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011-02-11潘海辉周海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7期
关键词:消肿肌酐西医

潘海辉 周海军

(吉林省镇赉县大屯镇卫生院,吉林 白城 137317)

慢性肾功能衰竭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也称为尿毒症。该病是肾内科常见的严重疾病,各种透析及肾移植疗法又面临着价格昂贵、肾源少等实际问题。笔者选取2003年12月至2010年11月2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取得临床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22.3~64.2岁,病程6个月~17.3年。慢性肾炎7例,慢性肾盂肾炎6例,高血压肾脏损害5例,糖尿病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例。治疗前Ccr值在177~442μmol/L者8例,442 μmol/L以上者14例。BuN值在10~21mmol/L者9例,22~57mmol/L者7例,57mmol/L以上者6例。

1.2 诊断

1.2.1 西医诊断

血Ccr下降到50mL/min以下、血肌酐超过177μmol/L;患者有明显的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症状,如乏力、少尿或夜尿增多、贫血、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

1.2.2 中医辨证标准: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甚至耳聋,口干咽痛,舌红脉细数。肾阳虚证:畏寒、四肢冰冷,疲乏倦怠,四肢浮肿,腰膝酸痛,舌淡,舌胖而有齿印,舌苔薄白,脉细而沉。

1.3 方法

1.3.1 西药治疗

对伴有感染者予以选用对肾脏无毒性的广谱抗生素。对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或呕吐明显、进食少的予以补液。对轻度酸中毒的给碳酸氢钠1g,日三次口服,重症酸中毒给予静脉补碱,每次100~150mL,低钙者补充含磷量较低的钙剂,贫血者给予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高血压都将血压控制在120~8mmHg以下。所有住院治疗的患者均用肾必氨250mL静点,每日1次,3周为1个疗程,口服叶酸和维生素B12等。

1.3.2 中医疗法

在西医疗法的同时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方剂:陈皮15g、桃仁15g、党参30g、白术10g、芒硝10g(冲服)、黄芪30g、桂枝10g、茯苓10g、牛膝10g、鹿角胶15g、菟丝子15g、田七末5g(冲服)、当归10g、竹茹10g、麦冬10g、胆南星10g、山药15g、何首乌10g、甘草5g。加减:肾阳虚证者加附子10g、巴戟天10g; 肾阴虚证者加熟地黄15g、阿胶10g、龟板15g;阴阳两虚证者加川芎15g、益母草10g、枳实10g、苍术15g、半夏10g等。中药每日1剂,连续服药3个月。

2 结 果

2.1 疗效标准

显效: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腰膝酸软、浮肿等症状明显减轻,血肌酐较治疗前下降≥3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血肌酐较治疗前下降<30%;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变,BuN及Ccr值改变在10%以下者或病情恶化。不符合显效和有效判断条件或病情恶化者。

2.2 结果

治疗前Ccr值在177~442μmol/L,血BuN值在10~21mmol/L的病例治疗全部缓解;Ccr442μmol/L以上者14例中治疗后均有好转病例。22例中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3例。

3 讨 论

在乡镇卫生院遇到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治疗的选择上较棘手。其发病机制为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以致肾脏慢性缺氧、缺血、毒素蓄积等[1]。肾为水,肝为木,肾虚而水不养木时,则肝风内动。肝为魂,心为舍,肝风上升,由魂不守舍。肾阳虚时,浊气上逆则头晕耳鸣。肾阴虚时,则出现呕吐、泄泻、脘腹胀满、肿满的症候。方剂中的陈皮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党参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芒硝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黄芪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含有黄酮类、胆碱类等,有利尿通淋作用,能调节蛋白代谢,使血浆蛋白水平提高,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高脂蛋白血症的发生率[2],故可防止肾小球硬化的功能;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茯苓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引火下行、利尿通淋;鹿角胶补血,益精;菟丝子补肾益精壮阳、养肝明目;田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当归补血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山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何首乌解毒、润肠通便、消痈;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巴戟天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地黄降糖止血抗凝;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龟板滋肾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能扩张血管、加快血流速度、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可有效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肌酐清除率,从而改善贫血;益母草活血、祛淤、消肿,有利尿、通淋降血压的作用。能及时排出氮质代谢产物[3],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枳实理气、消瘀、散结、通便;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甘草热解毒,祛痰止咳。诸药合用,起协同作用。笔者工作在乡镇卫生院,对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西医方法治疗的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中药可改善肾脏的微循环,增加肾脏血流灌注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抑制肾固有细胞的代谢。治疗上根据患者的阴阳盛衰情况,掌握偏寒或偏热症候,选用清热解毒、健脾补肾、平肝熄风、活血化瘀,煦阳利水、升清降浊等方法。慢性肾功能不全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其疗效确实优于单纯的西医或中医疗法。

[1]梁桂仪.中西医综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98例近期疗效[J]广东医学,2003,24(9):1011.

[2]张暴奎.温脾清化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学报,2003,18(16):341.

[3]蒋鹏,王春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64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8(11):15.

猜你喜欢

消肿肌酐西医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HPLC法同时测定妇康消肿丸中4种成分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赤小豆鲫鱼汤日常消肿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