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蔬菜生产发展 保障市场供应——在全国蔬菜生产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1-02-16危朝安中国农业部副部长

中国蔬菜 2011年1期
关键词:市场供应蔬菜生产

危朝安(中国农业部副部长)

促进蔬菜生产发展 保障市场供应
——在全国蔬菜生产现场会上的讲话

危朝安(中国农业部副部长)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农业部党组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国发〔2010〕40号)精神,研究促进今冬明春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的对策措施。今天上午,我们参观了广西田阳县冬季蔬菜生产现场,感触很深,广西蔬菜产业发展很快、很好,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刚才,16个省农业厅的有关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作了很好的发言和交流。概括起来,各地高度重视,发展决心很大,工作措施很实,生产形势很好,市场情况复杂,产业前景广阔。下面,我结合会议交流的情况,就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促进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讲三点意见。

1 认清形势,增强促进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在市场和政府推动下,我国蔬菜生产保持了稳定发展,蔬菜产业素质明显提升。目前,蔬菜生产呈现数量充足、品种丰富、供应均衡、质量安全的良好局面。2009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达1840万h m2(2.76亿亩),总产量6.18亿t,人均占有量463k g。常年生产的蔬菜品种150多个,质量总体上是安全放心的,满足了多样化消费需求。随着优势区域蔬菜生产的发展,缓解了淡季供求矛盾,基本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

蔬菜生产稳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一是蔬菜价格持续上涨,居高不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05年以来,蔬菜价格持续上涨,年均涨幅10%左右,今年涨幅进一步加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分析,1~10月份蔬菜平均价格同比上涨21%,10月份同比上涨31%,是食品类中涨幅最大的。蔬菜等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增加了中低收入群众生活负担,增加了政府管理通胀预期的压力,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处理不好将会带来放大效应,甚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二是菜田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最近十年,大量菜田由城郊向农区转移,农区新建菜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灾能力差,蔬菜生产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大。如2008年初,南方50年一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蔬菜受灾面积占同期播种面积的1/3以上,损失产量20%以上;2009年初冬,北方大范围雨雪天气,蔬菜损失200多万t;2010年夏季湖南、江西等省遭遇强降雨,损失蔬菜600多万t;10月海南两次强降雨,损毁冬种蔬菜几十万亩。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导致蔬菜生产大幅波动,严重影响了市场供应,影响了农民收入增加。三是市场形势复杂多变,应对难度加大。蔬菜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品种,对市场变化十分敏感,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如今年初的“问题豇豆”事件,导致市场供给波动;大蒜、生姜等产品被炒作,引发价格暴涨;韩国“泡菜危机”,带动我国大白菜涨价;“柴油荒”使蔬菜运输受阻,影响了正常的市场供应。往往局部地区、个别品种或单一事件都会引起市场的剧烈反应,致使稳定市场供应难度增加、生产的不确定性增加、宏观调控难度增加。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蔬菜生产,中央领导多次到主产区视察,要求做好稳定蔬菜生产供应工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8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蔬菜问题,随后印发了《关于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2010〕26号),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研究冬季蔬菜生产供应等问题,并下发了《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国发〔2010〕40号)。一年之内国务院下发三个文件部署稳定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这是前所未有的。各地迅速行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掀起了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热潮。一是各地发展蔬菜生产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从刚才各省交流的情况看,各地都出台了不少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推动蔬菜生产稳定发展。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9月27日召开秋冬种现场会,安排5000万元资金支持秋冬生产,开展秋冬季大会战;江苏省今年安排高效设施农业专项资金10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蔬菜大棚补贴及基础设施建设;河北省启动了蔬菜产业示范县建设,15个大县每县投资1500万元;重庆市整合资金2700万元,创建100个市级蔬菜标准园。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内蒙、山东、陕西、浙江、广西、四川等省区市均加大了对蔬菜生产的投入,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和标准园建设,切实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各级农业部门抓蔬菜生产的工作措施很实。近年来,农业部门在规划引导、技术推广、产销衔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为蔬菜生产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去年,农业部发布了《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目前正在制定《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和《“十二五”园艺产业发展规划》,山东、河北、浙江、四川等省也制定了相应的规划,为蔬菜生产稳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各级农业部门通过标准园创建,集成组装了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生产、日光温室高效节能栽培等一批重大技术模式,为提高蔬菜产量、质量和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在产品推介、农超对接、产地批发市场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三是各级农业部门积极探索应对突发事件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近几年,灾害性天气频发重发,蔬菜市场形势复杂多变。在应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以及严峻的蔬菜产销形势的过程中,各级农业部门经受住了考验,探索出立足发展生产、坚持科学为本、统筹全国一盘棋、加强组织协调、强化保障措施等成功的做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2008年,面对南方部分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各级农业部门迅速行动,采取有效、有力措施,努力恢复生产,保障了蔬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不仅没有出现断档脱销、“春淡”期延长,而且生产供应充足,市场价格很快就回落并恢复正常水平。今年初,“问题豇豆”事件也处理得及时、妥当、有效。这些经验,在当前促进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的过程中同样值得借鉴,同样有效。

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主要食品,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促进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事关农民增收,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蔬菜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2 立足当前,切实抓好冬季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

秋冬种蔬菜约占全年蔬菜供应的一半,是“两节”、“两会”期间市场供应的重要保障。各级农业部门要紧紧围绕“保种保供”的要求,抓好秋冬种蔬菜生产,主要任务是“四个确保”。

确保面积稳定。确保秋冬种蔬菜面积稳定在980万h m2(1.47亿亩),其中,华南冬春蔬菜优势区(包括海南、广西、广东、福建)181万h m2(2720万亩),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优势区(包括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253万h m2(3800万亩),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江苏、安徽、山东、河南)384万h m2(5760万亩)。

确保总量增加。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单产,确保秋冬种蔬菜总产量达到3.37亿t,同比增加1900万t。其中,华南冬春蔬菜优势区4260万t,同比增加320万t;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优势区6920万t,同比增加510万t;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区17080万t,同比增加630万t。

确保质量安全。以蔬菜标准园创建为契机,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农药监管,确保蔬菜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确保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

确保均衡供应。科学安排蔬菜生产,确保品种结构、上市档期、不同区域均衡供应,特别是要确保“两节”、“两会”供应,既要避免卖菜难,更要防止断档脱销。

目前,全国秋冬种蔬菜播种面积已完成计划的80%以上,已进入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四个密切关注”(生产、市场、天气及各级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决策部署),及时调整完善工作措施,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抓面积落实。要抓住蔬菜价格高位运行、生产效益趋好的有利时机,组织农民搞好冬季农业开发,充分利用南方冬闲田发展露地蔬菜,北方积极发展温室大棚蔬菜,把计划种植面积真正落到实处,种足种好,为确保产量增加打好基础。

二是抓技术指导服务。农业部正在组织专家制定南方秋冬种瓜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北方设施蔬菜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还将派专家到各地开展巡回指导服务。各地也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方案,组织专家进田入棚,指导农民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田间管理,切实提高蔬菜产量;要切实加强农药市场监管,实行分类管理,引导蔬菜集中产区禁止销售高毒农药,在粮食和蔬菜等园艺作物混作区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三是抓标准园创建。10月中旬,农业部在西安召开了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会议,对落实标准、培育主体、创响品牌、整合资源、指导服务等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会后,部分省行动迅速,措施有力,标准园创建开展得有声有色,但部分省尚未传达贯彻,进展缓慢。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标准园创建作为抓好秋冬蔬菜工作的重要抓手,采取有力措施,迅速行动起来,推动标准园创建深入开展,辐射带动蔬菜产品质量和效益全面提高。

四是抓防灾减灾。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表明,灾害性天气是造成蔬菜生产供应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密切跟踪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做好各项防御工作,尤其是设施蔬菜要提前落实防雪、防寒、保温等措施,减少温室大棚倒塌和蔬菜冷冻害损失;要及时指导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五是抓产销衔接。要强化产销信息监测和发布,及时掌握产销动态,重点跟踪南菜北运、北方设施蔬菜供应和大中城市需求变化情况,对滞销、断档等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解决。要组织好各种形式的产销对接和产品推介活动,支持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把基地的产品直接配送到超市、社区、学校等销售终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同时,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绿色通道”政策,确保蔬菜顺畅便捷流通。此外,要立足抗大灾保供应,配合大中城市制定应急供应预案,做好应急储备和芽苗菜生产准备,确保蔬菜供应不断档、不脱销。

3 着眼长远,建立促进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的长效机制

今后一个时期,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产品质量、均衡市场供应为主攻方向,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技创新和提升物资装备水平为支撑,以标准园创建和“菜篮子”工程建设为抓手,切实推进蔬菜生产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增强市场竞争力。

促进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必须坚持“五个结合”:一是坚持质量与数量相结合。既要坚持不懈地抓质量安全,又要重视蔬菜需求刚性增长的特点,不能忽视数量,尤其要发展春、秋淡季蔬菜生产,均衡区域性、结构性和季节性供应。二是坚持恢复扩大城郊基地与建设优势区域相结合,既要加大大中城市菜地保护力度,提高自给率和应急供应能力,又要加大蔬菜优势区域的建设力度,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调出率和调剂供应能力。三是坚持贮菜于库与藏菜于棚相结合。既要重视大白菜、萝卜等大宗蔬菜的储备,增强应急供应,又要重视发展设施蔬菜,满足淡季需求。四是坚持价格监测与生产监测相结合。既要抓好价格信息监测,引导消费,又要加强生产信息监测,指导生产。五是坚持市场引导与市长负责相结合。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又要强化市长负责制,加大政府调控力度。

促进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必须建立长效机制,重点抓好打基础、管长远的五项工作。

一是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农业部将通过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规划,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华南冬春蔬菜、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云贵高原夏秋蔬菜、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等五大优势区域,加强菜田水电路、大棚温室、集要蔬菜的播种面积、产量、上市档期和产地价格等4类指标。同时,建立专家会商制度,以提高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增强形势判断的可靠性,确保信息发布的权威性。首批选择蔬菜优势区200个大县的2000个乡镇作为信息采集点,今后将进一步争取财政支持,力争覆盖优势区域重点县及大中城市主产区。

五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市场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的蔬菜产业显得尤为重要。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加大支持力度,扶持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强统一种苗供应、统一防控病虫害、统一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逐步解决一家一户生产管理、技术推广、质量监管难的问题,切实提高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此外,要加强“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把菜地最低保有量、重点品种蔬菜自给率和蔬菜质量安全合格率等指标列入目标考核内容,确保市长负责制落到实处。

同志们,促进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行动起来,把各项工作措施尽快落到实处,尽早取得实效,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约化育苗、田头预冷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加强集约化育苗建设。集约化育苗代表现代蔬菜产业发展方向,发展现代蔬菜产业首先要从育苗开始。集约化育苗尤其是在灾后恢复生产中,对保面积、保进度、保质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农业部将通过种子工程、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各地也要多方筹措资金,加快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提高优质种苗供应能力。“十二五”末,力争设施蔬菜集约化育苗比例达到50%,露地蔬菜30%左右。

三是加强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标准园创建是园艺产业发展方式的重要转变,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抓手。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加大力度,在优势产区创建一批标准化、集约化程度高的蔬菜标准园,树立标杆,示范带动蔬菜产品质量和效益全面提高。明年,拟在全国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1000个,蔬菜标准园覆盖优势区域基地县,要率先做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努力实现“六个百分之百”(100%生产资料统购统供、100%种苗统育统供、100%病虫害统防统治、100%产品商品化处理、100%品牌化销售、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四是加强蔬菜生产信息监测预警。明年,农业部将在全国启动蔬菜生产信息监测,重点监测15种主

2010 年11 月24 日,农业部在广西南宁召开全国蔬菜生产现场会,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会上强调,今后一个时期,蔬菜产业发展必须坚持“五个结合”:一是坚持质量与数量相结合,二是坚持恢复扩大城郊基地与建设优势区域相结合,三是坚持贮菜于库与藏菜于棚相结合,四是坚持价格监测与生产监测相结合,五是坚持市场引导与市长负责相结合。

猜你喜欢

市场供应蔬菜生产
国际硫磺市场供应紧张
04 云南:铁路严把疫情防控关 抢运民生物资保市场供应
奇怪的蔬菜
用旧的生产新的!
蔬菜
全球磷肥市场供应偏紧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春耕化肥市场供应充足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