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体系内涵与管理机制的分析

2011-02-18陈新生

浙江体育科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居民社区

陈新生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体育系,广东广州 510303)

我国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体系内涵与管理机制的分析

陈新生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体育系,广东广州 510303)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的内涵、服务体系的结构内容及社区休闲体育服务的管理机制进行分析探讨。初步建立了由九个方面组成的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的基本内涵体系,对加快社区休闲体育服务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社区;休闲体育;服务;管理

Abstract:Us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data and logical analysis,the content of leisure sports services in urban community,the structure of service system,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community recreation and sports services were analyzed.Basic content system of nine aspects of leisure sports services in urban communtity was initially established.It also provided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recreation and sports services.

Key words:community;leisure sports;services;management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休闲体育作为一种能满足人们健身强体、愉悦身心、提高生活质量等需要的社会文化现象,逐渐走入城市社区人们的生活。而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的主要任务就是,整合社会资源,统筹、组织、协调、配置社会公共体育资源,向社区居民提供基本的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以保障居民的权利和需求。所以,社区休闲体育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对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城市社区公共休闲体育服务的内涵

所谓社区公共休闲体育服务,广义上来讲,是指专门、免费为社区人们的自主的休闲体育活动创造条件、提供帮助的各种活动的总称。社区公共休闲体育服务本质在于其公益性和非营利性,部分休闲体育服务项目可以实行有偿服务,但不以营利为目的。因此,在现阶段可以理解为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由政府投资兴建,完全免费为公众开放;另一种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但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形式对公众开放。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主要指的是在公共体育场所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目前,公共社区休闲体育服务的提供主体一般是政府、社区管理部门、体育社团、体育协会、大众俱乐部、晨晚练点等非营利性的休闲体育组织。

2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功能定位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是以社区为单位,以整个社区居民为对象,以休闲体育为载体,以社区居民自治为模式的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社区休闲体育健身活动、娱乐活动,最终达到增进健康、丰富社区居民文娱生活、培育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为目的的社会化教育过程。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参与主体是居民。因此,在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定位上,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共同区域生活的全体居民的意愿和需要。把公益性放在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第一位。当然,社区体育也要寻求多样化发展之路。城市居民健康、休闲意识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参与公益性休闲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利于经营性社区休闲体育的发展。在这里,城市体育管理职能部门、社区管理部门作为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职能部门有责任和义务为城市社区居民提供廉价、高效、优质的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也能够在规划、指导和管理城市社区休闲体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根据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功能和城市体育职能部门、社区管理部门的职责,在发展城市社区休闲体育中,我国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功能应定位为: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应以公益性为主体,经营性为辅助,发挥城市体育职能部门、社区管理部门的主导作用,培育、扶持城市社区公益性休闲体育组织,适当发展社区经营性休闲体育组织,并在具体工作中起到引导、管理、监督的作用和功能。

3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体系的内涵分析

从社区居民对休闲体育的需求出发,我国城市社区的休闲体育服务体系的内容组成可分为三个方面:核心类内容,即能够满足社区居民体育活动需求的要素;支持类内容,即能够满足体育活动公共服务的有效运作的要素;保障类内容,即能够满足体育公共服务正常实施运转的要素。具体包括8个方面的系统内涵。

3.1 休闲体育活动系统

休闲体育活动系统是由满足社区居民健身、娱乐、休闲等公共体育活动需求的要素构成的整体。体育活动是休闲体育的本质所在,是社区休闲体育服务体系的核心。没有体育活动,社区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其他任何要素均会失去发挥作用的载体。社区休闲体育活动体系主要由健身性活动、娱乐性活动、休闲性活动等构成。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休闲体育活动的内涵,不断增加完善社区休闲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组织手段和方法。积极引导广大社区群众自觉主动参加休闲体育活动。

3.2 休闲体育场地设施系统

体育场地设施体系是由满足社区公共休闲体育需求的场地设施等要素构成的整体。社区公共休闲体育服务的基础设施是休闲体育服务体系的物质载体。社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公共体育场馆、全民健身路径工程为主的社会健身休闲场地、商业性健身设施、社区公共场地等。只有形成一个遍及整个城市、社区的、合理布局的公共休闲体育场地设施网络,才能实现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目的。因此,应根据是否“便民”、“利民”的原则,以是否满足城市居民休闲体育需求出发的角度来研究制定合理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方案。同时,还要积极借鉴先进城市、社区的经验,探索社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制,采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快建立多样化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休闲体育需求。

3.3 休闲体育组织系统

社区休闲体育组织系统是由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领导、组织、协调和实施机构组成的整体。在社区休闲体育服务体系中,社区体育组织系统发挥着主导作用,一切社区休闲体育政策的制定、休闲体育服务的提供、休闲体育服务方式的确立,最终都要直接或间接通过这一系统的组织、督导、协调、监控等环节来实现。只有这一系统的正常运转,才能保证社区休闲体育服务的供给,才能让社区群众感受到其体育活动权益的实现和休闲需求的满足。社区休闲体育的组织系统主要包括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第三部门(非营利社会组织)的组织。

3.4 休闲体育信息系统

休闲体育信息系统是指由城市社区公共体育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布等要素构成的整体。这一系统包括互联网的公共休闲体育电子政务,城市社区休闲体育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社区内部的信息宣传发布等。它是利用多种手段向城市社区居民提供公共休闲体育服务的保障之一,也是城市居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的发展趋势。通过这一系统的运行,能够让广大城市居民直接了解公共休闲体育服务的内容、程序、方式、地点等相关信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方便、快捷的休闲体育信息及咨询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广大居民对休闲体育活动的需求。

3.5 休闲体育教育培训指导系统

休闲体育教育培训指导系统是由满足社区居民进行休闲体育活动所需的教育、培训、指导等要素构成的整体。休闲体育教育培训指导系统主要包括健身娱乐休闲的知识教育、健身娱乐休闲方式内容培训、休闲体育活动的方法指导等。要根据城市的特点和社区居民的需求,积极推广科学有效的健身休闲方法,不断提高社区居民进行休闲体育的质量和参与人数。还要不断培养发展与城市社区公共休闲体育发展相适应的体育指导员、体育志愿者队伍,有效发挥他们在开展社区休闲体育工作中的教育、培训、指导作用。

3.6 休闲体育资金投入系统

休闲体育资金投入系统是指由城市社区公共休闲体育资金的筹集、投入与使用等要素构成的整体。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的经费问题是制约城市社区公共休闲体育服务质量的关键。社区公共休闲体育建设的资金来源,资金的分配与合理使用,是社区休闲体育服务体系良性发展的基础。我国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的拨款、融资、集资、社会捐助、赞助、基金会等。目前,我国政府财政对城市社区公共休闲体育服务的资金投入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居民对休闲体育的需求,还需要采取多渠道的方式增加资金投入,政府可以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对社区休闲体育进行投资。走休闲体育服务的市场化、资金的社会化道路,才能不断提高社区休闲体育服务质量,从而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休闲体育服务。

3.7 休闲体育监督反馈系统

休闲体育监督反馈系统是指由对城市社区公共休闲体育服务的实施进行监督、控制、反馈等要素构成的整体。社区公共休闲体育服务部门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社区居民对休闲体育的需求信息等,都是通过这一系统完成的。保持公共需求与供给关系的平衡,使政府提供的公共休闲体育服务满足广大城市居民的需求,是政府部门管理的职责之一。政府部门应该对社区居民提供的公共休闲体育服务进行有效的监管,还应该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充分了解城市社区居民对公共休闲体育需求,保障城市公共休闲体育服务的供给能够不断满足广大居民的实际需求。

3.8 休闲体育效果评价系统

公共休闲体育的效果评价系统是指由判断、评价城市社区公共休闲体育服务提供能力、服务质量、取得效果等要素构成的整体。政府、社区管理者的绩效管理与评价是关系到政府、社区对休闲体育服务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的重要问题。它不仅表现在维护现有基本社会秩序,提供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质量,改善公共责任机制,而且也是公众表达民意和参与政府管理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没有绩效评价系统,提高公共休闲体育服务的质量、水平就没有保证的依据,整个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的运作也会陷入混乱。因此,必须要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公共休闲体育服务效果评价系统,利用评价系统对公共休闲体育服务的实施状况进行监督、反馈和管理,从而保证城市社区居民更好地得到公共休闲体育的服务。

4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的管理机制

2000年12月15日,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2001一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首次提出了“构建起面向大众的多元的体育服务系统”。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在现有的全民健身体系基本框架基础之上,为社会各个层次的所有人群提供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满足人们的各种体育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基本保障我国国民体质与健康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的亲民、便民、利民的公益性社会服务系统。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任务。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也将会直接影响到不同社会人群的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根据调查,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在管理机制上呈现出三种形态。

4.1 政府部门为主导,直接进行服务管理型

这里的“政府”是指地方各级政府和受政府委托管理体育事业的我国各级体育行政主管机构。政府是国家的代言人,以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为己任,体育行政组织的目标主要是贯彻国家的体育方针,对体育事业进行宏观管理和协调,为社会提供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体育的需求。

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直接进行的服务管理,其实体是以政府主管部门、体育局和民政部门及下属的主管社会体育的部门为办事机构,执行机构是街道办事处或企业的相关部门。前者为政府对于社区休闲体育保障事务的协调性机构,主要任务是统筹规划本地方社区休闲体育的发展,对影响本地区社区休闲体育的法规、政策、举措等进行协调和决策。后者作为一个执行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具体协调管理本社区的休闲体育保障事务,执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社区体育的决议,为发展本社区体育提供行政性服务,检查、监督有关社区休闲体育保障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措施的落实。

4.2 社区、企业、民间组织为主导的自主服务管理型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是动员广大社区居民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帮助社区居民实现健身娱乐休闲目标,进而实现社区体育工作目标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区管理职能的扩充,在社区体育建设与发展宏观导向上,要逐渐弱化社区体育工作的政府行为,赋予区、街更大的管理责任和管理权限,逐步向居民的自治行为过渡,形成以政府导向为主,部门、单位以及各类人群、项目协会都来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多元化管理体制。

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网络是社区休闲体育活动的保障。应建立健全社区社会体育组织,扩大覆盖面,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以街道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体育协会为核心,以体育协会、晨晚练指导站,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的体育协会为基础,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志愿者为骨干,以社区广大成员为主体,以社区内各种体育健身场所为依托的社区社会组织管理网络。

4.3 政府同社区、社团等协作共管相结合的服务管理型

在城市社区体育的不断发展中,体育社团和一些群众性的体育组织逐步孕育成熟,将在社区休闲体育的组织和管理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休闲体育也将呈现出行政机构、体育社团、社区组织等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组织格局。

面对我国城市居民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政府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公共体育服务和社区事物实行全方位的直接管理。而体育社团等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正是提高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休闲体育服务水平,促进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模式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社区、社团组织的发展有利于承接政府管理体育的职能,形成我国社区休闲体育中治理主体和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城市社区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形成,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的需求。

[1] 王才兴.构建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J].体育科研,2008(2):1-13.

[2] 吕立功.关于城市公益性社区体育服务问题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7(6):34-37.

[3] 韩坤,于可红.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制约因素与创新动因探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7,29(1):5-8.

[4] 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其结构探讨[J].2007(6):427-425.

[5] 邓文冲,杨英.小康社会中的多元化社区体育服务体系[J].2005(3):96-98.

[6] 巫兰英.对我国体育社团双重管理体制的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8(2):32-33.

[7] 陈新生.广东省基层群众体育活动的现状及管理体制的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1):104-108.

[8] 梁利民,叶祥财.公共休闲体育服务的发展前景及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6):35-38.

[9] 刘庆山.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述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4-26.

[10] 贺凤翔.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7):3-4.

[11] 徐风琴,黄彦军.群众体育团体与社区居民健身的相互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8(9):62-64.

Analysis on Service System Content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Leisure Sports in Urban Community

CHEN Xin-she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Guangzhou 510303,China)

G80-05

A

1004-3624(2011)01-0004-03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81SS08099)

2010-10-08

陈新生(1966-),男,河南许昌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居民社区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高台居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