旅游资源和民间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等七种类型;李天元等(2006)从旅游需求角度出发,将体育旅游类型划分为观看比赛型的体育旅游、亲身参与型的体育旅游和文化体验型的体育旅游。可见,体育旅游产品的类型分类从两分法、三分法到五分法、七分法都有,究竟哪一种分法最能体现体育旅游的内涵属性和市场特征,笔者认为关键要从体育旅游资源的类型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分类是最为合理的。

根据2003年2月由国家旅游局提出并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将该标准中涉及到体育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全部列出(表2)。

表2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涉及“体育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一览表

从表2可知,体育康乐休闲目的地、体育健身场(馆)、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活动赛事与体育节庆都被认定是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因此,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类型划分,体育旅游资源类型可分为康体型体育旅游资源(FAB)、观光型体育旅游资源(FBD)和赛事型体育旅游资源(HCD & HDD)三种体育旅游资源类型。相应的,从产品开发和消费需求的供需角度出发,体育旅游产品则包含了参与体育活动的旅游,观看体育比赛的旅游和寻访体育文化景点的旅游三种体育旅游产品类型(刘鹏, 2010)①。

在上述明确了三种体育旅游资源类型前提下,是否体育旅游的研究就只在这三种资源范畴中呢?笔者以为并不恰当。楚义芳(1992)认为,在具体研究某一问题时,对于旅游资源可以有灵活的界定,以便于研究中的技术操作。西方学者有时将旅游和休闲利用的资源一起考虑,统称为游憩资源(recreation resources)。游憩资源的定义是在旅游资源界定基础上再将休闲活动所利用的资源一起包括进来。在分类时,游憩资源包含的种类要丰富一些②。同时,张凌云(2009)对旅游的本质属性的“异地性”给出了“惯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一提法,即不管空间尺度多大,只要离开“惯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就是进入了异地,就是“旅”。哪怕是同一城区,就像北京人到奥运场(馆),到了鸟巢,只要不是自己惯常的工作场所和生活环境,就是到了“非惯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就发生了“旅”。王玉海(2010)也认为,旅游的定义是“旅且游”,是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对非惯常环境的一种体验,是一种短暂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关于旅游概念在本质属性上“异地性”的最新界定为体育旅游资源的研究范畴也给出了一个崭新的认识。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2011)发布的《新10年中国旅游发展趋势预测》认为,21世纪第二个10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居民的本地休闲与异地旅游将因其同一的休闲实质而难于作出本质的区分。”因此,基于这一特征趋势并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思路,体育旅游资源可将体育旅游和体育休闲所利用的资源统筹一起考虑,从而对体育旅游产品的研究范畴从“体育旅游资源”向“体育游憩资源”深化拓展。这样,体育游憩既包含了在居住地的本地居民体育休闲活动,也包含了在旅游地的访客体育旅游活动。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即将付诸实施的社会背景下,体育休闲势必将成为国民旅游休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产品业态,因此对体育游憩资源的研究要比仅对体育旅游资源的研究将更为全面与深入,也将更能适应《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实施后体育游憩业态发展的需要①。

3.3 关于体育旅游发展对策的研究②

“中国的体育旅游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经济效应”。提及中国体育旅游是否已成气候,业内人士几乎给出了同一答案(马敏,2010)。当前,我国体育旅游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制约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点:1)政府职能缺位,部门间合作配合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交流合作(吴必虎等2007、徐虹2008);2)体育旅游缺乏统一规划,整体规划和协调发展(邓凤莲等2006、吴必虎等2007);3)体育旅游经营者观念落后,产品形式单一,品种较少,且经营环境不规范(吴必虎等 2007、徐虹2008);4)开发人才缺失,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匮乏(邓凤莲等2006、吴必虎等2007、徐虹2008);5)体育产业发展不同步,资金投入不足,全社会对体育旅游文化的理解程度不够,体育旅游规模效益和品牌效益尚未形成等(邓凤莲等2006、吴必虎等2007、徐虹2008)。基于以上体育旅游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国内相关文献做了大量的对策性研究,经归纳主要从政策环境、发展规划、产品设计、宣传营销、品牌建设、人才保障、安全机制和其他对策等八个方面提出了体育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1.政策环境对策:要创新机制、营造有利于体育旅游发展的政策和环境,强化体育旅游项目与旅游业发展的整体关联度,并加快体育旅游业与城市体育产业的整合,扩大体育旅游的社会动员面(朱玲等2006);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有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邓凤莲等2006);从战略上提高对体育旅游产业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扩大投资渠道,制定相关政策(于素梅2007);加强政府部门在体育与旅游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吴必虎等2007);制定建设体育旅游产业强国的发展战略目标(王辉2010);深化改革,形成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张卉等2010)。

2.发展规划对策:制定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旅游远景规划(冯淑凤等2001);加强体育旅游产品发展的科学规划和指导(汪德根等2002);建立规范化、专业化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体系(邓凤莲等2006);整合体育旅游资源,加强体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建设,保障体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于素梅2007);加强体育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吴必虎等2007)。

3.产品开发对策:突出体育旅游资源特色,开发双休日短线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健身休闲旅游度假区(冯淑凤等2001);发掘体育旅游资源,推出专项体育旅游产品(汪德根等2002);优先发展民俗体育旅游(吴必虎等2007);大力开发体育旅游产业专项产品(王辉2010)。

4.宣传营销对策:设计体育旅游产品形象,加强宣传和促销,推广体育旅游(冯淑凤等2001,汪德根等2002,邓凤莲等2006);加强宣传,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体育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发展(于素梅2007)。

5.品牌建设对策:确立体育旅游开发圈的主导性项目,以优势资源及配套建设打造体育旅游品牌(朱玲等2006);创建具有时代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陈宝珠2007);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品牌,树立品牌形象,实施体育旅游品牌战略(邓凤莲等2006,于素梅2007,吴必虎等2007)。

6.人才保障对策:加强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开发体育旅游产业的人力资源,加强体育旅游活动的消费指导及项目管理(冯淑凤等2001,朱玲等2006,邓凤莲等2006,陈宝珠2007,于素梅2007,吴必虎等2007)。

7.安全机制对策:加强监督机制,重视安全保障(汪德根等2002);加强体育旅游法规规划,重视和完善体育旅游的法律、法规建设(陈宝珠2007,吴必虎等2007,张卉等2010)。

8.其他方面对策:建立完善的区域体育旅游市场体系,培育特色体育旅游市场(周道平2005);加强体育、旅游两大产业的相互融合,建立体育旅游产业融合机制(陈宝珠2007,王辉2010);加强体育旅游网络化建设,创建体育旅游信息库(于素梅2007,吴必虎等2007);加强体育旅游的科学研究(吴必虎等2007);走集团化、战略联盟、产业集群的体育旅游企业发展路径(张卉等2010)。

以上八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体育旅游发展有较好的理论指导实践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存在一些问题。石岩等(2007)认为,体育旅游发展对策的研究一般按照“现状—对策”的研究范式,多停留在描述性分析上,低水平重复研究过多;缺乏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优化研究;缺乏对具体体育旅游产品的深度规划开发的研究。同时笔者也认为,体育旅游发展对策的研究缺乏对体育旅游产品市场动态与发展变化的跟踪研究,使得某些对策与建议缺乏针对性与时效性;而且部分对策简单照搬其他旅游产品类型发展的对策建议,缺乏创新性和有效性。对于体育旅游发展对策所出现的以上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体育旅游被学界界定是旅游业的一部分,是一种旅游产品,因而主要从旅游的角度去寻找对策,导致了对策建议的研究产生了上述种种问题。因此,应明确对体育旅游的“体育”属性研究基础上,突出对体育旅游的“体育产业”属性的对策研究。

2009年12月10日,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在第三届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上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体育旅游发展倡议书》中提到“从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认识”。如前文所述,体育旅游是以体育作为内涵、旅游作为载体,体育提供资源、旅游带来市场的业态,是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交叉产业。所以,无论是旅游产业还是体育产业,其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在更大范围和更大程度上的产业融合。体育产业获得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其与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媒介产业、博彩产业等相关产业的高度产业融合,以此实现体育产业自身产值规模的增加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旅游业也同样会获得巨大的产业效益,因为旅游产业仍需要寻求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产业发展优化转型——即旅游业也需要与文化创意产业、体育产业、博彩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进一步产业融合。因此,在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演变进程中,也将集中反映在体育旅游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规模与质量上。

基于上述观点,体育旅游发展对策若仅从产品规划、宣传营销、品牌建立和人才培养等措施去寻找解决办法,这只是触及到了体育旅游发展对策的表层次问题,深层次问题是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在两者产业融合发展上还存在大量的瓶颈与障碍,具体表现在:第一,虽对体育旅游的产品开发、市场策略与发展对策研究较多,但对旅游业与体育产业融合的机制在其内涵与本质上认识不够,两者机制融合出现“能力障碍”,相关文献缺乏对体育旅游业态在技术融合与标准融合上的深入研究;第二,体育旅游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环境成为其发展的最大瓶颈,两者政策融合出现“制度障碍”,产业政策与制度安排是体育旅游发展的推动力,但相关文献几乎没有专门对体育旅游业态的相关产业政策与制度创新设计进行研究;第三,体育旅游产品始终未形成旅游消费市场主流,产业规模小且发展速度缓慢,体育旅游产品融合和市场融合出现被边缘化的“需求障碍”,相关文献缺乏对体育旅游业态的利益主体(供给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等)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SCP)等需求障碍问题的有效研究。

围绕上述三大障碍的研究,将能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的融合本质和规律,采取更加有利的制度创新与政策措施推动体育旅游业态融合发展。换言之,深入研究旅游业与体育产业的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制度和市场等理论问题,方能切实提出系统完善且具“有效性”的体育旅游发展对策与建议。

3.4 关于体育旅游规划开发的研究

韩忠培(2005)认为,体育旅游应加强规划研究,针对体育旅游的结构、功能、特点,综合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吴必虎等(2007)认为,体育旅游发展需要进行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其必要性体现在:1)整合中国的体育旅游资源,形成中国体育旅游品牌;2)预测体育旅游需求,开发体育旅游产品,使中国的体育旅游供给能够跟得上不断增长的需求;3)合理配置体育旅游设施,减少资源的浪费与重复建设;4)体育旅游规划可以调节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使得利益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宛霞等(2010)认为,指导体育旅游规划实践的理论多为旅游规划理论,能够真正适合体育旅游规划的理论并不多。正如吴必虎和宛霞所言,体育旅游发展规划的研究对体育旅游业态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其规划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体育旅游产品的供给规模与档次,但本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非常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体育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的理论研究上,存在着“两不管”的尴尬局面。即一方面旅游学者一般不具有体育产业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体育学者一般也没有旅游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由此造成了体育旅游资源规划上的学术研究空白。同时也造成在相关文献中几乎未涉及体育旅游资源规划理论的研究,而更多的是运用“问题——对策”的研究方法提出体育旅游的规划开发对策与建议,明显缺乏体育旅游规划的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成果,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缺乏对体育旅游设施的空间规划、形态规划和创意规划等专项产品规划理论研究。专项产品规划体系是未来中国旅游规划的一个重要趋势,专项旅游规划需求日益增大,从国家和区域(省)的角度优化资源的利用,将建立各具特色的产品基地,如漂流基地、登山基地、独木舟基地等(吴承照2009)。

第二,缺乏对体育旅游项目的规划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没有新方法、新技术武装的旅游规划在规划市场竞争中将会失去规划竞争力(吴承照2009)。当前,国内体育旅游项目的专项规划几乎主要都是由国外的规划设计公司完成。例如成都西岭雪山滑雪场和成都仙林谷乡滑雪场规划都是由法国的一家山地旅游规划公司设计完成的,中国第一条户外铁道式攀岩也是由国外的户外运动规划公司设计完成的,我国的高尔夫球场规划也都是由国外规划公司设计完成。因此,需要充分借鉴与吸收西方国家体育旅游专项规划的技术手段与规划经验,提高我国体育旅游专项规划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第三,开展体育旅游规划必须要解决规划团队利益平衡的问题。由于体育旅游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其利益主体众多,因此规划团队人员的合理组合才能够让规划公平合理(吴必虎等2007)。基于此,体育旅游项目规划团队除了与地方旅游部门打交道外,更需接受地方体育部门的行业指导,同时规划团队中也一定要有体育产业方面的专家成员,其要对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场(馆)业和体育休闲娱乐业等要有丰富的理论素养与产业实践经验。

吴承照(2009)认为,休闲游憩规划体系将成为未来中国旅游规划的3套体系之一,是旅游规划建立在市场需求基础上的必然要求;未来旅游规划的重要变革之一就是内涵拓展将从观光转向游憩,从经济回归生命的本质,将更加关爱生活,关爱健康和关爱社区居民。笔者非常赞成吴承照的观点并且认为,体育游憩专项规划应是休闲游憩规划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势必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旅游规划的新方向和新思维。但如前所述体育旅游的本质属性为“体育”,因此体育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实质上应是体育产业资源规划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因而更需要从体育产业的角度去研究体育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所以,体育旅游资源的专项规划需要针对体育产业功能区、体育健身场(馆)、体育游憩场地资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体育赛事与体育节庆活动等这些具有鲜明体育产业特征的体育资源在游憩规划上开展理论研究。所以,针对目前体育旅游规划现状,应具体在以下五个方面开展专项规划研究。

第一,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为代表的体育产业功能区的游憩规划研究。截止目前,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了六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①。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无论是被看成体育产业聚集区还是功能区,从国家“十二五”规划对体育产业界定为“生活性服务产业”定位来看,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应是一种主要以体育游憩为核心的功能区,并能结合地方文化特色从而成为本地的游憩吸引物。目前,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为代表的体育产业园区的专项游憩规划还是一个理论研究空白,需加强对其为代表的体育产业功能区的专项游憩规划、游憩管理和游憩开发的研究。第二,体育场(馆)的专项游憩规划开发研究。在所有体育旅游文献中,都忽略了(或者不知道)体育场(馆)是一种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因此在体育旅游规划开发上也没有人专门去研究体育场(馆)的游憩规划。因此,需对体育场(馆)开展专项的游憩规划研究,从游憩规划和商业规划等多维角度进行体育场(馆)的重新规划与再定位。目前,在中央渐进调控房地产住宅市场的大背景下,国内地产商已经意识到转型时刻的到来,一些民营和国有性质的知名大型地产开发企业正着手将经营的重点由住宅地产转向商业地产。笔者研判,大量处在中国城市核心地段的体育场(馆)将成为未来中国十年商业地产开发的焦点与热点,要么改扩建,要么拆除新建,中国的体育场(馆)势必将迎来一场“体育休闲主题化”商业地产的开发热潮。因此,体育场(馆)的休闲游憩规划、体育场(馆)演艺产品规划、体育场(馆)商业业态空间规划等相关的理论研究需要跟上这轮产业发展趋势,甚至应走在产业实践的前面。

第三,新兴中高端体育游憩场地资源的专项规划研究。体育旅游产品研究当前主要是针对户外运动、探险旅游等中低端业态,缺乏对新兴中高端体育游憩场地资源的研究,同样也缺乏对高端体育旅游项目的休闲游憩规划。诸如高尔夫球场、赛马场、滑雪场、狩猎场、航空运动基地、帆船运动基地等一批中高端体育游憩项目规划,将成为未来中国休闲游憩专项规划的重点与热点。

第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游憩规划研究。国务院于2011年2月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将成为“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从游憩规划角度讲,就是一种公共休闲游憩服务体系。休闲游憩规划体系是城市健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城市居民的健康需求、社会交往需求、生活质量需求而建立的空间体系与经营管理体系,欧美很多城市均编制了城市休闲游憩系统规划(吴承照2009)。因此,结合《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实施,学界应加强对城市体育公园、城镇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休闲游憩规划研究。

第五,体育赛事节庆活动的游憩规划研究。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2号)》指出:“支持地方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特色举办体育竞赛活动”的政策指导意见。笔者认为,这一政策信号将会使体育赛事旅游从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向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型休闲体育赛事的方向转变,因此具有节庆娱乐性质的地方特色体育赛事的游憩规划研究在当前和未来也将成为一个热点研究方向。

4 中国体育旅游研究总结与展望

4.1 研究总结

4.1.1 研究方法简单照搬

体育旅游的众多概念界定都把其内涵属性界定为“是旅游业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是旅游活动的一种特殊产品”,因此未能充分认识和探究体育旅游在其“体育”上的本质内涵,导致体育旅游在研究手段上简单套用旅游学的一般理论与方法,并在无形中被拘泥于传统旅游学的理论框架体系之中,造成了体育旅游的各方面研究都存在一种“简单照搬”旅游学理论的研究范式。仅运用旅游学的一般理论去研究体育旅游,而没有从体育的本身产业特性的角度去研究体育旅游,是一种不完整也不严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此外,也存在一些华而不实的体育旅游研究文献。此类文献仅仅是在“旅游”前面添加两个字“体育”,就形成了一篇所谓的“体育旅游”论文,这样一种不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将对体育旅游理论发展产生极大的危害,亟须纠正。

4.1.2 研究问题缺乏质量

保继刚(2010)认为,不仅旅游地理学领域,其他领域的旅游研究同样存在旅游研究成果的知识贡献不大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成果普遍缺乏“研究问题”,而研究问题则处于科学研究的核心地位,没有研究问题的研究,自然难以产生好的研究成果。

前文所述造成体育旅游研究在概念界定、类型划分、对策建议和规划开发等方面的成果质量始终一直不高,究其原因正如保继刚而言正是缺乏体育旅游研究问题的结果,尤其是近五年没有什么好的研究问题,导致了我国体育旅游理论研究始终在低层次问题上徘徊,缺乏理论研究的高度与深度。

4.1.3 研究实践缺乏深度

体育旅游消费市场本身的发展困境,导致了体育旅游理论研究缺乏生动的市场实践,尤其身处高校的部分学者往往与社会实践脱节,产生了很多闭门造车式的体育旅游理论研究结果。表现在理论上唱高调,如体育旅游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有广阔的前景、巨大的市场,体育旅游市场在理论上“被繁荣”。但事与愿违,当前的体育旅游消费并没有成为旅游市场消费的主流,也没有成为体育市场消费的热点,市场规模还很弱小,但学界并没有对之有深入的研究与反思。面对体育旅游当前“残酷的现实、滞后的理论”现状,当前急需“深入实践、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

因此,体育旅游的研究者一定要深入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去,才能在产业实践中发现好的研究问题,从而在研究中解决问题并产生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

4.1.4 体育旅游相关课程还未占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一席之地,导致其研究还未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

目前,体育旅游文献数量占整个旅游文献数量比例还非常小①,始终没有成为旅游研究的热门领域。主要原因是由于体育旅游课程还未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自然而然体育旅游的理论研究还未受到旅游学者的高度关注,导致在国内的旅游类学术著作中很少谈及体育旅游,关于体育旅游的专论也非常少。截止目前,国内开设体育旅游课程的高校数量不超过十家,主要集中在一些体育院校②,绝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还未开设体育旅游等新兴休闲领域的课程。

同时,国内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当前也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如旅游院系被边缘化、大学生对旅游专业认可度不断走低(石培华等,2010)、毕业生在本行业内就业率低、就业面狭小(就业去向基本停留在酒店或旅行社)等问题,专业建设目前已出现严重危机与发展瓶颈③。面对危机,旅游院系需要及时进行战略性调整,这还不仅仅是增加体育旅游课程的问题,乃是旅游管理专业在新十年所面临的一个全局性的危机与挑战。

4.2 研究展望

4.2.1 从国家层面政策到部门“十二五”规划都重点指出了体育旅游业态的发展重要性,这将有效促进体育旅游的发展与研究

2009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在多处指出了旅游业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措施,确定了“大力推进旅游与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体育旅游”。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在“重点任务”中也指出:“要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复合经营,促进体育旅游业态的发展。”2010年12月,《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旅游业将在“十二五”时期深化与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形成体育旅游的新兴市场乃至高端专项体育旅游市场”(杨强,2010)。2011年5月,《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充分利用体育运动休闲项目、体育赛事活动、大型体育场(馆)等体育资源,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创建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区,鼓励各地建设体育旅游精品项目。④”可见,两大产业的国家层面政策性文件和十二五规划都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这为体育旅游业态在“十二五”时期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保障。据悉,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正在商讨出台《关于加快我国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与制定《中国体育旅游业发展规划》。两大产业在十二五时期各自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势必也将对我国体育旅游的健康发展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此外,《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出台与实施,以及《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即将颁布与实施,都将为居民消费的国内旅游从过去偏于观光的选择扩展成更为多样、更为全面的休闲旅游,地区和全国旅游休闲纲要的落实将成为旅游新发展的重要推力(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2011)。中国体育旅游将伴随国家大力发展全民健身和休闲产业的大势获得更大的发展,相应的科学研究也将迎来学界的高度关注与热情。

4.2.2 前瞻性的确定一批具有高质量的体育旅游研究问题,建立与创新体育旅游理论研究框架体系

体育旅游当前研究由于受到传统旅游学理论的桎梏,其研究视野还比较狭窄,结合笔者前文所述的观点与建议,总结归纳出一个全新的体育旅游理论研究框架体系(图3)。

一是体育旅游的本质内涵研究(图3框架A),其研究视角是基于体育旅游的内涵属性——“体育”的产业本质,具体包括对体育产业功能区/集聚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体育健身场(馆)、新兴中高端体育游憩场地资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体育赛事节庆活动等5个方面的理论研究。

二是体育旅游的市场载体研究(图3框架B),其研究视角是基于体育旅游的外部载体——“旅游”的市场供求。其中,供给方面具体包括体育旅游产品生产过程的全部环节,需求方面具体包括体育旅游专项游憩策划与规划、体育旅游市场研究、体育旅游市场营销及体育旅游消费者的需求研究等方面。

三是体育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研究(图3框架C),其研究视角是基于体育旅游客体与其存在发展的外围环境的关系,具体包括决策者、参与者、供应商三个利益群体的SCP研究。决策者包含对体育旅游产业政策、制度创新等研究,供应商包含体育旅游产品提供商、赛事组织者、运动项目俱乐部和体育中介组织等的研究。

图3 体育旅游研究内容框架模型

4.2.3 以体育旅游为代表的国民休闲产业的新发展将酝酿旅游院校的新调整、新拓展

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新10年中国旅游发展趋势预测》认为:“旅游的新发展将酝酿旅游院校的新调整、新拓展。”新十年中国旅游业最重要的发展就是休闲产业将更加深入、更大规模的发展,我国体育产业也将朝着休闲化的趋势大力发展,体育休闲将成为国民休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我国旅游高等教育需要当前进行新的调整和变革,以此紧跟新十年的发展形势,培养出符合社会休闲产业需求的合格人才。为此有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应培养通才型人才,完全没有必要为体育旅游专门成立一个专业。我国高等旅游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专业方向设置太多,专业口径过细(韩丁2000)。汪薇萍(2002)认为,高校没有必要开设体育旅游专业,若专门开设体育旅游专业,是不是还要设置工业旅游、商务旅游、民俗旅游、会展旅游等专业?笔者也认为旅游专业的本科教育应培养通才,而非专才,即培养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在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日益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背景下,通才化教育比专才化教育更为重要。随着通才化教育的不断推行,将有越来越多进入就业市场的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会同时配备多种技能,不但能够扩大他们的就业渠道,也可以满足整个休闲行业的需求。而且,在现代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潮流下,社会也将更将青睐复合型旅游休闲管理人才。旅游研究30年发展经验表明,跨学科交叉、融合是旅游研究取得长足进步的重要动力(石培华等,2009),同时也是旅游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有益经验。杨强(2010)认为,产业要高度融合,首先就需要产业操盘手和执行团队的充分融合,通过建立学习型团队,让懂体育开发的专业体育人才也懂旅游、文化和创意产业的经营,让懂旅游文化开发的专业人才也要懂体育赛事、体育健身和体育用品等的产业经营。先要有“人的知识融合”,才有可能产生“产业融合”的结果。因此,培养通才型人才对于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建设非常重要。为此,我们可以借鉴欧美高校的旅游相关院系的架构,例如PRT(Park,Recreation and Tourism,中文直译为公园、游憩与旅游系)。在欧美、日本及我国台湾很多高校均设有 PRT的院系,例如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休闲体育与旅游学院、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体育与娱乐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运动与娱乐管理学院、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娱乐公园与旅游专业等。从PRT所开设的课程来看,各个学校有所不同,研究方向也各有侧重,但从共性来看都是以休闲游憩为核心的全方位研究和多途径的社会服务产业体系,在美国 PRT学科最重要的三个实践方向之一为运动项目和游憩俱乐部的管理(吴承照等,2005)。

第二,加大开设以体育旅游为代表的休闲产业选修课。世界休闲组织前主席乔治·托可尔岑在他的专著《休闲与游憩管理》(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中把旅游、艺术、博物馆、体育运动和康体活动作为了休闲游憩领域的主要产品类型;英国学者肯·罗伯茨(Roberts,K.)在他的专著《休闲产业》中所涉及的休闲研究领域为旅游、体育运动、节事活动、博彩、艺术等。可见,休闲产业涉及了文化创意产业、体育产业、艺术产业和博彩产业等诸多领域。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应在现有专业必修课基础上,加大对休闲产业领域选修课的讲授与学习,让专业课程的设置从当前较为纯粹的旅游业体系(景区、酒店、旅行社)向更加融合的休闲业体系进行调整与拓展,让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接受更多方面的与体育游憩、赛事(事件)管理、文化创意、艺术博物等相关休闲产业专门知识。

第三,依托高校旅游院系和体育院系,加强体育旅游的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的培育与建设。2010年12月,我国第一个以户外运动和体育旅游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户外休憩和体育旅游研究所”在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成立①。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在此开了一个好头,同时期望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旅游院系和体育院系针对体育旅游、体育休闲和户外游憩产生更多的学术团队与研究机构,让更多的学者投身于体育旅游的科学研究与实践中去。

5 结论

纵观20年,我国体育旅游研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为体育旅游业态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与智力支持。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国体育旅游20年的科学研究虽取得了较多的文献成果,但与国外体育旅游的研究水平以及国内其他旅游业态类型的文献数量和成果质量相比,我国体育旅游研究的发展水平当前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体育旅游相关文献几乎都从旅游学的角度,而并没有从体育产业的角度寻找“研究问题”和回答“研究问题”,导致了众多研究成果乏善可陈。本文所提出来的众多研究问题以及相应的一个理论研究框架体系,希望能抛砖引玉,让更多的有识之士深入到体育旅游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中去,从而为学界带来越来越多高质量的体育旅游研究成果。

同时,体育旅游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需要不同学科交叉融合,除了运用旅游学和体育学的理论外,还需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地理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商业经济学、游憩规划学、市场营销学、休闲学、管理学、政策学和人类学等相关理论多视角地展开跨学科研究。

总之,随着国民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以及体育产业强劲的发展趋势下,体育旅游的研究将势必成为学界未来十年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3.

[2]保继刚.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J].旅游学刊,2010:13-17.

[3]陈宝珠.我国体育旅游开发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30(1):30-32.

[4]昌晶亮,徐虹.体育旅游与相关概念辨析及其概念界定[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5):24-26.

[5]邓凤莲,于素梅,武胜奇.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持系统与影响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3):35-40.

[6]戴光全,杨丽娟.体育旅游及其国外研究的最新进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68-74.

[7]冯淑凤(执笔),韩鲁安,和平,等.我国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3):21-24.

[8]韩丁.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计[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9):9-11.

[9]韩忠培.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5,26(5):39-41.

[10]姜付高.体育旅游概念的哲学思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17(7):30-31.

[11]姜付高,商勇.体育旅游开发支持评价系统的构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7(6):27-29.

[12]井玲.国外体育旅游研究评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 (7):48-54.

[13]金银日.体育旅游研究范畴的西方文献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6):27-29.

[14]康晓梅,徐虹,杨静怡,等.体育旅游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34(8):4294-4295,4326.

[15]柳伯力.体育与旅游结合的机理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28(3):25-28.

[16]柳伯力.休闲中体育与旅游的结合[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7,23(2):1-2,14.

[17]刘杰.论体育旅游[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1,9(1):23-26.

[18]李天元,陈家刚.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及营销[J].旅游科学, 2006,(6):41-45.

[19]闵健.体育旅游及其界定[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 (11):4-6.

[20]马敏.中国体育旅游有市场没规模十几年仍在起步阶段[N].中国体育报,2010-08-10.

[21]曲天敏.试析体育旅游与旅游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43(10):28-31.

[22]宋杰,孙庆祝,刘红建.基于WSR分析框架的体育旅游系统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5):139-145.

[23]石培华,冯凌.中国旅游研究30年:成就、挑战与使命[J].旅游科学,2010,(6):75-84.

[24]石培华,冯凌.中国旅游研究30年:阶段、特征与规律[J].旅游科学,2009,(12):1-8.

[25]石岩.近十年来我国体育旅游研究现状综述与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07,(4):59-62.

[26]唐小英.国外体育旅游研究现状与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1):36-38.

[27]吴必虎,严琳.中国体育旅游发展的战略与政策[J].体育科研, 2007,28(5):1-4.

[28]吴承照.中国旅游规划30年回顾与展望[J].旅游学刊,2009, (1):13-18.

[29]吴承照,刘莉萍,曹霞.PRT学科发展的国际动态与中国的对接[J].旅游学刊,2005年旅游教育专刊:34-39.

[30]汪德根,陆林,刘昌雪.体育旅游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J].旅游学刊,2002,(1):49-53.

[31]王辉.体育旅游产业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J].体育与科学, 2010,30(7):59-64.

[32]汪薇萍.对当前体育旅游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2,(11):121-123.

[33]宛霞,邵凯,邢晓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6):33-35.

[34]王玉海.“旅游”概念新探——兼与谢彦君、张凌云两位教授商榷[J].旅游学刊,2010,(12):12-17.

[35]徐虹,李筱东,吴珊珊.基于共生理论的体育旅游开发及其利益协调机制研究[J].旅游论坛,2008,(10):207-211.

[36]杨强.事件旅游概念辨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6):588-590.

[37]杨强.从最新产业政策看体育旅游业如何健康发展[J].环球体育市场,2010,(6):14-15.

[38]杨强.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的思考:突破与不足——基于《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的解读[J].体育科学,2010,30(9):12-17.

[39]于素梅,易春燕.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开发问题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1):26-28.

[40]于素梅.小康社会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体育科学, 2007,27(5):23-35.

[41]袁书琪,郑耀星.体育旅游资源的特征、涵义和分类体系[J].体育学刊,2003,10(3):33-36.

[42]周道平.西部民族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9):1156-1158.

[43]周道平,郭振华,张小林.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开发的后发展效应及其创新思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2):24-26.

[44]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课题组.新10年中国旅游发展趋势预测(2011-2020)[J].旅游学刊,2011,(3):93-94.

[45]张卉,朱永亮.基于SCP分析框架的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8):54-60.

[46]朱竞梅.开发体育旅游项目问题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0,21 (3):25-27.

[47]周珂,周艳丽.体育旅游的界定综述[J].中国体育科技,2005, 41(6):27-29.

[48]朱玲,惠蜀,张国力(执笔)等.发展壮大四川省体育旅游产业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2):18-21.

[49]张凌云.非惯常环境:旅游核心概念的再研究——建构旅游学研究框架的一种尝试[J].旅游学刊,2009,(7):12-18.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规划旅游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体育产业之篮球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旅游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